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常礼节礼貌

日常礼节礼貌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谓同志,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如政治信仰、理想、爱好等相同者,可称为同志。“同志”这个称呼流行于建国后,这一词已成为我国内地公民彼此之间最普通、常用的称呼。这一称呼不分男女、长幼、地位高低,除了亲属之外,所有人都可以称为同志。
日常礼节礼貌_公共关系实务

2. 2 日常礼节礼貌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都必须以各种形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就难以生存和发展。社会交际,我们不但要积极参与,同时更要重视基本礼节礼貌的学习,并在实践中正确地加以应用,不断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享受成功交际带来的快乐。

2. 2. 1 称呼

在双方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亲疏程度、了解程度、尊重与否及个人修养等。恰当得体的称呼,令对方如沐春风,能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若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里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

1.通常称呼

称呼姓名。在同事、同学,平辈的朋友、熟人,彼此之间均可以姓名相称。

称呼职务。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称呼方法。

称呼职业。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

称呼职称。对于有职称者,尤其是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

称呼学衔。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氛围。

2.几种称呼的正确使用

同志。何谓同志,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如政治信仰、理想、爱好等相同者,可称为同志。“同志”这个称呼流行于建国后,这一词已成为我国内地公民彼此之间最普通、常用的称呼。这一称呼不分男女、长幼、地位高低,除了亲属之外,所有人都可以称为同志。

老师。老师这一称谓目前在社会上也比较流行,有时人们出于对交际对象的学识、经验或某一方面的敬佩、尊重,常常以“姓+老师”来称呼对方,尤其在文艺界比较常见。这种称谓,交际的对方一般会感到受到了尊重,心情比较舒畅。

先生。先生这一称谓大方得体,不仅显示了彼此的尊重,而且彰显了彼此平等之意,有利于提高交际效果。

师傅。师傅这一词在社会中比较常见,有虚心请教、尊敬对方之意。

3.称呼的技巧

(1)初次见面尤其要注意称呼。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可以说:“王总经理,您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能省略“总”字。

(2)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才会认真地听下去。

(3)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别人尊重,越是朋友,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用“老徐”、“老胡”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对方,这样极不礼貌,令对方难以接受。

2. 2. 2 介绍

介绍是社交活动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它是初次见面时陌生的双方开始交往的起点。介绍在人与人之间起着沟通时的桥梁作用,几句话就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交往开个好头。

1.介绍的基本规则

为他人做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在为他人做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尊者。具体如下: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先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先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先将家庭成员介绍给对方。而当双方人数比较多,作集体介绍时要遵循下面的顺序。

在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或者难以确定时,应当使人数较少的一方礼让人数较多的一方,一个人礼让多数人,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或个人,后介绍人数较多的一方或多数人。

若被介绍者在地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当这些差异表现为年龄、性别、婚否、师生以及职务有别时,则地位、身份为尊的一方即使人数较少,甚至仅为一人,仍然应被置于尊贵的位置,最后加以介绍,而先介绍另一方人员。

若需要介绍的一方人数不止一人,可采取笼统的方法进行介绍,例如可以说:“这是我的家人”,“他们都是我的同事”,等等。

若被介绍双方皆不止一人,则可依照礼规,先介绍位卑的一方,后介绍位尊的一方。在介绍各方人员时,均需由尊到卑,依次进行。

2.自我介绍

在不同场合,遇见对方不认识自己,而自己又有意与其认识,当场没有他人从中介绍,往往需要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的时机

因业务关系需要相互认识,进行接洽时可自我介绍。当遇到一位你知晓或久仰的人士,而他不认识你,你可自我介绍。第一次登门造访,事先打电话约见时,在电话里应自我介绍。参加一个较多人的聚会,主人不可能一一介绍,与会者可以与同席或身边的人互相自我介绍。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可适当自我介绍。初次前往他人住所、办公室,进行登门拜访时要自我介绍。应聘求职时需首先做自我介绍。

(2)自我介绍的要求

自我介绍时,要及时、清楚地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进行自我介绍,态度务必自然、友善、亲切、随和。介绍时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进行自我介绍时所表述的各项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3.他人介绍

(1)他人介绍的时机

他人介绍即社交中的第三者介绍。在他人介绍中,为他人做介绍的人一般是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社交场合中的长者、家庭聚会中的女主人、公务交往活动中的公关人员等。他人介绍的时机包括:在家中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在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来访者;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陪同亲友前去拜会亲友不相识者;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跟自己打了招呼;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交际圈;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2)他人介绍的注意事项

在为他人做介绍时,介绍者对介绍的内容应当字斟句酌,慎之又慎;在正式场合,内容以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为主;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其内容往往只有双方姓名一项,甚至可以只提到双方姓氏;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介绍者有备而来,有意将某人举荐给某人,因此在内容方面,通常会对前者的优点加以重点介绍;在进行他人介绍时,介绍者与被介绍者都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态度与反应;介绍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能胡吹乱捧;介绍姓名时,一定要口齿清楚,发音准确。

