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休闲及其相关概念
本书在开篇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所有社会都有空闲,在某些社会中,空闲时间比我们目前拥有的要多得多,但是却不能就此将空闲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休闲相提并论。那么,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呢?20世纪以来,人们口中的休闲又表现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呢?本节将就这些问题来一一作答。
一、什么是休闲?
从字面上来看,“休”字,以人依木而休,巧妙而含蓄地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特点。“休”字强调的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暂时中断劳动的休息行为。由休字可组成休息、休假、休日、休憩等词组,强调人的活动或行为的休息与放松的状态。而“闲”这个字,门里有根木头,把门顶住,不让人和动物通过,好比挂上了一个“请勿打扰”的牌子,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由时间和私密空间的要求。同时也展示了人们闲静寡欲的精神状态,注重的是人们感觉、感受和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实质。由闲字可构成闲静、闲雅、闲散、闲适等词组。“休”和“闲”组合成一体,也就形成了休闲本身所固有的一系列的行为特点、精神状态、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一直以来,各国出版的一些辞书以及众多学者的研究论著,都对休闲的概念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如表1-6。
表1-6 国内外学者对“休闲”的定义
①杰佛瑞·戈比的这一定义被我国许多学者引用。
实际上,“休闲”一词本来就有多重含义,如果我们把上述有关休闲种种定义归类,就会发现对“休闲”的阐释无外乎基于以下三个角度:时间、活动、心态。
也就是说,休闲首先被认为是发生在空闲时间里的,这是一种人们在劳动和其他义务活动之余所拥有的自由时间。其次,休闲是在自由时间内的活动或体验,是让自由意志得以尽情发挥的活动。最后,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因此,我们对“休闲”的理解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本书采用学者楼嘉军对休闲所下的定义:所谓休闲是个人休闲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科学和合理的使用;休闲时间和活动虽然与人们所从事的日常工作毫无关系,但与劳动并不冲突;休闲活动是人们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载体。(35)
二、休闲的基本特征
1.休闲具有时间特征
休闲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可以用时间尺度进行衡量。而这里所说的时间是一种相对于工作而言的“空闲时间”,是人们“不用于工作和不负责任的时间”,表明人们暂时脱离工作、从各种各样的义务和约束中解放出来的一种状态。可以这样认为,空闲时间是休闲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空闲却不等于休闲。西巴斯田认为:“人人都会拥有空闲时间,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休闲。空闲时间是一种人人拥有的并可以实现的观念,而休闲却并非每个人都可以真正达到的人生状态。”(36)有了空闲,只是实现休闲的第一步,真正的休闲还必须具备下面的特征。
2.休闲具有自主特征
有人认为休闲是静态的活动,比如冥想或品茶;也有人认为休闲是激烈的运动,比如蹦极或滑雪。事实上,判断一项活动是否是休闲活动,并不是看活动的强度和参与程度,而是看活动是否具有自主特征,这也是休闲最显著的特征。
具体来说,所谓休闲的自主特征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自由选择,即休闲是人们自己乐意参与并主动选择的自由活动。比如看电影,如果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的影片,人们通常都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观赏,在这种情况下,看电影是休闲活动;可是,如果要看的电影是学校或单位选择的,时间地点都不能自己控制,看完以后还必须写一篇观后感,那么看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休闲的真义。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休闲是完全自由选择的,享受休闲的过程中也要受到社会基本规范的制约,遵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集体的规律。因此,休闲的自主特征还表现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即自由与愉悦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就算某次休闲活动是被强迫参与的,其中包括义务性、目的性、商业性等非休闲因素,但是只要休闲者从活动中获得了自由与愉悦的感受,那么这样的休闲即便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休闲,也可以称为“准休闲”了。例如,一个年轻人被父母赶去学钢琴,尽管不情愿,但是他仍有可能在钢琴课上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获得休闲的体验;同样的,就算是学校或单位组织观看的电影,可是如果影片本身质量很高,同样也可以让人们乐在其中,获得很高的艺术享受,成为令人放松的休闲活动。因此,对于休闲的自主特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主或自由的程度越高,获得休闲体验的可能性要高一些;但是在客观环境不自由或者相对自由的情况下,只要人们的心是自由的,同样也能苦中作乐,忙里偷闲,产生休闲感。
