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理论研究

创新理论研究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学者,有着非常好的创意,但是由于经费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开展深入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是政府各级机构、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来支持社会科学的研究,但是政府的资源毕竟有限,而且政府的基金总是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目前中国相当薄弱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如此。
社会科学创新的若干问题_社会共生论

4.社会科学创新的若干问题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创新问题非常突出。改革开放前,创新是被压制的;改革开放后虽然有所改进,积极鼓励创新,但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4-1 基本问题: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

社会科学的创新,即阐述别人没有说过,提出没有发现过的观点和看法,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突破。创新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是自由,在非自由状态下,创新根本不可能实现,即使存在,创新也是有限的或畸形的。一般来说,非自由的状态产生于两种力量:内在的约束和外在的约束。自由可视为对两种约束的摆脱过程及形成的状态,因此自由也可以区分为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两种自由的统一,乃是创新之源。

内在自由

假设外在条件充分自由,不存在约束,研究者依旧是不自由的,因为还存在内在约束,会限制思维的创新。因此,研究者必须突破内在约束,以获得内在自由的状态,才可能真正实现创新。内在约束,一般是指文化的偏见和陈腐的观念,也指特定的思维方式。这些成见内化于研究者的心灵中,使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就陷入了既定的理论框框,从而限制思想的自由。因此,研究者必须挑战自身的思维枷锁,突破约束,超越自我。

对于内在约束的突破,存在一对共存的、矛盾的基本解决方法。

第一是采取价值中立立场,即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抛弃先入为主的成见,对所有的观念、理论持一种客观化的态度,将其视为可以为我所用的理论资源,而不是为其所左右。当然,绝对的价值中立不可得,但这并不表明客观化的态度不可取,研究者尽量保持中立,有助于更广泛吸收理论的材料。它是社会科学研究实现创新的一个必要步骤。

第二是研究者还需持理解的态度,单纯的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有可能使研究者对事物、对前人的理论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不能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前人理论的可借鉴之处。因此,理解是必要的,是能够认同现存知识的合理性、正确性,也能够发现现存知识的不足和缺陷,进行理论修正的基础。价值中立和理解这两种立场是矛盾的,但正是这一对相互矛盾的立场,才可以使我们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内在的约束,能够尽可能实现对约束的突破。

将价值中立和理解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批判或是反思这一概念的完整内容。批判并非意味着突破所有的约束,而是要求将所有可能的内在约束,在特定的情景下,置于不断检验和修正的过程。笛卡儿认为,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值得怀疑并不表明彻底否定、全盘否定。内在约束是否合理有一个评价的问题,随心所欲的突破约束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不合逻辑的胡言乱语,不结合实际的过分激进的理论等等,都会误导他人,损害社会科学研究正常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还需要一些处于不断批判过程之中的基本准则。

另外,内在自由强调突破内在约束,但突破约束并未代表创新。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积累的不够,只是重复他人的观点而已。创新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研究者以极大的毅力去坚持。不能够摆脱一切束缚,不能够扩大知识面,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首先树立一种批判、反思的精神。在现有的理论框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中打转,不过是把观点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把原有的观点做了一些修饰而已,并没有很多的创新。时代在发展,很多原有的、已被灌输的教育内容是否合理,需要我们有一股突破瓶颈的勇气。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想象可以超越一切。”想象、批判是否合理有待实践检验,但首先是敢于想象,敢于批判。要用审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对待一切所接触的文化,哪怕是大思想家的书,也不能迷信。因为所有的著作都只是单纯的文本,并不能完全解释世界的本身。

外在自由

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外在自由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理论框架选择的自由,发表观点的自由,探索课题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要求社会上存在多种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文化观点,只有存在多元的文化形态,文化之间的碰撞才有可能,研究者思想的火花才能迸发。假如社会上只存在一种思想文本,这一文本最终只能演化为教条,即使有一段时间它发展得很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演变,它总是会倾向于自我封闭,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为没有其他的文化相竞争,它没有创新的动力,也没有可以从其他文化吸收资源的可能性,最终的消亡是必然的。所以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是在自由的环境下,参与竞争体现出来的。选择的自由带来知识面的扩大,会不断消解研究者内在的约束,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反之,别无选择会不断内化为内在的不自由,研究者缺乏创新的资源,发展也就不可能了。

发表观点的自由,也就是合法的言论出版的自由,这是形成多元文化的基本条件。如果政府、社会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研究者的学术工作,随意地禁止研究者学术成果的发表,研究者会从不敢到不能,创新意识也会渐渐萎缩,外在的非自由也会转化为内在的不自由。因此,在言论出版自由这方面,政府需要鼓励两方面的发展:一是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研究者能够畅所欲言;二是出版渠道的多元化,能够构成文化的多元态势。

探索课题的自由,也需要政府、社会在政策环境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上予以发展。目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尚存在诸多的研究禁区,这些方面是需要放宽限制的。更为现实的一个层面,是课题经费的来源可以多元化。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学者,有着非常好的创意,但是由于经费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开展深入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是政府各级机构、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来支持社会科学的研究,但是政府的资源毕竟有限,而且政府的基金总是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目前中国相当薄弱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如此。因此更好的方法是,通过鼓励社会民间团体的发展建立社科基金,实现课题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政府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设立较为健全的基金体系和规范来支持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实施政策倾斜,将民间的经费投入被冷落的研究领域,以实现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说得形象点,政府在未来基金建设上需要承担两个主要的角色:一个是裁判员,一个是替补队员。

