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

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路军资料长编、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董汉河“西路军资料长编、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是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7XDJ001,课题负责人董汉河。
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_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精选

西路军资料长编、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

董汉河

“西路军资料长编、研究述评及西路军述论”是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7XDJ001,课题负责人董汉河。

一、内容提要

(一)主要观点和新结论

1.历史的必然要求和机缘导致了西路军的形成。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为预防日本帝国主义从东面入侵苏联,从1935年9月16日开始,曾多次电示或派人捎信给中共中央,提出发展西北苏区,从外蒙或新疆与苏联建立联系的任务,并在两个方向上准备了支援中国红军的武器装备。“打通国际路线”也是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生存、发展和抗日的需要,是中共领导的一致意见。一、四方面军川北会师、俄界会议、红军东征和西征、宁夏战役计划、《作战新计划》都明确提出过“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共产国际于1936年11月3日突然改由新疆方向提供援助,对西路军正式被中共中央命名,并西进河西走廊腹地,有重大的导向性影响。

2.历史的合力导致了西路军的失败。它至少包含四种外部力量:一是建立河西根据地,分散、消耗了西路军的力量,延误了时机。二是对河东红军主力的策应,贻误了西进的时机,消耗了实力。三是西安事变对西路军的致命影响:一方面,中共中央根据西安事变后变幻莫测的形势和共产国际的意见,不断改变西路军的行动方向和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在西安事变后的几个月,对其背景和性质判断有误,致使负责接应西路军的陈云等滞留中苏边境四个多月,支援的大批军事装备也一直留在了那里,未按原先的承诺及时送到哈密或安西。四是由于蒋介石的暗中指示和马步芳等地方军阀视地盘如生命的反动本性,敌人力量有增无减,“拼战甚坚决”,西路军孤军外线作战,有耗无补,进退失据,终至失败。

3.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红军总部、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不全一致,指挥不够协调,犹豫徘徊,以及战术指挥的某些不足,是西路军失败的内部原因。

4.在总体路线正确的情况下,由于个别问题的认识不完全、不彻底,或某个突发事件引发的形势和环境不可抗拒,也会造成局部失败。只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其中的经验教训会成为宝贵的精神资源。

5.西路军的历史功绩和价值,是不可磨灭的。它消灭马家2.5万余人,牵制十余万敌军于黄河两岸,策应了山城堡战役,策应了西安事变,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继承和发扬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西路军精神,是其在今天的意义。

(二)学术贡献及理论创新

1.对西路军的形成及国际国内背景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并以确切的历史文献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有力的论证了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机缘导致了西路军的形成。

2.对西路军研究在理论上有新的概括和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西路军形成的“历史的必然要求”说;二是关于西路军失败的“历史合力”说,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在一段时间内的误判,是导致西路军失败的致命因素;三是对西路军精神的全面概括,它在本质上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独特丰富的内涵。

3.本项目完成后,在西路军研究资料方面将是现阶段最完备、最系统的,在研究方面力争较为全面、客观,为自己和后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4.在体例有所创新:(1)《资料长编》力争纲目清晰,资料出处和注释准确查阅方便。(2)《西路军述论》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力争雅俗共赏。

(三)实践意义

1.相关论文已经送呈中共中央政治局及相关领导,作为全面正确认识西路军和西路军问题的重要参考。

2.在西路军的研究和宣传中,有助于纠正两种偏颇倾向:一是更加有力地纠正西路军是张国焘路线说;二是纠正毛泽东和党中央有意让西路军失败说。

3.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开放地宣传西路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促进作用。

4.对西路军幸存将士处境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已去世的西路军将士。

二、与本成果相关的系列成果题录

(一)前期主要研究成果

1.《西路军失败原因综论》,《新华文摘》1995年第5期全文转载。

2.《周恩来营救西路军》,《新华文摘》1996年第7期全文转载。

3.《中共中央对西路军的营救述论》,1985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西路军与西安事变》,载《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新华文摘》摘编论点。

5.《西路军与抗日》,载《固原师专学报》。《新华文摘》摘编论点。

6.《论河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之不可能》,载《兰州学刊》1992年。

7.《对西路军战俘问题的考察与思考》,系列论文四篇,1993年初分别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甘肃理论学刊》《社科纵横》等刊物。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1篇。

8.《周恩来与西路军》,报刊资复印报料《中国现代史》1998年第2期。

9.《陈昌浩与西路军》,《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9年第4期摘编。

10.《西路军左支队进抵新疆及返抵考论》,《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1.《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七十周年祭》,《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摘编论点。

12.《红西路军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摘编。

13.《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七十周年祭》,《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摘编论点。

14.《西路军的形成、失败及意义》,2007年4月20日《党史研究参考》2007年第14期。

(二)课题立项后写作的论文

1.《关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七十周年祭〉的讨论》(与石仲泉、郭德宏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陈云对西路军和西路军问题的独特贡献》,《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3.《西路军被俘将士遭残害人数、地点及原因考》,《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4.《西路军回忆录及相关采访调查著作的史料价值及局限性》,《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摘编论点。

5.《彭德怀对西路军“陷于孤立处境”的清醒认识和建议——兼论彭德怀对打通国际路线的努力》,《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三、基本完成和正在完成的论著

1.翻阅了《资治通鉴资料长编》、《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等相关资料五十余种;研读了《西路军文献卷》、《历史的回顾》、《李先念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陈云传》、《陈云年谱》、《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和彭德怀《我的自述》等相关著作十余种;到北京查阅、复印、购买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从书》等相关资料六十余种。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西路军资料长编》第一编:西路军形成的国际背景,初稿4万余字。

2.搜集研究了有关西路军的学术论文和文章160余篇,写了审读意见约2万字,整理资料线索近百条,从中选编百余篇字的论文百余篇,基本打印校对完毕;由董汉河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论文卷)》已基本完成,待装订成册以征求意见。这为《西路军研究述评》编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由董汉河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人物卷》已经启动,已搜集整理人物志近三千人。

4.拟本年内写完《西路军研究述评》,估计3万~5万字。

四、计划完成的著作

1.《西路军资料长编》约150万字,力争完备、系统、准确,多一些核心文献,且纲目清晰,便于查阅。

2.《西路军述论》约50万字,力争准确生动、雅俗共赏。

3.依据新材料、新认识,撰写并发表论文两三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