3.休闲具有价值特征
所谓休闲的价值特征,主要是指人们在参与休闲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丰富了人生的内容并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诚如杜马兹迪埃所言,休闲能使人通过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和乏味,在超越现实的世界里自由地补偿自己命运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自我尊重、挑战、自由、支配、成就、地位等等。
正是因为休闲的这种价值特征,所以有学者认为“休闲本身就是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认为某项休闲活动值得追求,那么他就会在内心本能喜爱的驱动下行事,纯粹是为了获得内在的满足感、为了休闲本身而进行休闲,而不是把它作为赚钱、竞争的手段,也不受外在动机或目标的支配。简言之,一个真正享受休闲的人在意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例如,一个垂钓者主要追求的是垂钓过程中的快乐,享受望着水面遐思静想而得到的妙趣。如果是为了结果,如鱼的数量、卖鱼获得收入,他应当选择撒网才是。当然,好的外在结果对休闲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比如游戏参与者虽然并不关心胜负,但若能在游戏中获胜自然会使人更快乐。不过休闲最本质的目的还是满足人们对内在价值的追求和情感的需要。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特征之外,现代意义上的休闲还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制度性,这也是现代休闲区别于以往所说的休闲的主要特点。所谓物质性,主要是指用来进行娱乐的相应的自由支配时间的延长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这就为现代休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社会性,则是指社会主流思想对于休闲采取了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娱乐思想在全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这也是以往时代的休闲所不具备的特点;而现代休闲的第三个特点则是它的制度性。正是由于休闲得到了国家制度的承认,所以才会涌现大批社会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休闲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普及。(37)
三、相关概念的比较
1.休闲与工作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休闲的认识和参与既被当时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牢牢束缚,也被人为造成的社会偏见引向了误区,致使休闲和劳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严重对立和排斥的状态。但是正如德国社会学家皮柏所言: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的有钱、有闲阶级根本不懂得如何自娱,更不要提欢度节庆了。换言之,他们并不真正懂得和理解休闲活动的本质内涵。对此,皮柏以古代的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节日的欢乐性质乃是基于它本身的难得。只有基于平常工作日所塑造的生活为基础,才可能有假日的欢庆。”(38)
由此可见,休闲与工作,看似对立,实则相互依存。工作决定休闲,是休闲的前提条件,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工作给人们提供稳定的社会地位,增加物质财富,使得人们有条件从事休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令人身心俱疲,迫切需要休闲在工作之余为人们提供愉悦的体验,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这样就使得人们有必要从事休闲活动。可以说,工作与休闲是一个连续且不可分割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随着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休闲和工作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有些地方,工作与休闲的对立关系依然存在,人们将工作看作是一种“必要的苦难”和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而休闲则是让他们得以解脱的方法;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工作则开始向休闲“流畅地蔓延”,也就是说工作本身充满了乐趣,休闲不过是工作心境、工作心态和工作形式等的延续,人们会选择在休闲时间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工作。在此我们用帕克模型来具体说明休闲与工作这种关系上的新变化。
学者帕克认为,休闲与工作有三种关系模式:第一种是延伸模式,工作与休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第二种是中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工作被称为“灰色工作”——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压抑感,一般情况下,处在这种工作状态中的人在休闲生活中也倾向于被动和观望;第三种是对立模式。他还发现,延伸模式的人通常会觉得工作能够扩展其自我价值,中立模式的人会觉得工作使人厌烦,而对立模式的人认为工作伤害了他们(见表1-7)。
表1-7 休闲与工作三项关系模式
资料来源: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9.
