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怎样的?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怎样的?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思维模式中,有两种极端的互相对立的观点,即科学唯物主义和圣经实解主义。这种还原主义认为所有现象归根到底都是以物理科学和化学所揭示的基本事实为根基的。一些基督徒认为,与当代宇宙物理学和进化论不同,在圣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创世科学”。这种观点与科学唯物主义也不同,因为它认为神学的源泉和权威来自上帝而不是人的理性,而科学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是一切事物的根基。
四种模式_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0)

一、四种模式

Ian Barbour曾是美国Carleton College的物理学教授、宗教学教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讲席教授。他在Religion and Science: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Issues(4)一书中,提出了科学与宗教研究的四种模式:冲突模式、独立模式、对话模式、整合模式。在每一种模式中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界定一种基本的态度,而且在每一种模式中又区分出不同的思路。需要特别提出的是,Barbour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的系统性梳理,对于科学与宗教研究的基本框架的概括,仍然适用于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最近的研究成果是在某个方面对于某些观点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冲突模式

在普通人和很多科学家、学者头脑中,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一般都理解为冲突的,认为两者是不相融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中,有两种极端的互相对立的观点,即科学唯物主义和圣经实解主义(biblical literalism)。

1.科学唯物主义

科学唯物主义尽管有不同的派别,但基本上可以用还原主义(reductionism)来概括。这种还原主义认为所有现象归根到底都是以物理科学和化学所揭示的基本事实为根基的。在认识论上,它认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在原则上可以还原为物理学或化学的理论和规律;在形而上学上,它认为物理学、化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最终的实在。因此,它认为所有的现象都可以在原则上用物理学、化学来解释。它的极端而又生动的表达方式就是“人是机器”。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Francis Crick说:“在生物学中,当代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事实上用物理学、化学来解释所有的生物学。”(5)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Edward O.Wilson曾宣称,社会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将会最终成为生物学的分支学科。(6)将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作为最终实体,把人的心理、心智、精神等活动理解为物理现象或者伴随现象,这对于宗教和道德的起源的问题的回答,必然是否定上帝和道德的超越性。科学唯物主义在对待宗教和道德问题上,一方面否定传统神学和道德理论,另一方面试图用进化论生物学以及进化论心理学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宗教道德现象。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的观点就属于科学唯物主义。本文的第三部分将讨论他的理论。

2.圣经实解主义

圣经实解主义就是把圣经中所说的当做是宇宙和人类历史中实际发生的事情来理解。一些基督徒认为,与当代宇宙物理学和进化论不同,在圣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创世科学”。世界不是宇宙大爆炸而来的,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不是进化而来的。美国一些基督徒主张在中学应该同时讲授进化论和创世科学。

他们认为,地球和所有的现代生命形式是在几乎10000年前的六天中创造、成熟和完全正常运行的。这一信念来自对于圣经《创世记》第一章的特定解读。在过去30年里,他们试图科学地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试图构造无数的科学论证来说明地球只有数千年的历史,他们对于天文学和地质学有关宇宙和地球有数亿年历史的证据和数据进行辩驳。但是,他们的论证在主流的科学文献中没有得到出版。他们是一种极端的“智能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流派。(7)与科学唯物主义一样,他们也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冲突的,因为圣经和现代科学对于宇宙和人类产生给出了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结论。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智能设计”(Intelligent Design,简称ID)流派之下,还有不同的比较弱的流派。这些比较弱的观点不能算是圣经实解主义,但是也与之有某些关系。比如,渐进创世者接受数十亿年来在生命历史中的进化模式的观点,不过他们不认为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所提出的机制能够描述这一模式,因为他们相信在生命历史中不同的时间点上,上帝肯定有奇迹的指导或干涉才产生了现代生命形式;进化论创世主义者接受进化模式理论并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于生命史的科学的描述,但是他们相信上帝使用进化论的自然过程以产生现代的生命形式,就好比上帝如何使用重力的自然机制来让地球围绕太阳的固定轨道运行一样。(8)这种迂回的策略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圣经实解主义,但是,它们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也是值得讨论的。Barbour也提到,这里所说的四种模式仅仅是粗略的概括,有的观点很难说仅仅属于某一个模式。

(二)独立模式

有学者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相独立的,各自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它们之间不是矛盾的。也有学者认为宗教与科学研究领域相同,只是研究的视野不同。

