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基本视野

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基本视野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今时代,消费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关于消费和生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是:二者具有同一性。
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基本视野_消费主义与消费生态化

第二节 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基本视野

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目的,是在正确认识它的基础上找到克服它的现实途径。在当今时代,消费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有复杂的社会原因。要克服它,批判反思视野必须宽广,针对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必须从消费与生产、需要、社会、人生、当代人、后代人、资源、生态等关系上加以考察,回归消费的本来面貌,批判种种片面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消费主义的本质,找到消解它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一、摆正消费与生产及人的需要的关系

正确认识消费是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必要前提。消费是人的生活之必需,但并不是人生之全部。其中,与消费直接相关的,是人的需要和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人来说,消费是从自我出发,在对象身上寻求满足或确证自身力量的活动。人需要消费,是因为人只有在新陈代谢中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才能创造历史。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延续,这是人必须消费的内在依据。为此,每个人都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由于消费是人们通过将产品和服务消耗掉从而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自然界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保障,是人进行正常消费的外在根据。

在对消费范畴的各种界定中,被广泛接受的无疑是经济学的定义。作为经济学范畴,消费主要指的是人们享用物质产品和服务满足需要的活动,而且总是和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于消费和生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是:

(1)二者具有同一性。首先,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人在生产中消耗自己的生产能力,消耗生产资料和各种原材料,却在消费生活资料中再生产了自己的身体。不同的是,在生产中,人的生产能力被物化,在消费中,生产所创造的产品被人化。其次,生产中介着消费,消费中介着生产。生产创造出供消费的产品,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消费能在观念上提供生产的对象,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最后,生产和消费都是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了对方,都要把自己当做对方创造出来。消费不仅意味着生产行为的完成,而且可以促使生产者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仅生产的产品决定着消费的方式,而且人还在不断生产着作为消费动力的需要。

(2)生产是二者中起支配作用的要素。不首先把产品生产出来,就谈不上消费。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自我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15]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消费和生产之所以具有同一性,生产之所以比消费更重要,都源于人们延续生命、发展自身的需要。这种需要才真正是把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的中介。这样看,消费就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研究消费就应当立足于促进人的解放、自由和发展,从研究人的需要入手,研究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进而研究由此所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批判反思消费主义产生和蔓延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用以规范人的经济活动,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

消费和生产都是由人的需要推动的,只不过消费是需要直接得到满足的活动。需要表明人的欲求处于未满足状态,这种状态激发人的感觉、思想、动机、意志,并指向一定的对象。由于人实现本质的根本途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发挥自身的潜能,所以,需要是人的一种质的规定性,也是人发挥自身潜能的内在动力,它渗透着人的目的和意图,体现着人的选择或无奈。

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存的需要。通过劳动来生产满足吃喝穿住等生存第一需要的物质资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6]。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还进而指出,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7]对此,马克思后来的解释是,“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生产实践和新需要的不断形成并称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可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生产和需要的相互作用是何等重要。

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消费的重要性在于,“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19]。消费是把物质生产、需要的满足、新需要的生成结合起来的纽带。也就是说,需要为生产创造了观念上的起点,人通过劳动生产出符合需要的产品,又通过消费使需要得到满足,需要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出新的需要。正是需要、生产、消费、新的需要、新的生产、新的消费……循环往复、节节升高,在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推动着社会不断走向进步。

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家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所有需要从低到高分别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需要的层次越低,就越要优先得到满足;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就会紧接着成为占优势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最终被满足的程度就越低。[20]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常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他们在强调生产是满足需要的基本途径的同时,还明确指出:“生产很快就造成这样的局面: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要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21]区别是,作为行为科学和心理学家,马斯洛主要从个人的角度,研究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潜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主要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潜能的实现。

消费主义主要是通过控制人的需要来维持和发展的。它通过宣扬相应的消费文化,人为地创造需要,并为自己辩护,以达到用消费引领生产的目的。消费主义张扬无尽享受、挥霍纵欲、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把人的一切需要都归结为物质需要,使人成了片面的人,生存和发展都迷失了方向,结果不但将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引上歧途,而且,大量消耗物质产品,也必然加大对自然界的索取,造成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最终使人类本身的可持续生存成为问题。

要使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反思得出正确结论,就必须将消费看成是人类延续自身的生命进而发展自身的一个关键环节,把它置于需要、生产、消费节节攀升的循环中加以考察。还要看到,在任何时候,人的消费活动都要受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自然界的生态承载能力的制约,也要受占主流地位的自然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消费能否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要看人类能否正确认识、有效规范自身的需要。