综上所述,工作与休闲的关系既有相互对立的方面,也有相互依存的方面。工作与休闲是不同的,二者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但同时工作与休闲又是彼此依赖,缺一不可的:少了工作,休闲就如同无源之水;少了休闲,工作会变得暗无天日。只有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安排,两者方能相得益彰。
2.休闲与闲暇
闲暇是一个时间概念,广义闲暇又称为“自由时间”,是一个与“工作时间”相对应的概念。而狭义上的闲暇则是指除了工作、睡眠、吃饭等生产和生活必需时间以外,完全根据自己的偏好或意愿去分配使用的人生时间。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手边儿的时间”(Available Time);凡勃伦则将之总结为“非生产性消费时间”。
闲暇尽管带上了一个“闲”字,是人们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将闲暇用于休闲。学者马克斯·卡布朗将社会中存在的闲暇分为四种不同形态:富有者持久而自愿的闲暇;失业者临时而无奈的空闲;雇员们定期而自愿的休假或伤残者的长期休养;老年人被迫或自愿的退休。
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人,闲暇的用途是不同的。人人拥有闲暇,但并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休闲,闲暇仅仅是休闲的时间条件,对于一个收入相对有限的人来说,闲暇时间很可能被用于制度外的劳动以获得必要的收入,比如说,对于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大学生来说,打工挣钱或许是他们在寒暑假这个“闲暇时间”里唯一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闲暇是人权,而休闲则是特权。因此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休闲距离普通人很遥远,古希腊以及早期的休闲思想只是一种乌托邦。
尽管在科技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内从事休闲活动,休闲也已经由少数人的“专利”转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拥有的权力,但是休闲与闲暇的关系却并没有改变:闲暇是一个比休闲更为广泛的概念,是休闲的必要条件。休闲必须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然而闲暇时间却不一定被用于休闲。
3.休闲与游憩
游憩,英译“recreation”,是游憩地理学科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直至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比较难以被统一的概念。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游憩被认为是个体或集体在休闲时间内所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其过程是自由松弛和令人愉快的。但是无论何种定义,都强调了游憩是一种社会活动,具备以下的特点:
第一,游憩具有非强制性;
第二,从目的上来说,人们从事游憩活动首先是为了驱除疲劳感,以恢复体力和精力上的正常状态,并获得愉悦的体验;其次是为了改善和维持社会集聚力以及提高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
第三,在空间形态上,游憩活动可以分为本地和外地游憩活动、室内和室外游憩活动;在美国,游憩空间包括:宾馆;饭店;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网球俱乐部;剧院;音乐厅;文化中心;主题公园;博物馆;游泳池;马术场;垂钓园;天然小径探险;岩洞探险;射击场;台球厅;保龄球馆;滑雪场;假日农场和度假牧场;度假宿营地和野炊场所等;
第四,在活动形态上,游憩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极为广阔的时间范围中发生,并随着时间、地域、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风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第五,游憩活动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儿童、成人和退休老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需要进行各种内容丰富的游憩活动;
第六,游憩活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在载体(设施设备)或活动形式来实现。
从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结构来看,游憩从属于休闲,是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游憩活动一定是休闲活动,但是休闲活动却不一定是游憩。游憩活动由于需要一定的设施,所以通常都发生在家以外的地方。例如,同样是喝茶,如果是与三五好友前往茶馆品茗,这是一种游憩活动;但如果是独自在家,对着朗月清风,自斟自饮,那便只能称之为休闲,而不能称之为游憩。
4.休闲与娱乐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娱乐需求。古往今来,无论是世界各国的先民,抑或是当代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勾勒着自己向往的娱乐天堂,从事着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并从中获得一种人生的满足和愉悦。人类热衷于娱乐活动的心理现象,就是人类最为原始的冲动和欲望的必然体现,也是人类用以表明自身具有创造功能和审美价值的一种实践形式。
所谓娱乐活动,就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内,能够获得高度轻松、身心愉快、自由自在的精神感觉,有利于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健康的一系列户内外活动(39)。一般来说,娱乐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众性特点。娱乐是人类的本性,人人都需要娱乐,只是人们从事的娱乐活动的方式、地点和强度有所不同;
