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的集体。社会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职能,内部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并确立出旨在协调其成员活动的正式关系结构。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的组合方式,是社会关系有组织、有秩序的体现。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目的性。任何社会组织的建立都有着明确的社会目的,都有着本身的目标追求,社会组织存在的目的往往就是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如企业就是为了获得效益,学校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医院就是服务病人等等。
第二,整体性。组织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严密的组织机构和足够数量的组织成员,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组织成员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和利益保障。只有全体成员步调一致,才能搞好公共关系工作。
第三,变动性。社会组织生存于社会环境之中,社会发展及其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要适应这一变化,社会组织就应适时地进行目标、功能、机构及人员的调整;二是社会组织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组织的形象、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社会组织在进行公共关系目标设计时,一定要考虑社会组织的变动性特征。
二、社会组织的划分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它的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一个是按照社会组织的性质及其社会角色将其划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等。再一个是根据组织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将其划分为赢利性组织与非赢利性组织。
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目标、性质及管理模式,也有各自的环境和公众,从客观来讲,都要与自己的公众发生关系,进行公共关系工作。但由于主观认识的限制,不同类型的组织,对公共关系重要程度的认识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组织是否重视公共关系与其竞争性的强弱成正比,与其垄断性的强弱成反比。所以,国内外企业都十分重视公共关系工作。
三、社会组织的目标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系统,明确的目标是社会组织的显著特点之一。社会组织的目标是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工作所要达到的树立组织形象、与公众取得和谐的状态。它有三大目标,即社会组织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
第一,认知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他包含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个方面。比如,一个企业的名称、产品商标、行业归属、历史沿革、主要产品、产品特征、经营状况、法人代表等诸多具体信息在多大范围被公众所知晓,在多大的程度上被公众所认识,合起来则为这个企业的认知度。
第二,美誉度。是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是组织形象受公众给予美丑、好坏评价的舆论倾向性指标。
第三,和谐度。与美誉度一样,它也属于对组织道德价值判断的范畴,但却是美誉度在目标公众中的延伸,即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是组织从目标公众出发、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获得回报的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