二、认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消费主义的产生、蔓延和所带来的影响,既牵涉到人与人的关系,也牵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批判反思消费主义是为了克服它。要克服它,就必须调整消费主义所涉及的这两类关系。调整究竟从哪里入手,也是批判反思消费主义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消费主义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侵蚀,所引发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仅靠发展市场经济和发展科学技术,是不能解决的。最近几年,温家宝总理曾在不同场合提到,亚当·斯密抨击市场作用的不完全性的《道德情操论》一书,是他的案头读物。温总理将亚当·斯密主张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道德情操论》而不是将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国富论》作为自己的案头读物,就是因为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对个人经济利益无孔不入的追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如何缩小人与人的贫富差距、增加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了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缩小人与人的贫富差距,增加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思想道德的规范作用。而且,比起发挥市场本身的竞争机制来说,这些做起来要难得多。

在当今,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是时代的普遍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22]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反思,服务于“三生共赢”和建设生态文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克服消费主义的过程中,面对要求、目标和现实的差距,市场的竞争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思想道德的规范引导应通过什么途径形成合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主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应建立在生态良好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表面上看,在当今,人类应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扭转生态失衡、维护生态平衡,这已是人们的普遍共识。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尽管大家都承认,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脱胎于自然界,作为生命有机体,必须依赖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只是改变了与自然的交往方式,并没有改变他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究竟应从哪里切入,还充满争议。

有些人认为:由于人类只能以生产实践为手段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社会关系是人与自然建立实践关系的前提。人和自然物都仅是生产活动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生产关系这个中介,才能把这些相互分离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要使市场的竞争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思想道德的引导在建设生态文明、克服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必须集中力量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为进一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必要的前提。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他们引用马克思的下述论断:“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23]“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24]他们还指出,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形成的原因看,不合理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是首要的,由于生产和消费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前提。

另一些人则认为:由于所有人生活于自然界之中,社会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尽管从局部看,人与某些自然物的关系可能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但在总体上,人与人的关系却受制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就是明证。而且,人与人建立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说,服务于人改造自然以获取生活资料的的需要,离开改造自然这一需要,就没有人与人的关系。要使市场的竞争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思想道德的引导在建设生态文明、克服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必须集中力量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他们强调马克思恩格斯的下述论断:“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5]他们还指出,人与人关系的变革是由物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推动的,而物质生产力反映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变革人与人的关系必须以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就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同时产生、相互影响的,也是不能彼此归并的。所以他们才断言,“人们对自然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26]

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克服消费主义。而要克服消费主义,最要紧的,是干两件事:一是转变价值观念,二是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两件事都同时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正确的对策应当是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做,并不是不分主次,同等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对人来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如果说,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实践活动的显性维度,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则是实践活动的本质维度”[27],问题在于,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两类关系中哪个是本质,哪个更重要,而是如何解决与这两类关系都有关的那些问题。人们都知道,解决问题并不一定都要从解决最能反映本质的、最重要的问题入手。

要进一步弄清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而且必须同时并举,还应明确以下两点:第一,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之间的关系具有多重涵义,包括它们是否同时产生、是否相互影响、在什么情况下谁对谁的影响更根本等多个方面。仅就物质生产而言,这两种关系是在生产中同时产生的;从相互影响看,它们一个构成生产力,一个构成生产关系,不可分离。就解决当今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而言,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中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理所当然可以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条件。但这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还需要同时克服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和价值的局限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密切相关——因为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改变市场经济的逐利本质,但主要是由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的。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方面的。除了生产和消费,抛开形形色色的宗教所规定的关系不谈,也暂且不说争议很大的伦理关系,还有美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关系。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固然重要,但只要进一步追问拿什么作前提、从哪里入手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就马上会引出自然观、价值观、物质生产力对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制约问题。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克服消费主义,在总体上必须双管齐下,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采取为达目的先创造条件的行动策略和先易后难的行动方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则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片面性。

三、立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批判反思消费主义,必须立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的可持续支撑。消费主义张扬无尽享受、挥霍纵欲、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问题,最终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变得不可持续。从历史和现实看,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消费主义在这些国家的蔓延,已经使地球不堪重负。和平和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在谋发展,追赶发达国家,中国、印度、巴西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的势头都非常强健。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把践行消费主义作为发展的动力,全球性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更加积重难返,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泡影。

要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必须在批判反思消费主义的同时,进一步批判反思消费主义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深层原因——人类中心主义。

秉持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其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它是由托勒密“地心说”推演出来的,并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认为,既然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上的人也必然处于中心位置。二是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它源于基督教神学。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最高存在物,万物为人存在,供人享用。在这个前提下,人和自然就可以按照上帝的旨意,实现和谐与统一。由于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现在,基督教的神学家们已开始反思和改造基督教神学。信奉基督教的瑞士哲学家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的名著《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就是明证。[28]三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西方得到飞速发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征服和主宰自然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四是当代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由当今的生态危机催生出来的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变种。其核心思想是,人类为着自己的长远利益,必须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29]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价值观,其中,价值观意味更为浓烈。作为世界观,它强调人是自然界的最高存在物,理所当然是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应当围绕为了人的生存发展而旋转。作为价值观,它主张,人类的利益是判断人类的行为是否正当的终极尺度,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只对其他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自然界中的非人类存在物都没有内在价值,都是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只要遵循自然规律,无论如何对待它们都是合理的。如果说人有义务保护其他自然存在物,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为了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还可以看出,所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共性是否定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内在价值,都主张把自然界当做工具和手段,来掩盖、缓和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对人类中心主义可从以下三个层次作进一步剖析。

