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史部分

现代史部分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年度美国出版的“城市的成长”丛书中,有两本涉及中国城市。迄今为止,中国离乡进城谋生的一亿多农民工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该书展示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如何重塑了个人的生活,如何使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确切地说,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纪实手法记录了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的某些片断。
现代史部分_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0)

三、现代史部分

现代史似乎总是美国学界中国研究领域最火爆的议题,这与美国学术理念的实用性和全球战略的即时性密切相关。因此,2008年跃入眼帘最频繁的美国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为数众多的现代中国论著。

在本年度美国出版的“城市的成长”丛书中,有两本涉及中国城市。第一本是马艳(Ma Yan)(18)的《北京:城市的发展》(卡特威尔图书,2008年),第二本是琼·沃勒(Joan Waller)(19)的《上海:城市的成长》(卡特威尔图书,2008年)。他们分别考察了北京和上海的历史,揭示了它们复杂多变的命运。关于北京,另有一本书,即李莉莲(Lillian M.Li)、崔诺维(Alison J.Dray-Novey)、孔海力(Haili Kong)(20)合著的《北京:从帝都到奥运城市》(麦克米兰出版社,2008年)。这是平装本,2007年出版了精装本。该书探讨了北京从一个历史悠久的帝都到20世纪国际商业中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转型,涉及拆除历史建筑(如四合院),以及新的居民区、商业区、奥运场馆的建设等问题。无独有偶,关于上海也有另外一本书,即马克·斯威士洛可(Mark Swislocki)(21)的《烹饪的乡愁:上海的地方小吃文化和都市体验》(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本关于上海饮食史的专著采取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广泛收罗报纸、杂志、方志、市政档案、回忆录等相关资料,从中提炼了一种原创性框架,即在一个宏大的城市史中定位上海的餐饮文化,以及在城市史的某些关键时期,“味道”如何记录了历史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在“品尝”上海食品时,作者诠释了城市居民如何建构他们与城市本身的关系,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关系,以及与更宽广的世界的关系。关系的建构与重构,正是社会史研究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论意义之所在。

不得不提到一本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书——莱斯利·张(Leslie T.Chang)(22)的《改革时期中国工厂的女工:从乡村到城市》(史匹格和格劳出版社,2008年)。迄今为止,中国离乡进城谋生的一亿多农民工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作者花了三年时间观察两个小姑娘——鲁琴敏(Lu Qingmin),来自湖北;吴春明(Wu Chunming),来自湖南——的生活史。她们是东莞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而东莞是中国的新型工业城市之一。作者将她们的日记、电邮、短信整合到故事中,让这两个满怀憧憬的女孩子跃然纸上。该书最感人的部分是鲁琴敏的返乡之旅,它凸显了几代人之间生活方式的日益扩大的差距。该书展示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如何重塑了个人的生活,如何使中国社会发生转型。尽管该书是一项透彻的研究,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即作者在书中穿插了自己家族的移民史。她这样做的初衷是通过几代人的差异来描绘中国历史的转变,但有些离题。她的家族显然是一个权势之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和到中国台湾、美国的移民。在书中,这群人显得突兀,而非必要的“证人”。这也提醒我们,除去枝蔓是研究者们在写作最后阶段应该完成的基本工作。

另有两本关于移民的著作。一本是妮可·莱雯朵帕(Nicole Newendorp)(23)的《不自在的团圆:1997年以后香港的移居、市民身份和家庭生活》(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本书讲述了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中国内地的妻子与她们的香港丈夫之间的团聚故事。作者探讨了身份观念在香港被构建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如何影响了内地移民在香港的日常生活,呈现了一种有深度的民族志。不仅如此,作者还讨论了民族国家、性和移民等问题,凸显了香港所面临的新挑战。另一本是范路易(Floris-Jan van Luyn)(24)的《一座浮动的农民城:现代中国的大移民》(新新闻出版社,2008年)。通过12个农民工的个人档案,作者描绘了性工作者、垃圾清运工、工厂工人的生活肖像。确切地说,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纪实手法记录了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的某些片断。

