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在城市分布变动测量方法的创新探讨[1]
高向东[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流动人口在城市是如何进行分布变动的?用什么方法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用哪些指标来科学的测量?这些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目前对流动人口的研究成果非常多。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显示,从1979年到2009年6月,检索项为“题名”,检索词为“流动人口”的文献共计3802篇。其中研究“流动人口分布”的25篇,没有检索到关于流动人口分布研究方法的文献成果。本文主要对流动人口分布变动测量主要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和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分析。
一、流动人口分布变动测量主要指标
(1)城市流动人口地域别比率
城市部分地域的流动人口数量对全部地域的总流动人口数量的比例,称为流动人口的地域别比率。可以写成公式为:
流动人口的地域别比率反映了各个地域流动人口在全部地域的流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如果计算出相应的面积地域别比率,两者对比,就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地域分布状况。
(2)城市流动人口密度
流动人口密度是流动人口分布中最常用的指标。它被定义为对象地域内每一单位面积的流动人口数量。即若设对象地域的总面积为A,流动人口数为P,则流动人口密度可以表示为:D=P/A
在测量流动人口分布时,它的前提是:在分布领域,即对象地域内,流动人口分布在哪个地域较多、哪个地域较少并不作为一个问题。即在分布领域内,流动人口以均等分布为前提。
(3)城市流动人口广狭度和接近度
流动人口广狭度是流动人口密度的倒数,表示研究区域内平均每人占有土地面积的大小。即若设特定地域的面积为A,流动人口数为P,则流动人口的广狭度为:F=A/P
假定某一区域内流动人口均呈等距离分布,则以面积计量的广狭度可以转换成以距离计量的接近度。[3]因为流动人口的等距离分布将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呈正方形分布,一种是呈正六边形分布,所以接近度也相应有两种计算方法。
(4)城市流动人口集中指数
考察流动人口分布是集中在某些地域内,还是均匀地分布在所有地域上,即流动人口在地域上的集中程度,可以用流动人口集中指数来反映。其公式为:
C值越小,越接近于0,说明流动人口向某一地域集中的偏向越小,流动人口分布越均匀;C值越大,说明流动人口在某些地域集中的程度越大,流动人口分布越不均匀。对流动人口集中指数,还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将历年的指数加以比较,从而研究流动人口分布的变化状况。
(5)城市流动人口模拟的主要函数模型
目前,有些学者运用函数模型对流动人口分布变动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人口密度的空间距离变动上进行模拟,其最常用的有指数函数模型,如dr=doe-bx。其中,dr为距市中心区r处的流动人口密度,do为市中心区流动人口密度,常数b用以说明流动人口偏集市中心的情况,r为距市中心区的距离。
有些学者还使用其他一些函数模型测量城市流动人口分布情况,主要包括:Cubic模型:Y=b0+b1r+b2r2+b3r3;Growth模型: Y=e(b0+b1/r);Logarithmic模型:Y=b0+b1ln(r)。其中r为距离,b0、b1、b2、b3等均为常数。在这些模型中,Cubic三次方函数模型应用得较多[4],该函数模型对于人口密度分布过程中复杂的变化,各种非直线波动特征可以较好应对。
二、基于GIS的流动人口分布变动测量方法创新
(1)行政区划法
行政区划法是以行政区为单位来划分,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是以城市的区县或街道镇的行政单位划分(见图1)。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宏观上考察城市流动人口分布变动的情况。采用这种方法,碰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行政区划变动,流动人口数据必须按照行政区划变动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利用。在处理过程中,应用GIS技术手段,对行政区划变动的电子地图部分,进行准确的切割,从而获取不同时期可供比较的有效数据。
图1 上海环线的空间划分
(2)自然标志法
自然标志法(又称环线划分法)是以城市的自然标志划分,常见的自然标志为城市的环城公路、城墙、地铁等。选取这些标志的原因是一般这些标志切割了流动人口分布,使得连续的流动人口分布变为不连续。环线内和环线之间的人口具有可比较性。利用自然标志法来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分布变动,可以发现流动人口的分布与城市的基本建设格局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方法的困难在于对电子地图的基本行政单元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具备城市自然标志分布图和与地图相对应的流动人口数据,这无疑也要求较高的GIS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利用GIS技术手段可以较为精确地划分出流动人口布局在各个城市自然标志和环线间的差别,但是对地图和数据的要求之高,也使该方法的推广受到限制。
(3)圈层距离法
圈层距离法是以城市的某个点为中心,以不同的距离为半径画圈,来测量和分析不同圈层之间的流动人口状况。圈层距离法不同于环线划分法,其方法是先确定城市的中心,然后按照某一半径,以中心为原点画圆。并利用GIS软件提取圈层之间的面积、流动人口等数据计算人口密度,分析其变化。
利用圈层距离法对城市流动人口分布进行分析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城市中心点的选取,该点所在地一般应为该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通常情况下为城市的老城区、起源地或中心广场等。这种方法在获取数据时的优点是通过对“跨越”几个不同圈层的行政单元均匀地按比例切割后,得到的数据资料较为精确。可以说,使用的电子地图中的基本行政单元越小,切割后获取的数据越精确。
(4)方向距离法
