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在礼节方面也是如此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在礼节方面也是如此一个中国人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处守礼在礼节方面,中国人与其他东方人之间有两个很大的不同点,这两点就是称赞和批评。中国人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也能繁衍生息。所以,对于中国人的礼节,西方人难以赞同。距离中心城市远近的不同,制约着中国人在恪守礼节时的差异。外国人曾经向中国人学习过最基本的礼节,却收效甚微。原来,这位新娘只注意到中国皇帝在北方,而没有注意到这位外国夫人站在房间的南面。在带礼品拜访时,中国人允许主人发表对礼品的看法。
处处守礼_中国人的德行

处处守礼

在礼节方面,中国人与其他东方人之间有两个很大的不同点,这两点就是称赞和批评。我们盎格鲁—撒克逊人向来认为刚强是最重要的美德,并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一点。后来,我们来到了东方,发现东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许多技巧,所以认为中国人很能干,并且因此对他们充满了羡慕和敬重之情。就算是一个对中国人有偏见的批评家,也得承认这样一点,就是中国人非常注重礼节,并且已经把它升华到了完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对西方人来说是前所未闻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连想都想不到,更不用说去理解它了。

中国典籍记载:“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说的是礼仪准则有三百条,行为准则有三千条。中国人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也能繁衍生息。在其他国家的人看来,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不过,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对中国人来说,学礼仪就像受教育一样,完全是一种本能,根本不必刻意去学习,只要日常交际时留心一下就行了。而在西方,这种繁文缛节只有在宫廷里或外交场合才使用。当然了,中国人不会时时刻刻使用这些繁文缛节,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就像每逢节日就穿上盛装一样。至于何时使用这些礼节,中国人会用本能来判断,而且几乎不会出现失误。如果一个中国人无法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可笑的,就像一个西方人虽然受过教育,却不知道九乘以九等于多少一样。

在西方人看来,礼节是用善意表达出来的美好情感。所以,对于中国人的礼节,西方人难以赞同。一种文明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觉得幸福,那他就是幸福的。可是,中国人却不这么认为。就拿中国的艺术表演来说吧,中国人对人表示礼貌,并不一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可能只是为了服从某一方面的需要。他们制定礼貌用语,然后在与人交往时使用它们,只是为了维护现有的尊卑关系。在西方人看来,这么做实在令人大惑不解甚至疯狂。可是,中国人却不这么想,反而以为这么做既能保障社会秩序又能调节人际关系。上下有序方能万事亨通。这就像下棋,先走的一方说:“敝人卑贱的士兵向前走两步。”对手回答:“敝人卑贱的士兵也向前走两步。”先走的一方又说:“敝人调动卑贱的马,吃掉阁下高贵的士兵,进入九宫格中的第三格。”当然了,虽然下棋的人都很客气,可是整盘棋却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下棋时,双方都不会提前说出自己下一步将怎么走,不然就会贻笑大方了。中国人在礼节方面也是如此,一个中国人在面对某一礼节时,不知道回礼就会被人笑话。对中国人来说,礼节就像下棋一样。一个中国人如果不懂得礼节,足以说明他很无知。

距离中心城市远近的不同,制约着中国人在恪守礼节时的差异。礼节在中心城市不可或缺,但在乡村的要求却不高。农村人也知道要有礼节,却无法像城里人那样恪守礼节,因为他们不清楚城里人在礼节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在礼节方面,最不懂礼貌的中国人也比有教养的外国人做得好。外国人跟中国人一比,就像婴儿一样不懂礼貌。对外国人来说,除非他生活经验丰富,而且时刻牢记礼节代表着教养,不然他就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讲礼貌。外国人曾经向中国人学习过最基本的礼节,却收效甚微。每当提及这一点,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面露鄙夷之色,并自然地称外国人为“野蛮人”。