2. 2. 3 握手

大约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人们经常持有石头或棍棒等武器,陌生者相遇,双方为了表示没有敌意,便放下手中的武器,并伸出手掌,让对方抚摩掌心。久而久之,这种习惯便逐渐演变为今日的握手礼节。当今,握手已成为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一种礼节,其应用的范围远远超过了鞠躬、拥抱、接吻等。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必须注意握手的基本礼节。

1.握手的顺序

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一般应当遵守“尊者先伸手”的原则,应由尊者首先伸出手来,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响应,而绝不可贸然抢先伸手,不然就是违反礼仪的举动。其基本规则如下:

男女之间握手,男士要等女士先伸出手后才握手。

宾客之间握手,主人有向客人先伸出手的义务。

长幼之间握手,年幼的一般要等年长的先伸出手。

上下级之间握手,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

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则握手时亦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后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

同时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2.握手的方式

握手的标准方式,行至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要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与人握手时神态应专注,要热情、友好、自然。

(2)握手时用力应适度,不轻不重,恰到好处。

(3)通常是握紧后打过招呼即松开。

3.握手时的禁忌

在人际交往中,握手虽然司空见惯,但是由于它可被用来传递多种信息,因此在行握手礼时应努力做到合乎规范,并且注意以下方面:

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尤其是在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此点,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

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而应当遵守秩序,依次而行。特别要记住,与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是很不吉利的。

不要戴着手套握手,在社交场合女士的晚礼服手套除外。

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只有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才能例外。

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香烟、报刊、公文包、行李等东西而不肯放下。

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好像根本无视对方的存在而纯粹是为了应付。

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点头哈腰,滥用热情,显得过分客套,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

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不要在与人握手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好像与对方握一下手就会使自己受到“污染”似的。

虽然说握手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礼仪,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或场合下却是忌讳握手的,就如2003年SARS病毒横行的时候。关于这一点同学们也需要注意。

2. 2. 4 交谈

交谈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在人际交往中,因为不注意交谈的礼仪规范而影响人际关系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在交谈中必须遵从一定的礼仪规范,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1.要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作为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是沟通不同个体心理的桥梁。交谈的语言艺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准确流畅;委婉表达;掌握分寸;幽默风趣。

2.要使用礼貌用语

使用礼貌用语是全世界共同的心声。使用礼貌用语不仅会得到人们的尊重,提高自身的信誉和形象,而且还会对自己的事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日常礼貌用语主要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大类:

(1)问候语。人们在交际中,根据交际对象、时间等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问候语。

(2)欢迎语。交际双方一般在问候之后常用欢迎语。世界各国的欢迎语大都相同。

(3)回敬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在接受对方的问候、欢迎或鼓励、祝贺之后,使用回敬语以表示感谢。

(4)致歉语。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组织的原因或是个人的失误,给交际对象带来了麻烦、损失,或是未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和需求,此时应使用致歉语。

(5)祝贺语。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你想与交际对象建立并保持友好的关系,你应该时刻关注着交际对象,在其工作或其他方面取得成绩时表示祝贺,并与他们保持经常性联系。

(6)道别语。交际双方交谈过后,在分手时,人们常常使用道别语。

(7)请托语。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出于礼貌,常常用请托语,以示对交际对象的尊重。

3.选择有效的话题

所谓话题,是指人们在交谈中所涉及的题目范围和谈资内容。换句话说,话题是一些由相对集中的同类知识、信息构成的谈话资料及其相应的语体方式、表述语汇和语气风格的总和。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选择话题,就能使谈话有个良好的开端。

(1)宜选的话题

应选既定的话题,即交谈双方已约定,或者交谈一方先期准备好的话题,如征求意见、传递信息、研究工作等。

选择内容文明、格调高雅的话题,如文学、艺术、哲学、地理、设计等,这类话题适合各类交谈场合,但要切忌不懂装懂。

选择轻松的话题,这类话题令人轻松愉快、身心放松,适合于非正式交谈,允许各抒己见,任意发挥。

选择时尚的话题,即以当下正在流行的事物作为谈论的中心,这类话题变化较快,不太好把握。

选择话题时还要注意选择擅长的话题,尤其是交谈对象有研究、有兴趣的话题。

在交谈时要注意交谈的话题应有所忌讳。在交谈中,若双方是初交,则有关对方年龄、收入、婚恋、家庭等这一类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不要加以谈论。

(2)扩大对话题的储备

由于人们的经历、职业、兴趣、学习状况不同,每个人所掌握的话题状况各不相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尽量扩大话题储备。

4.要做最佳听众

有人说:“人为什么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那是因为上帝造人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少说多听。”此话颇有一点意思。我国古代就有“愚者善说,智者善听”之说。聆听,可以从交谈对象处获得必要的信息,领会谈话者的真实意图。如果不能认真地聆听,就无法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只能是空谈。聆听本身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因此应充分重视听的作用,讲究听的方式,追求听的艺术。

