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制度
人类经济生活的实质就是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物品和劳务方面的需要。经济制度是生产和分配物品以及服务的制度化体系,它规范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经济行为。
(一)经济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规范
经济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第一,财产所有权的规定是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规范的是所有者对财产的拥有权和处置权,并且由此确定了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性质和一般行动取向。其中最主要是相应的经济利益和权利,它们直接对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方式和对其后果的理解产生制约作用。随着生产活动的复杂化和经济组织的集中化,所有权对人们经济行为的规范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由直接规范、单一规范到间接规范、多元规范,当今西方工业社会中普遍出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就是绝好的证明。
第二,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人类最初的劳动分工是以性别为基础的,即所谓“男耕女织”。在氏族公社制度下,年龄也是分工的依据。那时候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职业分工。在较为先进的农牧社会,剩余产品的产生导致了两种主要结果。一是一部分人从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得以从事专门的职业——手工业、商业或士兵;二是较强大的团体得以支配剩余财富,依靠他人劳动为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分工越来越细密,在工厂、办公室和其他正规组织内实行高度严密的分工。这种分工使每个人对产品的最后形式只能作出极微薄的贡献。美国大工业早期,人口调查所记录的职业总计323种;而按美国劳工部的统计,美国当今的职业已有两万多种,其中包括小黄瓜腌制工及小鸡雄雌分辨工等分工极为细致的职业。
分工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还会产生深刻的社会后果。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1893)中,试图测定现代社会劳动分工的社会效果。根据涂尔干的论证,劳动分工是当代社会的实质性问题。劳动分工的细致,职业种类的多样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人们的准则和价值观大相径庭,它不可避免地使人们强烈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这些个人主义的意识反过来破坏了人们对所在群体、社区及其共同的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的忠诚,动摇了社会团结的基础,其结果是导致了社会反常状态的产生,社会和个人均处于一种没有准则指导的状态之中。准则的混乱或崩溃疏远了人们相互间的感情。而缺乏一致的行为准则,又使个人将社会的整体利益置之度外,而一味追求个人私利。
第三,契约或合同,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经济目标而确定的相互之间的正式保证。无论在分工合作还是在交换中,这都是一种有力的承诺,必须付诸实施。它既能禁止那些有损既定目标实现的经济行为,也是予以惩罚的依据。在经济学家看来,与其说它是对人们经济行为的约束,倒不如说是一种获取最高效率的保证。没有契约或合同,人们的各类经济关系就无法固定化和正式化,必要的经济秩序也难以维持。
第四,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活动,交换是经济制度所要规范的重要对象。规范交换的形式或性质方面的差异足以构成经济制度之间的类型之别。交换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互通有无的行动,而且也是经济活动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它必须以价值评判和目标获取为前提。交换活动是广义的,它包括人力的交换、资源的交换、资金的交换和产品的交换等,核心和基础是价值的交换。经济制度对交换的规范和保障反映在关于交换原则、交换程序和交换媒介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定上,这是更为广泛的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
第五,市场是实现经济目标和价值的场所,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沟通系统。作为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终结点之一,市场反过来对人们经济目标的规划、措施的落实、组织活动的协调具有很大的作用,它甚至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继续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经济制度就是上述方面的规范体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述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各自的作用以及在制度中的体现形式不尽一致罢了。
(二)职业社会学
研究经济生活的社会学家们对工业化引起的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特别感兴趣。这正是职业社会学或产业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对伴随所有社会的工业化过程出现的两个问题非常注意:一是职业的变化特征和变化手段;二是原来被视为卑贱的职业的专业化趋势。
1.三种产业的划分
工业社会中的各种职业都包括在以下三种产业的范畴内,其中每种产业的劳动力多寡取决于社会的工业发展水平。第一产业涉及的是自然资源的收集与开采,如采矿、捕鱼和农业等;第二产业指那些把第一产业生产出来的原料加工成产品的制造业,如汽车、家具和面包罐头制造业等;第三产业包括所有的服务性活动,如洗衣、汽车修理、医药、卫生、银行和教育等行业。
在工业化早期,大多数工人受雇于第一产业,为以后的工业发展开采所需的自然资源。到了稍后一些时期,由于经济活动越来越倾向于商品制造,因而第二产业占了鳌头。到了最发达的大工业时期,随着劳动力向服务行业转移,第三产业占据了统治地位。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第一个将半数以上的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的国家。白领工人如今成了最大的独立职业阶层,而蓝领阶层的人数大大减少了。笨重的体力劳动是大工业化前期的典型特征,如今先进的工业技术已经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其结果是,追求专业化的、技术性强的或管理方面的工作的人数日益增加,这种情景同其他经济不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2.职业的专业化
职业的专业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专业化职业指的是,必须具备广博而系统的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并受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胜任的职业。这种职业收入很高而且颇受人尊重,从事专业化职业的人大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如教学、研究、法律、医药卫生和技术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化职业与其他职业有以下区别。首先,专业化职业的从业人员的才能依靠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单靠特殊的训练就能获得。第二,专业化职业的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他们的顾客一般没有资格对有关的专业问题作出判断。你可以给理发师和裁缝下指示,但却不能就医疗或法律问题给医生和律师出主意、提劝告。第三,专业化职业的从业者组织了专门协会来管理专业内部事务,并代表协会的利益对外进行交涉。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和中国社会学学会等,就是这类组织。第四,新接纳成员的工作受到现有专业化职业从业者的谨慎控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称为木匠或推销员,但一个没有获得文凭就自称医生或教授的人,只会被当做冒牌货来看待。第五,各专业都有一套约束其成员行为的道德规范,不遵守这套道德规范,将会受到从专业中除名的惩罚,如社会工作人员守则就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具体化,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关系方面的行为标准,它是社会工作者对案主、对同事、对雇主和机构的伦理职责,不能履行这些职责,就会受到相应的惩治。
(三)劳动和异化
“异化”,最初是作为各种各样心理疾病的一个万用代名词而被广泛使用的。它的社会学含义实质是指:人们在自己无力支配、并认为是压抑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条件面前所体验的一种束手无策、孤独和毫无意义的感觉。是马克思把这一概念引进现代社会学的。按照他的观点,异化是在人们忘记了社会和社会制度是人所创造的,因而能被人改变这一事实时产生的。这时,社会就成了不可支配的敌对力量出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对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产生一种“异化”感。他在论述法律、宗教、政府和经济等社会制度方面运用了这一观点。
马克思相信,具有劳动能力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工却导致了人同自然、同他人乃至自己之间的对立,成为产生异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每个工人的工作都经过一种特殊的、严格的和有限的分工,这就限制了手、脑和工作热情的全部发挥。工人所担负的责任很小,他们一无工具,二不拥有最终产品,三不能参加决策,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利润全部落入了他人的腰包。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整个劳动过程中一个无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架机器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齿轮。劳动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劳动,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令人满足的劳动。这种状况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尤为严重。
为了消除异化,提高效率,雇主们开始对工作进行重新设计,对劳动过程的管理逐步改进。为此,他们向工业社会学家寻求帮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使工作岗位更人性化而做出的许多努力确实是以社会学对工业关系的研究所得出的观点为基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