第二,层次性特点。由于社会职业、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参与娱乐活动的需求表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参加怎样的娱乐活动,成为表明一个人从属于哪个阶层的主要标志;
第三,时尚性特点。在现代社会,娱乐活动时常表现为时尚和潮流文化的符号,成为青年人追逐流行的导向物。
显然,娱乐从属于休闲。可以说,娱乐活动是人类最古老的休闲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在现代休闲活动中人们占有时间最多、使用最频繁、活动方式最广泛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娱乐活动,同时把参加娱乐活动的程度和形式,作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5.休闲与旅游
旅游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暂时离开熟悉的生活居住地,在异质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为获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情感愉悦而进行游览、欣赏、体验、调养等一系列活动的一种行为。换言之,异地型和暂时性是旅游的基本属性。
毫无疑问,旅游从属于休闲,而且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热衷的休闲活动之一。在美国,每年都会有50%以上的人进行旅游活动。在德国,则有2/3的人每年要旅行度假一次。而在中国,旅游是北京和上海两地公众“最想做的休闲活动”。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1.34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收入的持续递增,中国人对旅游的认知和感受正在逐步走向开放、理性,并且融入了世界旅游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与前面所提及的娱乐和游憩活动相比,就一项具体的活动而言,旅游活动所花的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地域活动空间较广,涉及的部门较多。虽然从人的完整和协调发展的需要来看,旅游活动尽管永远不会也无必要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主题,可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休闲活动形式。
【阅读材料】
闲情与忙情
两年前写《谈忙说闲》时,我注意到虽然人们在闲时会有闲时的心情,可是“闲”这个字说的只是“事情少、有比较多的空闲”这种客观事实。因而闲时的心理感受另有不少“闲”字头的词来表示,“闲情”就是其中一个。同时我也注意到,“忙”虽然也指“事情多、没有空闲”这样一种客观事实,但“忙”这个字讲的主要是“忙”时人的一种心理感受。“忙”或者是感到一件非常急促、紧迫的事必须处理;或者是感到自己的行动一定要赶快;或者是感到事情发生得奇怪、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或者是感到心里发慌难受……因此“忙”这个字有“竖心”这个偏旁,属于“心”部。由于“忙”字说的就是心情,因此我国语汇中就没有“忙情”这个词。现在这篇文章中用的“忙情”,是我为了与“闲情”说在一起,临时编造出来的。
说起忙,很少看到、听到过有人表示对它特别喜爱。说“忙”通常是一种抱怨。不过,如果仔细去作心理分析,对“忙”抱怨的人的情况并不一样。有一种人被许多使他心烦的事缠住,想要有一些闲而不可得,只好叫苦。但也有些人心理比较复杂:他们也并不真喜欢忙,但是当有许多人去找他,或者某个组织委以重任使他很忙,他就想,看来自己的确比较重要,许多人少不了自己,于是一方面虽然也想多一点空闲,另一方面内心有某种得意。因此当他抱怨忙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出他掩盖不了的内心的高兴。忙的人一般来说也的确比较重要些,社会地位也往往高一些。社会上人们的看法也会影响这样的人的心情。从这种情况再向前一步,在有的人那里就产生出一种“以忙显要”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有的人身上甚至可以发展到事实上并不真的忙,却有意或无意地显示出非常忙的样子,使人感到他重要的不得了。我接触到这样的人不止一个。
当然忙可以使人感到过得充实,因为他的时间大都用这种或者那种事去填充起来了,觉得自己时间没有白过。于是有一种“以忙为乐”的心情。我自己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但是即使像我这样不怕忙、甚至出自内心比较喜欢忙的人,也不是无条件地喜欢忙。我只有忙着去做自己称心的事或者忙着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才愉快。如果要我去听自己不喜欢听的话、见我不喜欢见的人、做我不喜欢做的事,就会感到非常勉强。勉强做的事,哪怕只花一分钟我都不乐意。对时间的这样耗费,我是“斤斤计较”的。如果要我整天去忙这种事,我就不知该怎么活下去了。阿弥陀佛!这样的事没有落到我的头上。人各有志,有的人能够安于上面我说的那种内容的忙,我也可以理解,但我不能体会喜欢那种忙的人的“忙情”。
世上有不少忙人,他们体验到自己忙时的心情,别人对他们的忙情也有所观察。看到人一忙就容易乱,头脑不清醒;—忙就容易烦,心情不得平和;一忙就很容易认识肤浅,不能自己研究问题,不能冷静认真思考;一忙就容易只顾得眼前,不能高瞻远瞩。“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大雪纷纷是关系到蚂蚁生存的大事,可是蚁子群忙得看不到这些,还在地上觅食或打群架。诗人为他们担心,可是本人——说错了,应该说“本蚁”——还不知不觉。“忙忙碌碌”不仅是忙的一种景象,把忙忙和碌碌两个词连接在一起还有另一层意思。碌碌也是一个多义词,和忙忙连接在一起的不会是它的“多面貌”、“玉面美好貌”、“眼珠转动貌”,只能同“随众附和貌”、“平庸无能貌”相连。忙忙碌碌,忙得没有主见,只能附和,忙得没有远志,只能平庸。
由于“忙”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必要的,为了避免上述忙情的缺点,就要研究忙文化,善于掌握、处理和改进忙情。而且要提倡忙闲结合,在忙中偷闲,在忙时能考虑下一着、几着高明的闲子,让这闲子在某个时间发挥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是个善于处理忙情、闲情的高手。如在很忙的时间找一些比较闲的人谈些哲学问题。平时床头上放着许多闲书也是他的一个特点。