从本体论或者世界观的层次看,它并不成立。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任何关于整个宇宙存在着中心的说法都是荒谬的。人类处于生物进化的最高端,并不能证明他就是宇宙的中心。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他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大自然不仅孕育了人类的生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空间,还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源泉。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都是通过人的实践建立起来的。人类一诞生,“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系统、这个共同体就开始形成。人类愈发展,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作用就愈频繁,联系就愈紧密,这个复合系统、这个共同体就愈加不可分割。在这种情况下,还企图把人类从中分离出来,认为他就是宇宙的中心,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从认识论层次看,人类中心主义是成立的,也是不能超越的。人类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角、按人的方式进行的。这是人无法摆脱的。正像人无法想象“在蚂蚁眼中,世界是什么样子”一样,也可以推出,其他生物所感知到的世界肯定和人不同。不过,认识论层次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超越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也可以由此推出,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同样也摆脱不了感知层次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从价值观层次看,人类中心主义是可以成立的,也是可以超越的,因为人的价值追求从来就是多元的。人们可以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迄今为止,一切人类中心主义者都是这样做的。问题是,由于人类在认识上的非至上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企图以有限的知识来捍卫自身在价值上的中心地位,往往事与愿违。当今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面对这种困境,何不改弦更张,在价值观层次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在价值观层次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意味着转而信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最大缺陷,就是它蕴含着:人类最好在自然界面前保持无所作为。这种思想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也是行不通的。

要在价值观上同时扬弃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关键是把人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他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支撑,都当成人类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当成根本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30]这种双重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是“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系统、这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走向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既把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全面发展当做终极目的,也把其他物种的可持续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健康循环当做终极目的。要这样做,关键是既承认人的内在价值,也承认其他生命的内在价值,并把二者都看成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内在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做,就一并扬弃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这样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还在于,承认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其他生命的内在价值,并无碍于张扬人的内在价值;破除人类唯我独尊的狂妄和无知,不但不会阻碍反而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价值观层次上扬弃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既是人类生存智慧的升华,也是人类发展智慧的升华,更是人类自我完善智慧的升华。

人的自我完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这取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实际关系的状况。当今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其根本原因不是由于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先进,而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不健全。端正世界观、提升价值观是当今人类内在的精神需要。其根本途径,就是要从本体论和价值观上认识到,人既是社会之子,也是自然之子,既应当承担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也应当承担对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义务。人类这样做,并没有失掉什么,却为自我完善增加了新内涵。也许有人会说,人类追求自我完善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可以明确加以反驳:不是。因为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价值论层次上的,其根本特征是仅仅追求人类自身的利益,既然人类自我完善的智慧已经冲破了“仅仅利己”的籓篱,就已经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

追求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其他生命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也是反思、破解消费主义的根本目的。这可以统称为“可持续发展诉求”。把这一诉求付诸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只能在艰难的利益博弈中行进。必须看到,面对“可持续发展诉求”,由于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行动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也必然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产生一系列冲突。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有足够技术和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以治理环境为主要目标的维持性发展。它们将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生态、气候问题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追赶现代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在发展中国家看来,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尽快改变生活贫困的现状,是非常合理的。于是,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必然是这些国家的优先追求。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选择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控制在自然界最大承受能力的边缘状态,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刻意追求优化自然环境。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发展模式,但在实际中,由于存在不同利益主体,对合目的性的理解很难完全取得一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追求,最大限度地取得共识,最大限度地采取共同行动,来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对发展的可持续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理由还在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类中心主义还不存在。自从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是从个人利益和阶级利益出发的,并不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旨在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这里所说的“解放”和“发展”必须以“自然—人—社会”这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为载体,也只能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而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尽管人与自然的和谐符合全人类的利益,但并不能仅仅归结为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注释】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7~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

[3]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9.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46.

[5]赵玲.消费的人本意蕴及其价值回归[J].哲学研究,2006(9): 111~114.

[6]何怀远.发展观的价值维度——“生产主义”的批判与超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6.

[8]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

[9]Russell W.Belk.Third World Consumer Culture.JAL Press,1988:103.

[10]L.Sklair.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41-42.

[11]L.Sklair.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149.

[12]杨祖荣.《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解读[N].解放军报,2009-06-14(3).

[13]本刊记者.水,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J].百科知识,2009(3): 4~6.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16.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0.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0]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23~135.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27]周志山.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社会视阈与科学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85~92.

[28]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崔建霞.当代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N].学习时报,2008-08-25(6).

[30]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69~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