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

加快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编制一批区域规划、加大建设节点城市力度、创新开发管理体制等行动计划,实现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在浙江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迅速行动,构建宁波海洋产业集聚区与相关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是事关宁波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加快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加快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

林崇建 甘旭峰

摘 要: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是宁波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同步推进、培育区域增长极的现实要求。要采取“整体设计同步推进”、“补齐短板重点推进”、“区域整合统一推进”、“强化互动提升推进”等方式,构建宁波海洋产业集聚区与相应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通过编制一批区域规划、加大建设节点城市力度、创新开发管理体制等行动计划,实现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

关键词:海洋 产业集聚区 都市功能区 协同发展

海洋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是宁波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培育区域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王辉忠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与新型城市化相融合,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谋划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刘奇市长也指出,要把新型城市化与产业发展、重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等结合起来。在浙江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迅速行动,构建宁波海洋产业集聚区与相关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是事关宁波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一、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的现实紧迫性

(一)协同发展是产业发展规律之要义

产业集聚是某一产业及其配套要素在某个空间区域内不断汇聚的过程,更是相关产业人口的集聚过程,都需要完善城市功能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这种规律:影响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因素、到产业配套、再到城市功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同步推进成为主流。当前,宁波正处在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阶段,产业集聚必须有相对完备的城市功能作支撑。

(二)现实面临的诸多问题呼唤协同发展

在2011年5月发布的《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十大海洋产业聚集区在空间分布上已经覆盖了宁波市域,基本构成了宁波大都市区的空间布局。但是,其与临近都市功能区的协同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规划不匹配、功能协调性不强、互动机制缺失、开发管理主体及其目标导向不一致。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两者的发展。

(三)构建协调发展体制恰逢其时

当前,宁波正处在新一轮发展阶段,又恰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市域范围内的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刚启动,现代都市构筑也同时起步。在这样一个起始时点上,把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一并进行深入研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构建协同发展体制,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将贻误发展机遇。

二、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的分类构建

(一)整体设计同步推进

“整体设计同步推进”就是将产业集聚区与相应都市功能区建设进行总体谋划,形成统一布局、同一主体开发管理的格局。主要针对产业集聚区和相应的都市功能区建设均处于筹划或启动初期的区域,包括象山港、环石浦港和三门湾区域。

象山港区域。该区域涉及五个县(市、区),产业区布点零散无序,小城镇自然发展特征明显,两者协同性差,与打造以休闲旅游为主题的生态经济港湾目标相去甚远。应抓紧时机启动《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的修编,以沿湾城镇布局为主线,有机布局生态型产业集聚区,把莼湖、咸祥、西周三个中心镇按西店卫星城的要求规划建设,把松岙、裘村、强蛟、大佳何、贤祥等规划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镇,形成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环象山港城镇组群发展带。同时,要完善领导小组及其常设性办公室的功能,在区域规划修编、实施审批和监管,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统一等方面发挥作用。形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规划、监督和政策协调,沿湾四个节点城市和六个特色小镇承担开发建设任务的发展体制。

环石浦港区域。该区域具有港、岛、城海洋经济发展综合优势、对台交流独特优势,以及良好的特色农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相对独立,适合封关运作。可在环石浦港区域,创设石浦“两岸自由贸易园区”,打造“一核两翼”发展格局:以环石浦港区域为核心,强化综合服务;以鹤浦镇、高塘岛乡为南翼,强化集聚提升;以石浦镇、晓塘乡为北翼,强化配套辐射。应由市、县共同组建石浦“两岸自由贸易园区”筹备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其创建工作。

三门湾区域。该区域滩涂资源丰富,宁海县规划的宁东新城和下洋涂围垦区域陆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发展前景广阔。该区域是宁波发展的战略空间,必须深入预研、科学前瞻、合理规划,应由市、县联合设立三门湾区域发展协调小组,以宁东新城规划为基础,全方位研究编制三门湾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分类实施规划。规划必须体现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有机统一,及时研究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补齐短板重点推进