闲的心情也是多种多样,也要善于掌握处理和改进闲情。做到不因闲而闷得发慌,不因赋闲而精神不振,而能利用闲时的轻松、安宁、从容的心情,既得到紧张工作之间的休整,也能利用闲空、闲静做些忙时做不到或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闲情、闲逸是很可贵的。
(资料来源: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习题
【思考题】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休闲主要呈现出哪些特点?
(2)在古代中国,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对于休闲的看法有何不同?
(3)试比较中西方的休闲有哪些不同?
(4)什么是休闲?休闲的特征有哪些?
(5)游憩和休闲的关系是什么?
【注释】
(1)于光远.“闲”——最大最大的字眼、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
(2)犬儒学派(Cynic School,又译作“昔尼克学派”)是古希腊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Antisthenes)创立。该学说提倡回归自然,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要求人们克己无求,独善其身。
(3)[法]罗歇·苏.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
(4)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6.
(5)[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40.
(6)[美]托斯丹·本·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1.
(7)[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65.
(8)[韩]孙海植等.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1.
(9)中国英国史研究汇编.英国史论文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104.
(10)[韩]孙海植等.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3.
(11)于光远.闲——最小最小的字眼.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
(12)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37.
(13)杨乃济.旅游与生活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203.
(14)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4.
(15)杨俊明,杨真.湘潭大学学报(社哲版)[J].2006(1):112-117.
(16)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21.
(17)[美]托马斯·古德尔,杰佛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4.
(18)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M].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45.
(19)[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7.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280.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78-479.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4.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381.
(25)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28.
(26)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29.
(27)[美]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5.
(28)[美]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1.
(29)[美]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8-59.
(30)[美]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7.
(31)[美]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4.
(32)[美]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9-140.
(33)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
(34)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5.
(35)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46.
(36)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46.
(37)[法]罗歇·苏.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38)[德]约瑟夫·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39)楼嘉军.娱乐旅游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19-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