方向距离法是以城市的某个点为中心,分别测量和计算东南西北等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点所在区域内的各种流动人口指标和经济数据等情况(见图2)。应用这种方法,可以研究同一时间、不同方向的流动人口分布的静态情况,也可以研究不同时间,同一方向的流动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动态情况。由于不同方向、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工业、商业的分布等不同,也造成了流动人口分布在不同方向的差异。
图2 上海方向距离法的空间划分
方向距离法与圈层距离法在应用中有相似之处,但较圈层距离法更为复杂,可以认为是圈层距离法中划分出的一个圈层又被切割为4个同样大小的扇形圈层。在应用中对GIS技术的操作水平又有所提高。运用这种方法,对于不同方向上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指标的差异分布能够做出较为清晰的判断。
以上论述了行政区划法、自然标志法、圈层距离法、方向距离法等分析方法,这些研究方法,是作者首先提出并命名的[5],同时运用这些方法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分布变动进行准确测量。这些研究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其他指标的空间结构分布及其变动的分析研究中。
三、流动人口分布变动测量方法的应用
(1)行政区划法的应用
以上海城市为例,我们把上海的所有区县划分为四类。[6]即中心城核心区、中心城边缘区、近郊区、远郊区。
上海远郊区人口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外来流动人口的迁入。统计显示,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持续增长,2007年底上海远郊区的6区县流动人口达到150.21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幅高达187.59%,目前正处于加速增长中,这为上海远郊区当前以及未来的人口集聚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远郊区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底已达30.09%。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市的流动人口向远郊区集中的趋势已经有所凸显。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的分布状况可见表1。
表1 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的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上海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8年)。
(2)自然标志法的应用
以上海城市为例,我们以上海的内环线、外环线和郊区环线三条环线道路为标志对上海的地理空间进行划分,并通过GIS技术进行切割获取数据。
受上海市区人口扩散再分布的影响,流动人口分布呈现出同心圆的圈层变化,主要呈环形相对集中分布在内外环线间的区域内。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数据分析显示,从流动人口的数量看,内外环线之间最多,为157.95万人。上海不同环线的流动人口分布可见表2。
表2 上海不同环线的流动人口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2001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第五次普查资料整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批租、市政建设和旧区改造,以及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从而不断地促进上海人口布局的调整和合理再分布。大批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而迁向内外环线间的地区,于是增加了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7]从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数量较多的乡、镇、街道在全市地图上的散落分布也证实了这点,外环线经过的乡、镇、街道是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然后沿着外环线向两侧逐渐减少。上海市流动人口的分布,从外环线逐渐向两侧分散减少,并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区西南面内外环线间城郊结合地区的边缘街道和镇,呈东疏西密的盆地形状。显然,上海的流动人口受中心城区人口扩散再分布的影响,其区域分布的变化趋势与上海中心城区人口扩散分布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
(3)圈层距离法的应用
以上海为例,运用距离圈层法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距上海城市的市中心越远,其流动人口密度越低。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数据统计显示,在0~2公里的圈层范围内,流动人口密度为7604人/平方公里,而在15~20公里圈层范围内,流动人口密度降到了920人/平方公里。上海不同圈层的流动人口分布可见表3。
表3 上海不同圈层的流动人口分布
资料来源:同表2。
总之,上海市流动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与上海市人口本身所具有的区域分布特征相吻合,同时也由于上海市各个区域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流动人口无论是数量分布、性别结构、年龄构成、文化程度、居住时间、居住方式等多方面都相应地发生变化,流动人口已成为上海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方向距离法的应用
以上海市为例,我们以上海市人民广场街道的几何中心点为中心,分别测量和计算东南西北4个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点所在街道镇区域内的各种人口指标情况(见图3)。我们还可以研究同一方向、不同时间的人口密度变化明显。
图3 上海不同方向的流动人口密度
资料来源:同表2