气垫里面虽然没有东西,却能减轻震荡。礼节就像气垫一样。中国人在与同胞交往时非常注重礼节,主要是为了表明自己很懂礼貌,根本不以客人是否舒服为出发点。中国人对外国人讲礼貌,原因也一样。我这么说,丝毫不觉得有失偏颇。比如,中国人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会不顾客人的意愿,固执地生火烧水,沏茶给客人喝。客人就算不喜欢主人这么做,也拗不过主人,只好忍着被烟熏得流泪的痛苦。主人才不管呢,他们根本不在乎客人高不高兴,只会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尽了地主之谊,这样就够了。再比如,你在农村租了一个勉强能住的房子。房主认为他有责任把房子打扫干净,再布置一番,接着就向你承诺他会这么做。可是,直到你准备搬进来时,他才开始兑现承诺,就像在敷衍你似的。你被四处飞扬的尘土刺得睁不开眼,恳求主人停下来,可是主人却置若罔闻。究其原因,也许是《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无论客人是什么人,主人都应该为其打扫房间。”中国的宴会常常令人觉得恐怖,因为宴会一开始,主人就会热情地为你夹菜,把你的碗装得满满的。至于你是否喜欢吃,能不能吃得了,他们才不关心呢,他们只当你喜欢。即便你一点儿也不想吃,主人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照顾不周,反而会认为是你不对。而其他中国人呢,也不会觉得主人照顾不周。如果哪个外国人不懂这个规矩,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与主人毫不相干。

正是由于这个规矩的指导,一位中国新娘在拜访一位外国夫人时才会背朝这位夫人行礼。这位夫人非常生气,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后来,她一询问,才知道新娘为何背对着自己向北行礼。原来,这位新娘只注意到中国皇帝在北方,而没有注意到这位外国夫人站在房间的南面。由于这位外国夫人不知道这些,而新娘又非常遵守自己国家的礼节,所以这位新娘才会不管不顾地向北方行礼,以表明自己知道应该如何行礼。

中国的礼节经常通过送礼来体现。我在前面已经说过,送礼是给收礼人面子。收礼者在接受礼品时,要遵从一定的习俗。中国人送礼时,经常送一些用红纸包得既整齐又干净的点心盒,其中装的大多是一些又油又腻的糕点,大部分收礼者都不肯吃。即便如此,收礼者也不会把礼品退回去,宁肯送人。

在带礼品拜访时,中国人允许主人发表对礼品的看法。主人经常会问客人礼品是多少钱买的。送客时,主人还会这么说:“让您破费了,真是抱歉!”

一位外国人应邀去参加一个婚礼。在婚礼上,这位外国人看到了很多糕点,还看到有人端着一个盘子,盘子里装着两三块正冒着热气的糕点。人们见了,都不停地说那盘糕点还在冒热气,好像这样的糕点很美味似的。最后,这盘糕点被送给了这位外国人,因为这位外国人是个贵宾。对于这份好意,这位外国人婉言谢绝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给这个宴会蒙上了一层阴影。至于那盘糕点,随后就被撤了下去。原来,中国人有一种风俗,就是参加婚礼时要送礼钱。通常情况下,都是主人趁客人还在吃酒席时就开始收钱。不过,由于直接向客人收礼钱不符合礼节,所以主人就找了一个托辞,那就是送热糕点给客人,婉转地请客人掏钱。在这场婚宴上,只有这位外国人不知道这个规矩,并拒绝了主人。他的拒绝影响了其他客人,使得他们也不好当场掏钱给主人了。后来,这家人又举行了另一场婚礼,并再次邀请了这位外国人。主人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之后,变得比西方人还直接,他对客人们说:“请大家把礼钱放在这里!”

在社交方面,中国人虽然非常注重繁文缛节,但是依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虽然为人真诚、顽强,却有行事莽撞的缺点,我们应该抛弃这一缺点,学习东方人懂礼貌的优点,这样我们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可是,有许多西方人却不赞同这一观点。我认识一个人,这个人长期定居巴黎,渐渐地接受了巴黎的风俗习惯,再回伦敦时,他每次看见朋友,都会摘下帽子,同时向朋友鞠躬。有一次,他照例向一位朋友鞠躬。这位朋友见了,嘲笑地说:“朋友,你可瞧好了,这里不是法国,你没必要耍猴!”如果一个人能够同时吸取东西方人的优点,学会中庸之道,并且能够自如地应付一切艰难险阻,那该是一件怎样的人生乐事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