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议

完善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议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农产品生产主体情况。目前宁波市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以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为主导二级批发零售网络,在农产品的集散、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议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完善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议

何炳华

摘 要: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的介入、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物流空间的拓展等因素增加了获取农产品物流潜在利润的可能性。

构建低成本、高效率、产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这对于保障宁波市农产品供给安全、促进宁波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农产品配送模式和农业产业化物流模式,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同时不断拓展农产品物流的加工增值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

关键词:完善 宁波市 农产品 物流体系

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相关要素可划分为物流主体(生产者、中间商、零售商)、物流渠道和物流功能三个方面,不同的物流主体,选择不同的物流渠道,以不同的组织形式执行不同的物流功能,就形成了具体的农产品物流活动,所有这些物流活动及包含其中的各类关系总和就构成农产品物流体系。当前,构建宁波低成本、高效率、产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这对于保障宁波市农产品供给安全、促进宁波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及问题

(一)宁波市主要农产品产销概况

近几年,宁波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5%,年均增长率在4%左右,低于同期GDP增长率约10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中,除家禽和淡水产品产值年增长稳定在10%左右外,其他蔬菜、牲畜、海产等产值增长一直缓慢,其中蔬菜和畜牧产值还出现过负增长。在农产品生产自给方面,主要是蔬菜和生猪的本地生产长期不能满足消费,约70%的蔬菜和生猪需从外地购进。因自给比例不高,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现象也会偶尔发生,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二)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

——农产品生产主体情况。2008年,宁波全市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17家,拥有社员2.3万个,联系带动农户32万户。所有合作社中涉及种植业的占38%,畜牧业的占19%,渔业的占16%。目前全市已有349家合作社在完善章程制度、规范工商登记、健全服务内容、完善运行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改造。

——农产品销售网点情况。据2006年的数据,宁波全市共有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8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13个),大型生鲜超市15个,200只以上摊位集贸市场114个(其中市区64个);建立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化配送中心14家,2006年销售总额6.8亿元;生鲜超市主办公司22家,加盟连锁店179个;居民社区菜篮子便民店主办公司35家,加盟连锁门店221个;全市91个乡镇共建立农村放心店2858个,覆盖率达100%。

——市区主要农产品物流渠道情况。宁波市区年消费蔬菜总量约32万吨,其中外省蔬菜约占70%,宁波本地蔬菜约占30%。所有宁波本地及外地蔬菜的约80%经由批发市场进入宁波市区,由配送企业直接将基地蔬菜进行配送的约占15%。宁波市区水产品年消费量约16万吨,海水类水产品主要来自本市及舟山等沿海各县(市)东海捕捞,休渔期来自全国沿海各省,淡水产品主要来自本市各大水库、湖泊及内河养殖等。宁波大型超市零售的生鲜水产品基本来自水产批发市场,由驻场经营企业将水产品配送到超市。宁波餐饮企业约80%的购买量也来自水产批发市场,其余20%通过与养殖基地或捕捞渔船合作社签订长期购货合同采购。宁波市区年生猪消费总量90约万头,其中河南等外省来源生猪约占宁波市区消费总量的70%,宁波本市约占20%,浙江其他地区约占10%。目前宁波市区鲜猪肉消费的90%来源于市区3家屠宰加工企业,其余的10%来源于市肉禽蛋批发市场,市区大型连锁超市销售的鲜猪肉主要通过鲜猪肉配送企业进货。

(三)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问题

——物流运作主体规模小,关系松散。农产品物流的相关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连锁经营及配送企业等)组织多而散、规模小,还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这也间接导致先进的物流技术应用成本过高,难以形成物流系统的一体化和供应链之间的有效衔接。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物流作业效率,提高了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物流渠道环节多而杂,组织功能不健全。目前宁波市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以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为主导二级批发零售网络,在农产品的集散、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交易环节多、效率低、合作关系不稳定、物流功能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将分散的、小批量的农产品快速有效地集中起来并发送出去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已建立的批发市场在市场设施、交易方式、服务功能上发展相对落后,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农产品物流功能单一,技术落后。农产品物流功能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运输、搬运和储存上,缺乏加工、包装、分拨、分销等物流领域的增值服务能力。因合作关系不确定和前期投资成本过高等因素,缺乏农产品物流专用设备投资的积极性,农产品的加工、冷藏、运输、配送设备设施建设滞后。

二、改善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创新模式

(一)基本思路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介入、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物流空间的拓展等新趋势下,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的方向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各种物流资源整合,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支撑体系。重点是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农产品配送模式和农业产业化物流模式,培育以批发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连锁超市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等为代表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物流主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同时不断拓展农产品物流的加工增值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

(二)创新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从宁波的发展实际来看,宁波市区80%以上的蔬菜和水产品都经由批发市场集散,批发市场模式的农产品物流主渠道作用正在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形成连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挖掘批发市场的物流服务潜能,完成从批发交易平台到信息、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再造和转变,是提高宁波市农产品物流的现实路径。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也是农产品配送模式和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建立宁波市创新型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根本依托。

——农产品配送模式。配送企业具有专业化的流通知识、技术、设施以及系统化的物流规划和管理水平,能为农产品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专业化服务,具有整合农产品物流市场的比较优势。具体又可分为第三方配送和连锁超市自营配送两种,这两种模式在宁波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发展环境还不成熟等问题,但这是今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需要地方政府创造合适的发展环境,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农业产业化物流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为物流的组织者,根据自身条件部分或全部开展流通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和信息等所需物流活动,不足部分交给第三方物流来完成。宁波农业产业化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探索出了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多种创新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和主导产业带动型,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三、改善宁波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物流环境的培育和管理

——加强对农产品物流的宏观调控。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农产品市场体系的规划布局;制定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培育与支持提供政策依据。

——重视农产品物流市场运行环境的培育。制定农产品物流相应的服务规范,以对物流服务质量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对物流市场形成制度约束;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宣传和科研力度,设立一定的研究基金,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地区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的组建相应的物流组织体系。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与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与检测系统建设;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冷链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应急物流等示范工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农产品配送中心等新型物流企业物流专项资产投资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扩大本地和异地农产品基地的种植规模,抓好批发市场、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三条主要供应渠道。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从生产源头严把质量关,在销售环节加强抽查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信誉。建立农产品应急物流系统,加强应急物流信息发布和管理工作,建立跨地区的应急调拨协调机制。

(二)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整合和创新

——加快培育与发展农产品物流主体,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在提供信息、引导生产、联结产销、制定标准、协调价格、拓展市场、行业自律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同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重点扶持建设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性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并为实现农产品的第三方配送和连锁经营配送提供源头保障。通过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鼓励从事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批发配送等服务的商业企业延伸物流服务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扶持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和大型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加强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建立由农业、贸易、气象、供销、交通、工商、统计等部门参与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达到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专项技术开发和应用,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功能。重点发展仓储运输和流通加工领域技术。具体包括农产品检验、分析、保养、防护技术以及流通加工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推广农产品的装卸、计量、储存、发货、进货的调度、监测、控制和业务管理等相关技术。积极推进农产品交易标准化,制定主要农产品品种的交易分级分类规格标准体系,推动市场农产品质量等级化。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