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数据,从街道、乡镇的层面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受地面交通的影响,上海的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边缘区和近郊区,尤其是在市区的西南地区。由于上海东靠大海,西与外省接壤,由西面成扇形向江、浙两省辐射,由上海通往外省的地面交通主要是通向这两省的公路和铁路。因此,流动人口很方便地由这两条通道流入上海市,上海西面自然而然地成为导入地区,也成为流动人口流入到上海的第一站。据粗略地统计,上海市流动人口超过2万的57个街道和镇中,三分之二以上坐落西南面,与上海西南面的地理极其相符地呈现出扇形分布。
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是以打工、经商等经济原因来沪,所以,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消费水平较低、生活设施相对便利等条件成为他们必然需要,而上海中心城边缘区和近郊区正是符合了这点,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流动人口流入的首选目标。统计显示,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大量的商机和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的流动人口;在闵行、宝山、嘉定、松江及青浦等五区内,流动人口数量较多的主要集中在靠近市中心区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街道和镇上,如闵行区的七宝和莘庄镇,宝山区的大场和杨行镇,嘉定区的真新街道和南翔镇,松江区的九亭和新桥镇及青浦区的徐泾和赵巷镇。
(5)城市流动人口模型模拟
采用人口普查的街道(镇)的数据辅以GIS圈层距离法,并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进行人口分布模型的分析模拟。进行模拟的过程中,选用诸多模型,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删除无效的函数模型,并根据统计量R2值及模拟图形的拟和优度来确定最佳模型。
从上海市电子地图上切割获取各街道(镇)统计所得的流动人口数据,结合相应的区域面积,获得较精确的流动人口密度数据并建立其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函数模型。在排除明显与实际数据不符的函数模型后,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上海流动人口密度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0~40公里)
从分析结果得知,尽管以上模型都能较好模拟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情况,因R2值较其他模型更高,Cubic模型在拟和优度方面最优。通过2000年距市中心0~16公里、0~40公里流动人口密度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Cubic函数为最优模型,函数关系分别为:
0~16公里:Y=0.7207-0.0454r+0.0009r2-0.00004r3(r—距离,Y—流动人口密度)
0~40公里:Y=0.7428-0.0606r+0.0015r2-0.00001r3(同上)
上海城市流动人口密度模拟图形如图4所示,虽然流动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边缘区和郊区,但就人口密度而言,是呈现从中心到郊区依次明显递减的趋势,在中心城边缘区的密度递减率较平缓。上海市大规模的土地批租、市政建设和旧区改造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着人口布局的调整,大批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迁往内外环线间地区,增加了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使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密度差异缩小,且远郊区由于土地价格和房屋价格都较低,吸引相当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流动人口劳动者,使人口密度有所回升。同时也可发现,上海市流动人口受中心城区人口扩散分布的影响,其区域分布的变化趋势与上海中心城区人口扩散分布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图4 上海流动人口密度模型模拟(0~16公里)
资料来源:同表2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上海流动人口分布主要表现: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城以外的地区;中心城核心区流动人口密度最高;流动人口分布呈现出同心圆的圈层变化。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向远郊区集聚。
【注释】
[1]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873042)和上海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BSH001)的部分成果。
[2]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
[3]参见张善余:《人口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4]高向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5]参见高向东,郑敏,孙文慧:《上海人口结构空间分布的模型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6]上海中心城核心区(简称中心城核心区):包括黄浦、静安、卢湾、虹口4个区,各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内环线以内的地区,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的老城区。上海中心城边缘区(简称中心城边缘区):包括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杨浦5个区。各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城区。上海近郊区(简称近郊区):包括浦东、闵行、宝山、嘉定4个区。上海远郊区(简称远郊区):包括松江、金山、青浦、南汇、奉贤、崇明6个区县。中心城核心区和中心城边缘区构成了中心城区(简称中心城);近郊区和远郊区统称为郊区。
[7]高向东:《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