(1)要耐心。在对方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应该认真地听完,并真正领会其意图。

(2)要专心。在听对方说话时,应该目视对方,以示专心。

(3)要热心。在交谈中,为使对方感到你的确在听,可以根据情景,或微笑,或点头,这样就能够实现谈话者与聆听者不断的交流,形成心理上的某种默契,使谈话更为投机。

5.注意询问方式

询问是交谈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交谈中要注意询问的方式,问得其所,问得适宜,问到所需。同时,认清对象,抓住关键,讲究技巧。

2. 2. 5 名片

名片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两人初次见面,先互通姓名,再奉上名片,单位、姓名、职务、电话等历历在目,既回答了一些对方心中想问而有时又不便贸然出口的问题,又使相互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接近了许多。

1.名片的用途

对现代人来讲,名片是一种物有所值的实用型交际工具,其用途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绍自身;可以维持联系;可以显示个性;可以拜会他人。此外,名片在交往中有多种用途,如馈赠附名、代替请柬、喜庆告友、祝贺升迁等。

2.名片的交换

要使名片在人际交往中正常地发挥作用,还须在交换名片时做得得法。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需与对方交换名片:一是希望认识对方时;二是被介绍给对方时;三是对方提议交换名片时;四是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时;五是初次登门拜访对方时;六是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时;七是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时。

(1)递交名片

名片的持有者在递交名片时动作要洒脱、大方,态度要从容、自然,表情要亲切、谦恭。应当事先将名片放在身上易于掏出的位置,取出名片便先郑重地握在手里,然后再在适当的时机得体地交给对方。

递交名片的姿势是:要双手递过去,以示尊重对方。将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夹住名片,其余四指托住名片反面,名片的文字要正向对方,以便对方观看,若对方是外宾,则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母语的那一面面对对方,同时讲些“请多联系”、“请多关照”、“我们认识一下吧”、“有事可以找我”之类友好客气的话。

递交名片的时间,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名片持有者与人事先有约,一般可在告辞时再递上名片。如果双方只是偶然相遇,则可在相互问候,得知对方有与你交往的意向时,再递交名片。

与多人交换名片时,要注意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一定要依次进行,切勿采取“跳跃式”,当然也没有必要散发传单似的,站在人流拥挤处随意滥发名片。

(2)接受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恭敬,双手捧接,并道感谢。接受名片者应当首先认真地观看名片上所显示的内容,如有可能最好从上到下,从正面到反面重复看一遍,必要时可把名片上的姓名、职务读出声来,如“您就是王总啊”,以表示对赠送名片者的尊重,同时也加深了对名片的印象。然后,把名片细心地放进名片夹或笔记本、工作证里夹好。

在别人给了名片后,如有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要虚心请教。请教他人的姓名,丝毫不会降低你的身份,反而会使人觉得你是一个对待事情很认真的人,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

接受名片时应避免以下事项:马虎地用眼睛瞄一下,然后顺手不经意地塞进衣袋;随意往裤子口袋一塞、往桌上一扔;名片上压东西、滴到了菜汤或油渍;离开时把名片忘在桌子上。名片是一个人人格的象征,这些行为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都会使人感到不快。当然在收到了别人的名片后,也要记住给别人自己的名片,因为只收别人的名片,而不拿出自己的名片,是无礼拒绝的意思。

(3)索取名片

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强索他人名片。若索取他人名片,则不宜直言相告,而应委婉表达此层意思:可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或主动递上本人的名片;可询问对方:“今后如何向您指教?”(向尊长者索要名片时多用此法);也可询问对方:“以后怎么与您联系?”(向平辈或晚辈索要名片时多用此法)。反过来,当他人向自己索取名片而自己不想给对方时,不宜直截了当,也应以委婉方式表达此意。可以说:“对不起,我忘带名片了。”或“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

2. 2. 6 电话

电话是人们开展社交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交往中,我们都要利用电话与别人取得联系。

1.对电话语言的要求

电话语言应注意:态度礼貌友善;传递信息简洁;控制语速语调;使用礼貌用语。

2.接电话要求

接电话时应注意:迅速接听、积极反馈、热情代转、做好记录。

3.打电话要求

打电话时应注意:时间适宜、有所准备、注意礼节。

4.使用手机的礼仪

(1)遵守秩序。使用手机时不允许有意、无意之间破坏了公共秩序。此项要求主要是指: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不允许在要求“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使用手机;不允许在聚会期间使用手机;同时在会议或是重要场合要把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

(2)注意安全。使用手机时必须牢记“安全至上”,否则不但害人,还会害己。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在驾驶汽车时使用手机或是查看寻呼机内容,以防发生车祸;不要在病房、油库等地方使用手机,避免手机所发出的信号有碍治疗,或由于手机接通瞬间产生的微小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不要在飞机飞行期间使用手机,否则极可能使飞机“迷失方向”,造成严重后果。

(3)置放到位。手机要放在合乎礼仪的位置上,不要在未使用时将其拿在手中或挂在上衣口袋之外,那样有招摇之嫌。一般应将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