1.方法不同

上帝是超越者,是完全的他者,除自我显现,别无其他途径可以认知。自然神学之所以不可靠,就是因为它依赖于人的理性。宗教信仰完全依赖于神圣的开启,而不是依赖于如在科学之中所发生的发现。上帝活动的领域是历史,而不是自然。“科学是依赖于人类的观察和推理,而神学是建立在神圣的显现之上的。”(9)Karl Barth的观点与上面圣经实解主义不同,他认为,圣经是人的理性对于神迹的显现的见证的记录,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和有罪的,是先天“有缺陷的”。对于圣经的解读不应该只做字面意义上的理解,而应把它看做是对于神迹的象征性的描述。这样,圣经中的创世说就与宇宙论区分开来了。圣经中没有创世科学,圣经中所讲的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与科学唯物主义也不同,因为它认为神学的源泉和权威来自上帝而不是人的理性,而科学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是一切事物的根基。

Karl Barth的启示神学的观点与存在主义有着相似性,即科学与宗教处理的对象不一样,一个是人的自我的问题,而另外一个是没有人格的自然对象。关于自我的问题,应该是在人的行为和参与中得到实现,而不是采取旁观者的态度。科学所寻找的是抽象的一般概念和规律,而人的生命的意义不是现成的,是在人的信念和行为之中实现的。这实际上暗含了两种真理观:一种真理观是人在行为中实现真理,而另外一种真理观是真理是反映外在世界的对象。

2.语言不同

两种真理观决定了宗教和科学的语言不同。宗教的语言是比喻和象征性的,就如路标一样,只有在具体的存在者的生活实践中,其含义才能表达和实现出来。“宗教是人生的导向。它表达的是人生道路,是通过实践而学习的道路。”(10)而在自然科学中,概念的功能是反映自然实在对象,其理想状态是与外界对象一对一的关系。其语言是命题性的语言。科学理论是用来表达所观测的现象中的规律性和规则性,是可以用来进行预测和控制现象的。科学与宗教因其语境不同,功能也相异。

独立模式的思维方式并非说宗教和科学没有关系。它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独特性,强调各自的领域和界限。我们应该尊重各自的独特性,把它们混淆起来是犯错误的根源。

但是,问题是,独立模式是不是就意味着科学家在实验室把宗教忘掉,而出了实验室把科学抛到脑后呢?Barbour指出,如果宗教处理的是上帝与人的关系,而科学处理的是自然界,那么,谁来关心上帝与自然的关系,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呢?在科学和宗教之间如何有对话呢?事实上,独立的模式不等于把科学与宗教孤立起来看。独立模式认为科学所处理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抽象的关系,而宗教则在具体的语境下讨论人和上帝、上帝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意义应该是在具体的宗教语境下讨论,而不是在科学的语境中讨论宗教关系。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值得借鉴。

(三)对话模式

对话模式与整合模式的区分就在于前者讨论科学或者自然界的一般特性与宗教的关系,而后者用具体的科学理论探讨宗教问题。

1.假设与域限问题

域限问题是对于科学整体领域提出的本体论问题,与科学方法无关。很多历史学家不解,为什么在世界文化中,现代科学产生于基督教的西方?Barbour与当代其他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基督教学者都认为,创世说为科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古希腊人虽然相信世界的次序性和可理解性,但是,他们把世界看做是必然的,是可以从第一原理推出来的。而创世说则把世界看做是有条件性的,偶然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才能理解世界。对于世界的去神圣化也使得人们消除了对于世界的神圣感,把自然作为物体来研究和利用。当然,这也包含了对于自然的破坏。这一点似乎是当前绝大多数研究科学与宗教问题的基督教学者的信念,包括第二部分我们要讨论的Francis Collins。

Ernan McMullin认为,上帝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因,而科学研究是第二因,这是两个不同的层次的问题。科学本身是自足的,是没有缝隙的。这并不意味科学与宗教是相互独立的。但是,McMullin反对利用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来推论上帝是存在的论证。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他还认为,大爆炸理论并没有证明世界在时间上有一个开始,因为当前的扩张可能是一个摇摆或者循环的宇宙的第一阶段。他说,“我们不能说,第一,基督教的创世说‘支持’大爆炸模式,或者,第二,大爆炸模式‘支持’基督教的创世说”。(11)我们将看到McMullin所批评的正是Francis Collins所要论证的。

其他学者如Karl Rahner,David Tracy都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对于传统神学观点进行新的叙述和修改。

2.方法论上的平行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在宗教研究中也有类似现象。科学研究中的素材和数据的收集背后充满了理论和假设,而且对于这些素材的分析不是纯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力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同样,宗教研究的素材包括宗教经验、礼仪、圣典文本,这些素材更是具有理论假设背景。虽然宗教信念不能通过严格的经验性试验进行修改,但是,在宗教思想中,同样具有科学领域所表现的一致性、完整性、富有成果性等特点。

