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体系与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安江林
“构建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体系与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是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为04BJL037,课题负责人安江林。
课题的内容,大致可浓缩成以下几方面:
一、新型工业化时期的区域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创新
1.区域非均衡增长规律及其作用形式
区域经济总是通过以非平衡发展为主的一定阶段和一定形式,实现经济要素向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由此导致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实现快速增长并率先发展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形成迅速扩大的反差;这种非均衡的或极化发展的状况持续到一定程度,相对发达的核心地区加快速度向外围地区扩散经济能量,形成周围地区更快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阶段,最终实现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的相对均衡发展;在相对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又产生出新的非均衡发展条件,并开始下一周期的非平衡到平衡的发展过程。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这种循环式的周期转化是迄今一切经济形态下区域发展的普遍规律。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增长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企业式增长极;行业式增长极;产业集群式增长极;中心城市式增长极;城市群式增长极;交通经济带式增长极;网络式增长极和增长极体系。
2.建设新型增长极体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任务应当是培育、建设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良好的增长极体系。西部地区在21世纪初虽已进入或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区域内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十分突出,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还在扩大,较快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着诸多困难。西部更快和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区域增长极的类型、结构、功能以及建设增长极的方式等都有一系列新的特点。
城市是区域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城市体系是区域先进生产力的骨架体系和现代化发展的发动机。这样的“发动机”将有力地提高西部的区域创新能力,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建造这种“发动机”是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3.西部地区应重点建设五条主轴经济带
西部地区应重点建设五条主轴经济带,形成三横二纵相交织的主轴带网络。
重点建设的五条主轴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西段;包兰成昆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带;包西渝黔桂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各经济轴带的主要经济中心、薄弱区段和经济轴带交叉点建设,促进三横二纵的条带网络进一步完善。
这五条经济带中,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线西段经济带集中了西部地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能力,是在西部地区发展和西部增长极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带。包兰成昆经济带是潜力巨大、战略地位和潜在作用重要的经济轴带,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需要尽快建设薄弱环节和薄弱区段。南贵昆经济带潜力巨大,进一步建设、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是一个能够实现快速成长的经济轴带。包西渝黔桂经济带是一个正在起步建设中的新经济带,薄弱环节和薄弱区段较多,建设难度较大,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使之早日发挥主轴带的作用。
创造条件建设重要的分支经济带,促进主轴带向边远、落后地区延伸发展,形成分支轴带或次级轴带。重点建设以下主要的分支经济带:沿青藏铁路经济带;南疆经济带;雅安—昌都——拉萨经济带;昆明—玉溪—个旧经济带;南宁—柳州—桂林经济带;贵阳—六盘水经济带;雅鲁藏布江经济带。
西部各省市区应当积极建设省域内的小型经济带,其中包括上述分支条带进一步延伸形成的三级轴带。
通过建设分支经济带,促进五条主轴经济带进一步交叉、融合,形成越来越致密的大中小轴带网络;在自然条件严酷、经济落后的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等地区,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新经济轴带,与已形成的各类经济轴带一起构成更加合理的网络体系,带动西部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西部增长极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措施
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体系的主导环节是城市体系。西部增长极体系建设必须采取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建设、知识和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和制度创新紧密配套的途径,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主要措施有:
深化以市场化为主线的体制改革,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推进制度创新,激发各类人力资本拥有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宏观调控密切结合的作用,增强开发和发展的推动力。改革金融和投资体制,开放金融市场,完善资本市场,扩展融资渠道,为外部投资大量进入西部地区创造机制条件。
把西安、成都、兰州等城市和国家级开发区所在的中等城市,率先建成高度工业化、信息化的综合型增长极,使新产业快速成长并取代成熟产业居主导地位。
改造、振兴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主导产业快速成长,发展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接续产业,使老工业基地成为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过渡的新型城市。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更快升级,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结构的高度化。发挥城市和城市开发区的聚集经济优势,优先建设城市创新系统。将关中、成渝、兰州、昆明地区发展成跨省区的知识创新中心。
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西部地区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建设西部地区内通外达的交通运输网,公路、铁路、水运按照“扩大东口、开拓西口、增加干线、新建支线、逐步成网”的原则,建设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西南与西北地区之间、西部各省市区出海和出国的陆、水、空运输网络和县、乡、村公路网络。提升原有交通经济带,促进新的交通经济带形成。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发挥城市在交通运输设施方面的可达性优势,改变城市的区位劣势,发挥城市对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衔接交通线的断裂地段和薄弱区段,为培育和建设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心城市创造条件;建设快速便捷的通信网络,建设城乡供电供水网络。
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城市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三、以增长极体系建设带动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
1.以增长极体系建设推动西部经济结构调整
按照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物质型和知识型“二重基础产业”建设;发挥工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主导作用;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发展。
2.以增长极体系建设带动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
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应当选择在工业主导产业建设和工业载体体系即现代化城市体系的建设上。建立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行业,更快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加速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济市场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发展壮大教育产业,创建学习型城市,全面提高城市劳动力素质和人口素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储备雄厚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
3.促进现代工业的聚集与扩散
在新型工业化时期,工业发展及其在地域上的扩展同样遵循着聚集—扩散的规律,但规律的作用形式将不同于以前。
大中型城市仍然具有工业聚集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工业仍然需要以极化发展的形式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产生和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但工业依托大中型城市聚集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工业企业由城市中心区逐步向城市外围地区迁移,第三产业特别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教育、信息、金融等知识型服务业向城市中心区集中;重工业向城市的远郊区或卫星城集中,形成远离城市中心的重工业集群区;高新技术工业在城市郊区或城市附近的工业园区聚集发展,形成新型的工业集群区或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城市;大中型城市逐步演变为以知识产业聚集区为中心,由若干专业化、集群化的工业聚集区和工业卫星城彼此以高速通道连接的产业团块群,由此使城市的规模更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却趋于松散,城市的总体结构趋于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
4.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1)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快慢以及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高度相关。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创新能力不及中西部的一些地区,但由于具备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使其创新能力很快超过中西部地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竞争压力,对外开放则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契机。创新的意识、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外部投资的驱动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三大重要因素。
(2)科技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关键在于能否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一些地区的知识创造能力在东部地区仅有中游的实力,但在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方面表现突出,能够形成较高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西部各地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时,要注意通过有效的措施弥补弱势,发挥优势。
(3)通过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4)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不同模式。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不同,文化不同,应当结合地区的实际来制订本地区的创新战略,创造出不同的创新业绩。西部地区应该大力推讲市场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培育和完善市场体制,注重中间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5)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只有在市场上生存的企业,才会把握创新的时机,才会有创新的动力,才会敢冒创新失败的风险,才会真正实施创新的计划和行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都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要素,但不能成为创新的主体。西部各地在推动区域创新上,要注重为企业的创新创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促进产学研的合作,让企业自己承担创新决策的风险和回报。
四、以增长极体系建设带动西部可持续发展
西部各类增长极同时必须是生态经济的示范点或示范区。重点企业、中心城市、产业密集区、科技园区等应当立足各自的特殊情况,建设各级各类生态经济系统,提高生态型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水平,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基本上做到同步实现产业的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
中心城市要成为生态经济的增长极,坚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原则,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改进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提高矿产、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高工业规模和保持较快的工业发展速度,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消耗量。增加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经济建设投资,积极进行产业生态工程和区域生态工程的设计、实施试点,推进工业清洁生产和各行业的生态化建设;有效减轻“三废”排放,扩大对生产和生活废料的循环利用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