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往往是学者们关注的题材,例如艾米·汉舍(Amy Hanser)(25)的《服务业的遭遇:中国城市中的阶级、性别和市场方面的差别》(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中,他考察了新型商场如何变成辨识和确认社会身份的舞台。通过仔细的研究,作者探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如何催生了新的价值观和不平等形式,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中国城市中阶级、性别、服务等文化符号发生变化的民族志文本。汉舍的研究展示了社会史研究的新方向,“眼光向下”成为学者们摆脱固有范式的理性选择。

比城市更放大的题材,是省一级的发展,如海南。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柯尔德·伯德加得(Kjeld Erik Brodsgaard)(26)的《海南:一个中国省份中的国家、社会与商业关系》(罗德里奇出版社,2008年)。这本书聚焦海南省的经验,考察了中国的国家、社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即国家官员、商人、外国投资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游戏规则。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新生事物,这方面最新的成果当推卡尔文·陈(Calvin Chen)(27)的《必要的综合:中国乡镇企业中的工作、社区与政治》(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8年)一书。基于作者在浙江的实地考察,这本书探讨了乡镇企业的出现和成功,以及普通的村民如何卷入最近几十年的乡村工业化进程。其实,这一研究选题与近些年学界兴起的中国早期工业化研究是遥相呼应的,可以相互比照和参验。

关于中国面临的棘手问题,有两本书值得注意,一本是万光华(GuanghuaWan)(28)的《中国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研究》(麦克米兰出版社,2008年),它是一本论文集。该书探讨的问题包括:区域和个人在收入上的变化,保障幸福的措施(诸如健康和教育),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差距,城乡差别,以及导致不平等和贫困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历史差异性、经济改革的不均匀影响、基础设施方面的不平衡等。另外一本是丹尼尔·麦曲克斯(Daniel A.Metraux)、詹姆斯·约克希尔(JamesW.Yoxall)(29)合著的《中国面临的问题:政治、经济、健康和宗教》(艾德文·麦伦出版社,2008年)。该书广泛讨论了中国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诸如移民工人、能源、教育和健康、对外政策、国家的领导力、迅速的经济膨胀、技术的现代化、环境损害、人口贫困化等。

张泰明(TaiMing Cheung)(30)研究了中国的国防经济,出版了《富国强兵:为建立中国现代国防经济而奋斗》(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作者指出,中国国防经济正在转型之中;民用经济和国防经济正在整合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经济形态,这一战略将在国防现代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国防和经济角度考察中国的,还有另一本书,即大卫·蓝普顿(David M.Lampton)(31)的《中国力量的三副面目:威慑、金钱和思想》(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引起西方世界对所谓“中国力量”的广泛关注。通过与中美等国的政治领袖、外交官、其他精英人士的广泛交谈,蓝普顿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并将中国的国家力量放在宽广的历史框架之中予以评估。当然,这本书展示的是一个西方视角——中国的实力是如何变化的,它的脆弱和不确定之处何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应该如何获得准确的判断。印在该书内页上的两则评论是耐人寻味的:一是美国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布热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的评论,他认为:通过了解更多的不仅是有关中国的事务,而且是来自中国本身的观察,美国更能够与崛起的中国维持一个建设性的关系。蓝普顿向我们提供了有见地的非常需要的指导。二是前任美国驻华大使芮孝俭(J.Stapleton Roy)的评论,他指出:蓝普顿教授的令人兴奋的和深入研究的书,为理性思考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迅速增长对美国和世界的意义提供了一个综合的框架。学习世界事务的学生和关心美中关系前途的非专业人士,都将从该书发人深省的以历史为基准的洞察和判断中获益。

