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居住习俗
布朗族人都是聚寨而居,很多村寨都建在海拔2000多米的较为平缓的山坡上,四周多是险峻的陡坡。历史上,布朗族的村寨多设用带刺的树丛或石头砌成的寨墙,以防外敌。村寨出入有门,随时可以关闭。
布朗族村寨,多建在山场广阔、森林茂密的半山腰上。从前,建寨时要通过占卜来确定具体位置,并举行一种叫“乖脱”的建寨仪式。主持者先向山神祈祷,指导人们用茅草连成草绳,围出建寨的范围,然后在所围出的地块中间栽上几棵象征寨心神的木桩,用白线绕在木桩上围成网状,主持者围着木桩念经、滴水,祭祀各种神灵,祈求吉祥平安。寨心神,布朗语称“再曼”,是管理全村社成员一切吉凶祸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村寨头人“召曼”的罢免也由寨心神来决定,如果猪、鸡闯入寨心神,则认为现任“召曼”不能继续任职,须重新选举“召曼”。
待设好寨心神后,主持者就指导人们建起四道寨门,寨门分正门和侧门。正门建在穿寨而过的道路上,是与外界联系的进出门;侧门建在村寨两侧,是通往田野、山地的小门。每道寨门都栽有两棵木桩,象征着守门神,布朗语称“肯拥”,意思是让其把住寨门,不让鬼怪、野兽进入村寨。建好寨门,人们就可以在圈好的场地内选择宅基地,动工建房。[6]
布朗族的民居结构大致有两种形式——土木结构的房屋和“干栏”式的竹楼。
旧式鸡罩笼房
“干栏”式竹楼
靠内地的保山市、临沧市一带的布朗族住宅是属于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或是双斜面的平房。屋顶有的盖成长方形,有的盖成圆锥形,四壁用土基筑墙,在竹林较多的村寨,用粗龙竹编织成篾笆竹墙,再用泥巴与牛粪混合后粉涂之,以避风雨。室内用木板隔成两间或三间,楼上堆谷物或做卧室。楼下三间,中间做客厅,正面设神龛,供祖先牌位。厅侧靠墙一边挖一个火塘,随时有炉火,茶壶是用一根绳子系着的活动木钓,吊在火塘上面,可煮茶水,也可煮锣锅饭。火塘边是人们休息、招待客人和开会的地方,也是男女青年互访之所。左边为家长卧室,右边是厨房。灶是两眼,高至腿部,上置大铁锅和饭甑。
施甸县、永德县的布朗族,正屋侧盖有厢房,作为畜圈以及堆放柴草、推磨、舂碓的地方。庭院是天井,筑有照壁和大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的正屋右侧,搭有一间偏厦,用来堆放柴草、放置石磨等,左侧盖有畜圈,而厨房另盖于卧室之侧。正屋前是庭院,有的以竹栅围之,开有竹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带的布朗族的住房,称做“干栏”式竹楼。“干栏”式竹楼全为竹木结构,用14~16根直径20厘米的粗木为柱,中柱四根较粗,高5~6米,横梁4根,长约4米,椽子150根左右,屋顶突出的地方用双斜面的草排盖成,每间需要草排800余张,大房子需要1500张,木板20多块。这种“干栏”式屋顶,很像舞台上的“孔明帽”。当地老人传说,古代时,边境常受外国人入侵,民不聊生,于是诸葛孔明率领大军,挺进边疆,平息了外侮,各民族人民才得以安宁。布朗族人为感激孔明,在盖房子的时候都仿照孔明的帽子,盖起“孔明帽”式的屋顶。虽然这是传说故事,却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对孔明的敬仰。这种竹楼建有二层,上层住人,搭七八级楼梯,下层关猪、鸡、牛等,也可以堆放柴火和什物。楼上的地板是用龙竹剖开,压成竹板铺垫而成,在卧室和待客之处铺以篾席,进屋必须脱鞋。楼上客厅设一方形火塘,火塘上置一铁三脚架。火塘上端吊着一个方形篾笆编成的烘台,可烘谷子、茶叶、烟草、腊肉等。竹楼内有的隔成小间,有的不隔。火塘左右两边为卧室,家长居于火塘的正上方。靠火塘里边的一根中柱是存放“代袜么”“代袜那”灵物的地方。竹楼上方用几根横梁架起,上盖篾席,用木梯爬上去,存放粮食及其他用具。在竹楼右侧用木架搭成一长方形凉台,上铺篾席,搭有竹竿,竹竿用于晾晒衣服,凉台用于乘凉。楼下四周用木棍围成栅栏,留有门。[7]
“干栏”式竹楼
在布朗族地区,无论是竹楼、木楼,抑或是竹木楼和砖木结构的楼房,其民居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即民居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养鸡、猪、牛、马等家禽家畜,抑或堆放杂物、柴草。进入布朗族村寨,一眼望去,寨中的建筑都像根据同一张设计图建造的作品。
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要用茅草翻盖屋顶一次。布朗族修建房屋时,都是全“嘎滚”(家族)的成员集体协作。竹楼建成时,当晚全村亲友都来贺新房,主人还要请本地的歌手来唱贺新房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砖混结构的住房已经逐步代替了土木结构的住房。
布朗族村寨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家家户户都盖有一间间小仓库,用来存放粮食,并且离村寨要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预防火灾。这些仓库虽无人看守,但也很少出现偷盗现象。
布朗族信仰佛教,因而村寨里都建有佛寺。佛寺都是土木结构瓦顶房,这些佛寺建筑庄严大方,气势宏伟,成为布朗族村寨的亮点。佛寺建筑出自布朗族工匠之手,体现了布朗族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