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在教科文卫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进国外智力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0年来,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教科文卫专家活跃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和科研文化及医疗部门。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加快了人才培养的步伐,在许多领域缩短了我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高等院校成为引进高层次智力和高科技的重要渠道。在建设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全国千余所高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充分利用外来智慧发展教学、科研,国际上数千名著名专家、教授、学者成为我国高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等,他们在中国的高校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专业课讲学、讲座、科研合作、咨询、座谈以及参与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以北大和清华最具代表性,国际交流活动十分活跃,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进国外智力格局,成为我国高校中国际联系最为广泛的学校。
身居海外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陈省声等为代表的海外华人专家,为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贡献才智,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教事业的振兴。
合作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科研部门引智工作的一大靓点。我国一大批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许多科研机构不仅派出人员到国际著名的研究实验室工作,同时还邀请一批国际上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来华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邹广田院士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毛河光教授合作研究20多年来,双方共同研究的用纳米金刚石微粉做封垫材料的技术,已经被国际上几个著名高压实验室利用。吉大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使一些青年专家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毛河光教授也荣获200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一合作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已成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典范。
文化卫生体育工作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事业迅猛发展。通过聘请高层次专家,促进了新闻出版、对外宣传和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新闻机构的外国专家对提高报道质量,增强报道力度,培养新闻人才,促进对外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医疗卫生专业的引智更加引人瞩目,仅北京医科大学改革开放以来邀请的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合作研究的外国专家、教授、学者达12000人次,引智使教学和科研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进展,开始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体育事业经过聘请外国专家教练使跆拳道、足球等一些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迅速得以提高。
改革开放为中国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社会各项事业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学习、借鉴先进文明有益的东西,使我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程度进一部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