“补齐短板重点推进”就是从产业集聚与相应都市功能互相支撑的角度出发,什么短,重点补什么,形成同步推进的发展格局。主要针对产业集聚和都市功能虽有统一规划,但在建设推进过程中,由于都市功能建设或产业集聚发展滞后,对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区域,包括杭州湾新区和大目湾区域。

杭州湾新区。该区域作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存在都市功能不足的问题。应针对建成区都市服务功能短板,破解难引进、难留住人才的困境,加大居住、生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都市功能。

大目湾区域。该区域新城建设推进较快,但产业集聚相对滞后。应充分利用山地、海湾、沙滩、河流等组合优势资源,以大目湾新城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以休闲文化为特色的海洋产业,尽快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相适应。

(三)区域整合统一推进

“区域整合统一推进”就是对产业集聚区与相关都市功能区的规划、开发机制和开发管理主体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推进的发展格局。主要针对两者规划分编、开发管理主体多元的区域,包括余姚滨海区域、慈东滨海区域、梅山岛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

余姚滨海产业集聚区。该区域规划面积约66.87平方公里,其中围垦用地约3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涵盖了小曹娥镇,但行政主体分别是余姚经济开发区、小曹娥镇,因此关键在于解决小曹娥镇与余姚经济开发区两个行政主体协调的问题。可以选择把小曹娥镇归余姚经济开发区管理,形成产业发展与滨海新城(含小曹娥镇)建设主体相统一。同时,要做好与泗门镇卫星城的功能衔接。

慈东滨海区域。慈东产业集聚区与龙山新城的规划分离、联系分割、开发管理主体分设。发展的关键在于龙山新城、慈东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区之间的规划衔接,整合龙山镇与慈东产业集聚区的行政主体关系。在开发管理上有两种选择:一是产业集聚区与龙山镇合一,设立龙山新区,设置龙山卫星城,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二是设置慈东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辖产业集聚区和龙山镇,负责区域规划及其监督,由产业集聚区和龙山镇分别实施开发管理。

梅山岛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该区域包括象山港区域北部以及北仑梅山、春晓和白峰的郭巨、上阳片区,面积220平方公里。现规划的北仑滨海新城与梅山保税港区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但开发管理主体是分设的。可选择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增挂梅山产业集聚区建设管委会的牌子,统一开发、建设和管理整个区域。全面打造以港口为依托,以国际贸易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航运、金融、商务服务为配套,海洋新兴产业与现代生态都市高度融合发展的国际港城。

(四)强化互动提升推进

“强化互动提升推进”就是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之间,在更高层次上完善支撑彼此的功能要素,强化互动,共同实现提升发展。主要针对产业集聚区与相应都市功能区建设都相当成熟,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和都市功能比较完备的区域,包括石化产业区域和北仑临港区域。

石化产业区域。俞范—澥浦至慈溪龙山区块、青峙化工园区和江南工贸区相邻的城市功能区为镇海区及其北仑的小港功能区,应加快产业区与相应都市功能区彼此支撑功能要素的培育。特别要把小港区域规划建设成为都市功能区,成为联结大都市中心区和北仑城区的节点。

北仑临港区域。该区域还应包括大榭石化产业区块,要在完善临港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加快提升服务功能。在继续大力发展港航服务业的同时,加大南部生活区建设力度,为临港产业集聚提供都市服务功能支撑。此外,还要做好与大都市中心区的衔接。

三、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协同发展体制的政策建议

(一)编制区域规划,实现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的融合

加快启动一批区域规划编制,建议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商发改委、海洋渔业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导则。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定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准则。以导则为依据,由相关县(市、区)和市级职能部门联合编制区域发展规划。

(二)建设节点城市,实现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的匹配

结合产业集聚区布局,加大相关产业集聚区周边都市功能区规划建设力度,重点培育节点城市。要广泛调研,严密论证,择优选取一批发展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辐射能力强、与产业集聚区发展关系紧密的中心镇提升为节点城市。近期可选取象山港区域的莼湖、西周、咸祥三镇为节点城市,享受与卫星城相同的政策。

(三)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的整合

建议由市编办牵头,协同组织、发改、民政、人保等部门,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创设有利于产业集聚区与都市功能区整合,统一高效的开发管理体制。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该成果2011年8月10日刊于《宁波社科内参》第17期(总第5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