外在自由的三个方面,最根本的是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社会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但文化的多元可能会带来文化的分裂,使得社会的价值观发生紊乱,因此,除了强调文化的多元之外,我们还要强调文化的共生。文化共生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各文化形态、价值观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竞争关系。文化共生需要坚持一些基本的规范,例如批评的规范、自由的原则等等。当然这些规范乃是通过反思达成的,并且随着情景的变化而修正。

4-2 几个重要问题

传承与创新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看得更远。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深厚的积累,有可能我们自认为很有创新的观点,前人早就阐述过了,而且阐述得比自己更完整。知识的积累要求广泛的资料可供参阅。因此,个人的知识积累要求从体制上做好资料整理的工作。然而,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料、数据库的建设还是相当滞后的。首先是国外许多前沿的研究没有介绍到国内;其次是中国学者,包括1949年以前的学者,对社会的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得到整理。这两种情况,导致中国的社会科学文献资料残缺不全,不成体系。既缺乏与历史的传承性,也造成对国外社会科学理论认识的片面性。

传承具有双重作用,既是创新的条件,但有时也会成为创新的桎梏。知识的过度积累,一方面会搅乱研究者原本清晰的思维,这一作用可能会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是研究者能够将思路重新理清,升华成新的观点;第二是研究者不堪重负,无力进行创造,反而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创意。知识积累成为桎梏的更重要的表现是,积累很有可能形成思维的定势,陷入某一特定的理论框架中而不能自拔,于是研究领域又多了一个人云亦云、将他人话语当作定论的研究者,个人的批判意识尽失。

理论与实证

在社会科学中,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科学理论有其特殊性,它可以构建不同的模型,形成各种新的观点和体系。理论是现实的一种简化,它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但是它具有对现实的穿透性,一个优秀的理论有助于人们清晰地认识现实。什么是优秀的理论,怎么来评判它呢?这就需要实践来验证。理论通过实践来证明是必要的。否则理论只能停留在思辨的层面,容易演化为纯粹的文字游戏和逻辑演绎,虽然理论的体系显得庞大而且富有逻辑性,但是一遇到现实就彻底失败。

另一方面,实证的研究要有理论的指导,单纯的实证研究会导致就事论事,停留在经验的归纳、工作的总结、材料的堆积层面上。没有理论的指导就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经验的材料只是一堆表象。而且,没有细致的理论思考,研究者也很容易被固定的研究程序左右,而不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程序进行调整,有可能真实的世界反而被复杂的统计模型所掩盖,研究者的理性成为方法的附庸。

因此,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方面要注重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要重视实证的经验收集,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炼理论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使用假设、演绎的基本程序是必要的。我们依据既有的理论和不系统的经验提出理论假设,再通过系统的经验收集,来验证假设。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大量的外来文化,同时也面临着本土产生的文化。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它们,应该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现代中国社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社会存在数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出现过大哲学家、大诗人、大画家等等,这种民族虚无主义是极端错误的,也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的。近代社会科学虽然主要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其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是依据西方的现实得出的,但并不表明中国的学者没有对中国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没有提出富有创见的思想。另一方面,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曾经被严重破坏过,但它在中国民众内心的沉积是不可能根除的,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依旧是渗透于社会各阶层。因此,要研究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家就不能不对中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当然,强调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不是提倡复古主义,社会科学要创新、中国要现代化,拘泥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是走不通的。

对于国外的文化,我们也要辩证对待。有的学者以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坚持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外国文化的输入,这一想法也是极端错误的。不论是理论还是方法,中国的社会科学还落后于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西方许多优秀的文化都是我们需要借鉴的。而且,我们要走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但是在很多层面上是相近的,对西方文化的有效吸收可以防止西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弯路。吸收西方文化的更重要的理由是,人类面临共同的衣食住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权力、义务等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因此,各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是相互联系的。当然,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注重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反对全盘西化。

总的来看,我们对待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要坚持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将它们视为结合于当代中国的外在文本,一种研究的资源和工具,为我们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所用。

专业和博学

在专与博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均衡的关系。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但是仅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会使研究比较狭隘,趋向于保守。而涉猎过于广泛,又很容易使视角不集中,研究不深,浮于表面。对于研究者而言,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在坚持专业的基础上,尽可能更多地了解研究主题的相关观点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动向,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在社会科学中,学科、专业、观点的交叉会产生诸多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一方面大大扩展、充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又推动了主流社会科学的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选好主攻方向、重视相关研究,做好专与博兼顾是非常重要的。

批判和宽容

在学术研究中,批判是正常的,没有批判是不正常的。古希腊的哲学就是在辩论中发展的。每个学者都要有鲜明的观点,可以对其他观点进行批判。这种批判不等于不尊重对方,不等于要消灭对方。对于学术观点,应该抱有宽容的心态,每种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要有旗帜鲜明的批判,同时也要有大度和宽容,在批判与宽容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千万不要把批判泛化。目前中国学术界存在两种批判泛化的倾向,非常不利于学术的发展。第一是学术批判很容易演变为人身攻击,这一现象或者出于情绪上的难以控制,或者是有意炒作;第二是批判虽然还在学术领域内进行,但是批判者不考虑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及其理论的应用范围,任意扩大解释,批判的内容和批判的对象牛头不对马嘴。因此,中国学术界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学术批评准则,调节目前学术批评所出现的混乱现象,使得真正意义上的批评能够得到关注,促进学术的发展。

大学里的教学与研究

教学与研究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特别是一流的大学的教授、学者应该进行一种研究性的教学,教学要为研究服务。在教学中,教授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但是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应该提倡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往往有很多新鲜的想法,他们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可以促进教师的创新研究。在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既要尊师重教,更要强调师生平等,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研究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