Barbour认为,库恩关于科学范式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宗教研究。宗教团体就如科学共同体一样,具有一系列的概念上、形而上学上以及方法论上的假设。宗教传统比科学更适合用范式理论来解释。Stephen Toulmin认为,量子力学中关于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不可分性,这种变化是从纯粹的旁观者的假设到对于观察者参与性的认可的变化。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不可分性与宗教中的关系很类似。Michael Polanyi指出,参与一个研究共同体,这是克服主观性的保障,当然,它并没有减少个人责任的负担。在宗教团体中更是如此。(12)著名剑桥物理学家John Polkinghorne认为,人们对于光的理解以及量子力学的发现过程非常类似基督学中关于基本教义的理解,都经历了五个阶段:新理论代替旧的并吸收旧观念中合理因素;新旧之间互相对立紧张的关系;新综合新理解;对于未解问题和新理论的继续探索;对于新理论所包含的不可预见东西的认识。(13)

3.以自然为中心的精神追求

有一些作者根据个人的经验,认为科学所揭示的宇宙和万物令我们感到惊奇和赞美,我们应该对于自然的神圣性用歌唱舞蹈等艺术来表达。尽管其他模式范畴中有很多流派,这个模式下的作者背景更是非常不同。但是,最为突出的是环境伦理学。

(四)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主要包括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神学自然和谐论(theology of nature)、系统综合论。自然神学从科学出发,试图依据科学所解释的“设计”证据来推出上帝存在。神学自然和谐论与自然神学不同,它的出发点是宗教信仰,认为科学理论会影响我们对于传统信条的重新叙述,特别是关于创世说和人性。而系统综合论则认为,科学与宗教都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综合的形而上学,比如过程哲学。

1.自然神学

自然神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世纪的阿奎那,近代的牛顿,都属于这个范畴。在当代自然神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牛津大学哲学家Richard Swinburne。Swinburne认为,上帝的存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假设,而世界的次序性的有力证据增加了这个假设的可能性。他还认为,科学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世界有具有意识的存在者,他的结论是,有神论的可能性比其不可能性要高。

在宇宙论中,科学家发现,如果在宇宙早期某些物质常量和条件与它本来所具有的值有非常细微的不同的话,生命在宇宙中的出现将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有名的“人择原理”(the anthropic principle)。这个原理给传统的“设计论证”思想注入了新的生命。在神学意味比较强的语境下,它也被称作有关上帝存在的可能性的“微调论证”(the fine-tuning argument),宇宙好像收音机一样被“微调”了一下,以便生命出现,似乎宇宙背后有一个“设计师”。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基督教学者认为“微调论证”是令人信服的,包括Francis Collins。

2.神学自然和谐论

与自然神学不同,神学自然和谐论认为宗教和科学在起源上相对独立,但在某些领域是重叠的。神学教义必须根据科学的新发现而重新叙述,并与科学证据保持一致。著名生化学家、神学家Arthur Peacocke认为,上帝是通过规律和偶然性进行创世的,而不是在自然过程间隙之间进行干预,即上帝是通过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世界过程并在其中进行创造的。他讨论了规律和偶然性在宇宙学、量子力学、非平衡态热力学以及生物进化论中是如何协调的。神学自然和谐论可以理解为试图把科学理论和观念与宗教传统的信念综合起来,其结果之一就是科学的新发展可以进一步修正我们对于上帝的观念,但是,这并不证明上帝观念是从科学理论中演绎出来的。这是神学自然和谐论与自然神学之间的本质区分。

3.系统综合论

形而上学试图建立一套普遍范畴来解释不同的现象。形而上学是哲学家的任务,不是科学家或神学家所关心的。科学和宗教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就是在科学与宗教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过程哲学把实在看做是一个互相联系的动态网络系统,自然界充满了变化、偶然性、创新性以及规律性。过程哲学实在观与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过程哲学家Charles Hartshorne、Charles Birch、John Cobb等试图把过程哲学和神学联系在一起。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过程哲学认为,所有的存在者都是在与其周围更大的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所有的存在都是人类经验的对象。人与自然是连续性的,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经验可以用来作为解释其他存在者经验的线索。过程哲学克服了传统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所遇到的难题。

我们看到,上面所说的四种模式之下又包含有不同的思路和派别。每个思想家对于科学与宗教的理解不能用一个或两个模式来套用,因为在具体的论述中我们往往碰到某种模式思想占主导地位,同时也交织着其他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