具有传奇色彩的吉姆·罗杰斯(JimRogers)(32)写作了一本有影响力的书,题为《中国的牛市: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投资赢利》(兰登书屋,2008年)。这是平装本,2007年出版了精装本。通过案例分析,罗杰斯指出现今世界正在变成中国世纪——如果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属于中国。在他的眼里,中国的经济繁荣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最伟大的经济繁荣。他提醒人们,任何投资家都能够在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获得有利地位,表演的时间就在当下。在书中,罗杰斯剖析了电力、能源、农业、旅游、供水、基础设施等行业的投资机会,阐述了推动赢利和革新的官方政策,讨论了A股、B股和上市证券报告中的不利因素,甚至对“红筹股”公司(如烟台张裕,中国最大的制酒企业之一)也有评述。罗杰斯1984年第一次到中国之后,便一直研究中国经济,堪称“中国通”,因此他的著述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各个侧面,有不同的专著予以探讨。例如,侯赛因(Athar Hussain)(33)的《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劳特利奇出版社,2008年)一书对中国向市场经济快速过渡提出了新见解。又如,张勇(Yong Zhang)(34)的《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化和战略发展》(麦克米兰出版社,2008年)一书探讨了大型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改革,以及公司化带来的冲击。再如,迪利普·答斯(Dilip K.Das)(35)在《中国的经济复兴:启示或富饶?》(麦克米兰出版社,2008年)一书指出,在2008年——中国改革第30个年头——中国完成了市场取向的宏观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有两本著作可以参考,一本是伊兰·阿龙(Ilan Alon)、约翰·麦金太尔(John R.Mcintyre)(36)主编的《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麦克米兰出版社,2008年)。这本论文集荟萃了不同学科的中国研究专家的观点,涉及中国经济对全球商业和环境的冲击、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司、可持续发展、外部采购等问题。另一本是道格·格思礼(Doug Guthrie)(37)的《中国与全球化:政治、经济与社会转型》(劳特利奇出版社,2008年)一书。这是精装本,2006年出版了平装本。在这本新修订的书中,作者更新了他的关于现代中国的叙述,提供了新材料和新事例,试图探明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其世界性影响。

关于中国的富裕阶层,应该阅读邓肯·休伊特(Duncan Hewitt)(38)的《中国先富起来的人们:一部现代社会的历史》(飞马图书公司,2008年)。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花了数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这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历史事件之一。《新闻周刊》记者休伊特亲临中国,目睹了发生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巨大变迁。作者从多角度考察了1980年代以后经济繁荣带来的社会后果,包括消费习惯、性风俗、人口移动、房地产开发等。休伊特广泛的阅历、生动的文笔和谨慎的洞察,使这本书成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版指南书之一。另外一本有相同主题的著作,是戴维·古德曼(David Goodman)(39)的《中国的暴发户:未来的领袖和现今的生活》(劳特利奇出版社,2008年)。该书聚焦中国的“暴发户”,讨论了有关阶级、地位、权力、代理、结构和生活方式等问题。

在有关中国传媒文化方面,赵月枝(YuezhiZhao)(40)的《中国的大众传播:政治经济学、权力与冲突》(罗曼和利特菲尔德出版公司,2008年)堪称重要著作。对于所有中国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新书是必读书。该书探讨了大众传播在中国划时代的变迁中的矛盾角色,将历史依据、透彻分析、生动细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赵月枝的书同属一个领域的著作,还有朱瑛(Ying Zhu)(41)的《后改革时代中国的电视:王朝剧本、儒家领导和全球电视市场》(劳特利奇出版社,2008年)。作者探讨了电视在现代中国扮演的角色,探讨了1990年代中期以来热播的历史连续剧、中国电视产业的商业化、国家宣传机器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探讨了某些电视节目在海外的普及情形。尤其是,作者将中国电视剧与美国和拉美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肥皂剧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该书试图揭示历史连续剧热播背后的文化和经济原因,试图凸显商业化的大众文化所扮演的主导角色,试图弄清楚中国电视对于全球文化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关于未来好莱坞在跨国界的华人视听市场扮演的角色,关于中国的电视生产三大中心(内地、香港、台湾)之间的差别、相似、合作、竞争,作者也提出了独特见解。由此可见,当代史的写作必须视野开阔,无论选题大至国家或小至个人。

大众传媒方面还有一本书也不可忽视,那就是王瑾(Jing Wang)(42)的《品牌中国:广告、媒体和商业文化》(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8年)。这本书将市场研究和文化分析结合起来,剖析了中国广告策略和市场营销,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商业文化的深刻把握。王瑾在北京广告代理界的经历和美国的学术背景使她的著述具有一种独特视角。

中国有票房号召力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也成为研究对象,相关成果可参见张蕊(Rui Zhang)(43)的《冯小刚的电影: 1989年之后中国的商业化和电影审查》(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本书以冯小刚为个案,通过中国电影政策的变化、经济改革、政府提倡主旋律电影、大众影院的增长,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作者将冯小刚及其作品置于当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予以诠释,这种方法本质上属于历史学的方法。简言之,历史学给予人们的方法论启示在于: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任何人物和事物都是没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