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人类的意识的生成过程
条件的反射运动与人类的精神活动
如果反射运动构成动物的精神活动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动物之间,究竟有差异么?我们知道,人是由动物状态发展而来的,反射运动在人类的行为上,当然有很大的作用。人类带着一系列的先天的反射运动而出生。例如刚刚脱离母体的婴儿,有吸乳的反射运动。母亲的乳头一进到婴儿口中,他就用口唇开始一列的动作,当他感到不舒适或生病之时,他就用哭号来表示。这都是人类带着先天的反射而出生的证明。
不但婴儿有先天的反射运动,并且成人也还保存着先天的即无条件的反射运动。例如我们的眼睛遇到尘埃时,立即把眼睛闭住,这时并不曾意识到那是不是尘埃。又如鼻的粘膜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就立即感到奇痒而喷嚏。这样的反射运动,多至不可胜举。
人类由于无条件的反射运动,可以发生条件的反射运动。柏克捷列夫教授曾经用成人做试验,表明了以无条件的反射运动做基础而发生条件的反射运动的事实。例如我们的手指触到电流的刺激时,立即把手向后撤退。又如在通电流之时而同时用声音去表示。这样经过数次的反复之后,人们即使听到不带电流的声音,也立即将手向后撤退。这便是条件的反射运动。不过这种条件的反射运动,必须随时练习,否则也会消失,但也会复生。
带着无条件的反射运动出生的婴儿,在其初生以后不久,就开始获得条件的反射运动。例如睡在摇篮中的婴儿,当感到饥饿或不快而哭叫之时,乳母立即摇动摇篮,或实行授乳。这样经过数次的反复之后,婴儿当哭叫时只要感到摇篮的摇动就立即收敛哭声。这是条件的反射运动。又如,婴儿出生数个月之后,能够辨认授乳的母亲,每逢饥饿而接近于母亲时,母亲即实行授乳。照这样经过数次的反复之后,每逢感到饥饿而哭叫之时,一见到自己的母亲就立即停止哭声,这样的经验上的积累,以后他只要见到母亲就感到舒适了。所以基于无条件的反射运动,能够发生一系列的条件的反射运动。
小儿所得到的条件的反射运动之量,逐渐的增加起来,而反射运动的本身也就愈趋于复杂,因而他的精神生活,也愈趋于丰富,逐渐的获得较高级的反射运动。于是他的经验日趋丰富,而识别事物的能力也逐渐增高,逐渐发展其为成人的行为的一切特征了。随着幼儿的成长,他的精神世界就由思想、感情、希望等所充实。于是幼儿的心理变成成人的心理。
所以,一切等级的复杂的反射运动之丰富的复杂的机构,是人类的心理生活之生理学的基础。
人类意识高出于动物意识的特征
我们在前面引用了许多的实例或证明,说明了人类与动物的精神活动的类似性,然则在心理方面,人类与动物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异?人类意识高出于动物意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
人类意识高出于动物意识的特征,首先是由人类的神经系统的构造所规定的。人类的大脑半球,比较动物有显著的发展。尤其是成就了很大的发展的东西,是半球壳,并且脑内的皱纹比较动物的皱纹更是多得异常。人类脑髓中的神经细胞和纤维的量,比较动物的脑髓也多得异常,达到百亿之数。又,人类方面的、支配手的动作的神经网部分,也发达到无与伦比的程度。通过咽喉、颜面、和口腔的筋肉的神经路,也成就了非常的发展。还有,脑腔之内,有支配言语运动的、微妙的组织的中枢部。
人类的神经系统的这一切特征,是数千百年的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生活促进了言语机关的强有力的发达。社会生活的发达,促进了人类的脑髓机关的发达,使人类得到丰富的条件的反射运动。而这类条件的反射运动,是富于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柔软性的。这样的脑髓机关,就是人类的特别的大脑半球。
社会生活的环境,对于人类的精神活动的发达,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不待言的。复杂的社会的生活之存在,是用有音节的言语说话并作抽象的思维的那种人类能力出现的主要条件。随着言语的发生和发展,人们就能够造出事物的表象。当人们接触于无限的事物时,他们就得到无限的映像,就开始去认识它们。他们知道把一切事物和行为,加以分类,并用一定的言语表现出来,因而造出事物或动作的抽象的表象。例如“苹果”一个名词,就结合为一个有一定的色香味等的圆形物的表象。又如“动作”的名词,就结合为一种有某种的方向、速力、运动等物体的位置变化的表象。假使人类没有言语,他虽然得到关于事物的映像,却不能依据一定的特征实行分类,并适当的反映出来。所以言语对于人类的条件的反射运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当发出任意的言语时,表象的全连锁,就立即出现于我们的意识之中,这是很明白的。还有,条件的反射运动的全连锁,还能依靠言语,由一人传达于他人。所以一人的头脑中发生的新的表象结合,能变为许多人的所有物。由于这种事实,人类社会才得到急速发达的可能性。人类的言语,由共同劳动的事实而发生,又进而统制共同劳动,更进一步的组织这种劳动。劳动的经验,借言语的助力,由一代传到次代,把经验蓄积起来,造出一定的体系。各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范围,因此扩张起来,个人的经验依靠集体的经验而增加。于是精神生活便日趋于复杂而丰富。
所以,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的精神生活上的差异,就在于人类因独有反射运动最复杂最丰富的机关而具有抽象的思维、抽象的概念构成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本身,虽是高等动物的心理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却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并发展的。换句话说,人类的意识、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数千百年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意识的生成之概括
基于前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物质世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意识的人类。依据科学的证明,地球从前只有无机界的物质存在形态,往后才出现有机界的新的物质存在形态,再后才发生意识——用特殊方法组织了的物质的性质。
所以意识不是存在于物质之外的东西,不是与物质平行的第二个本源。意识依存于物质,并从物质发生。意识是具有复杂神经组织的有机界最高代表所具有的属性。神经组织是意识活动的必然条件。社会的人类是意识的最高形态的担当者,这种最高形态,与人类在其社会的实践中发展了的意识,是物质的一定发展阶段中物质生命的一种发现。
只有高等物质,只有动物的最高神经组织的物质,才能知觉在它内外发生的过程,才具有内的反映、知觉的能力。我们神经中枢中发生的客观的生理过程,唤起意识形式中的这个过程的主观的表现。其本身虽是客观的东西,虽是某种物质的过程,而就具有脑髓的生物看来,同时却是主观的心理的行为。意识本身,同样具有长期发展的历史。动物意识(本能)的下级阶段,虽与高等动物神经组织的发展相联系,但意识之更进的发展,却与动物到人类的推移相联系,与社会的劳动之发展相联系。因为这社会的劳动,造出了使人类脑髓发达的条件。
俗流唯物论,把意识看做脑髓的分泌物,正如胆汁是肝脏的分泌物一样。这种见解是错误的。意识不是可以测量可以分泌的东西。意识是运动的物质之内的状态,是反映在其中发生的生理过程的(不能与客观的神经作用分离的)特别属性,又和这生理过程不同。
意识的、思维的物质,是有特殊性质的物质。这种物质,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中言语的发展,发展到最高阶段。辩证唯物论承认物质组织的高级种类与低级种类的差别,却不否定思维本体的意识与特殊性。辩证唯物论把意识当做物质的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的产物去说明。意识的发展依存于物质的生产之发展,并与言语的发展相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