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甘肃社会科学》
黄顺康
我是一个在高校工作了几十年,已年近退休的老教师,以教学和学术研究为伴,时常做一些学术研究工作,近几年主要以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为主,在投稿中我发现,在国内众多的学术期刊中,有几份期刊以其良好的学术品质、务实的工作作风、令人称道的工作效率赢得了我发自内心的敬重,已经创办三十年的《甘肃社会科学》就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接触《甘肃社会科学》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刊刚更名为《甘肃社会科学》不久,当时我还是一位年轻教师。记得一次在教师阅览室偶然翻阅到这本杂志时,一下子就该被刊物中的文章所吸引,我当时的印象是,《甘肃社会科学》刊登的文章学术性很强,分析问题有深度,质量很高,很吸引人。从此以后,我每到阅览室,总喜欢翻翻《甘肃社会科学》。后来,由于我担任了我校学术刊物《外国法学研究》的编辑,出于职业的眼光,我发现《甘肃社会科学》是校稿最认真、出错率最低的刊物(后经了解,《甘肃社会科学》的校对差错率曾在全省刊物抽查评比中是最最低的),我发自内心开始敬重《甘肃社会科学》的编辑们,甚至不自觉地模仿该刊的一些编辑手法和排版技术,可以说,该刊对我干好编辑工作,后来晋升《外国法学研究》的副主编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自己当时才疏学浅,还不敢奢望向《甘肃社会科学》投稿。在我的心里,这份刊物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这种类似于敬畏的心理使我长时间与《甘肃社会科学》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2003年的SARS危机使我的研究兴趣开始转向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我开始大量搜集和阅读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记得2005年初,我在《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阅读到温志强先生写的论文《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危机管理体制选择》,受到很大启发。同时,也感觉到《甘肃社会科学》的编辑们对公共危机管理很感兴趣,而且颇有研究。于是把自己已经写好的一篇涉及公共危机管理的文章《印度洋“12·26”地震海啸灾难及其启示》试探性地投给了《甘肃社会科学》,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音。我记得一次我刚下课不久,就接到《甘肃社会科学》编辑胡政平老师打来的电话,声称准备把我的稿件纳入一组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专题文章之中,并要求我对自己的文章做一些修改。我惊讶地发现,胡政平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非常专业,非常有见地,而且态度极为中肯,令我十分感动。我按照胡老师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做了较大修改,并立即把修改稿发给了编辑部。没过多久,我的这篇文章就在《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发表。该刊效率之高、审稿速度之快令我惊讶,胡政平老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使我感到由衷的钦佩。
我收到样刊后发现,我的文章与重庆市社科院孙元明研究员的文章《西部城市安全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置》,以及天津工业大学阎耀军教授的文章《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被作为一组文章发表在同一个栏目。没过多久,又传来好消息:我们这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甘肃社会科学》不仅为我发表文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还让我们以文会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绝佳平台。由于在同一刊物的同一栏目发表了同一组文章,我与重庆市社科院孙元明研究员、天津工业大学阎耀军教授由于共同的学术兴趣和学术志向,从不相识到相识,再从相识到相知,最后成为经常合作的学友。当然,这得感谢《甘肃社会科学》,感谢胡政平主任为我们提供了相识和相知的机会。
此后,我开始与《甘肃社会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接着又发表了3篇文章。每篇都是通过胡政平老师认真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及时通知我,我又做了深入细致的修改、补充、完善后发表的。
我认为,《甘肃社会科学》是一个水平较高、效率较高、特色较为鲜明的学术刊物。其主要特点:
一是追踪学科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社会科学的使命是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知,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预测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因此,创新就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术期刊反映和交流科研成果的重要使命。在《甘肃社会科学》的办刊过程中,跟踪学科发展,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特色。除了“文学栏”办的有特色以外,这几年“社会学栏目”有了较大的提升,我是研究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社会学的文章很感兴趣,该刊刊登的大多数社会学文章,如公共危机管理、环境社会学、社会制度建设和发展、社会学理论探讨、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劳动力市场及职场女性研究、人口研究、社会阶层研究等等,都各具自己的新思想、新角度、新方法、新色彩、新气质。该刊以反映社会科学整体的新面貌、评价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总结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经验为己任,作为该刊的一名读者,我常常在阅读中受到创新思维的启发。
二是科学组合栏目,学术特色鲜明。《甘肃社会科学》为综合类学术期刊,其栏目设置面面俱到,真可谓容量大、信息全,为了避免大而全,学科门类庞杂,特色不鲜明现状,近年来,《甘肃社会科学》采取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办法,以消除《甘肃社会科学》采稿范围较广,什么样学科的稿子都采用,没有重点,缺乏特色的做法,大胆地放弃一些栏目和学科,尽可能地培育优势学科和优势栏目。如我们发现现在的《甘肃社会科学》一般不发价值不大的综述类文章和书评类文章。不采用低质量、重复性文章。教育教学类、外语语言类、地方历史考证类以及一些较偏的专业文章一般不再采用,因为社会科学门类庞大,期刊若没有学科限制,面面俱到很难形成强势。坚持执行这样的采稿办法,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期刊的质量,期刊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很多栏目办得有声有色。如该刊的社会学栏目、法学栏目、历史学民族学栏目、公共安全栏目都办得很有特色,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就在同一栏目内,文章的组合也十分非常讲究,一般都是一个学科下的专题研究,选取学科前沿和学术热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如《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发表的由洪大用著称的《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代“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研究”》(三篇);《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发表的《郑杭生教授与中国社会学》(四篇);《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三篇);《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研究》(三篇);《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男女退休年龄问题研究》(三篇);《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秘密社会与社会变迁》(三篇)等学科专题组稿,专业性强,问题意识突出,既弥补了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弊端,又能引起学界的共鸣。
三是立足地方特色,富有学术视野。作为一家地方学术期刊,当然应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甘肃社会科学》在研究西部问题和甘肃省的悠久历史和经济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显示出特定优势。如经常发表有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的文章,1999年到2003年较集中,有时“西部大开发设”专栏;甘肃经济问题《甘肃社会科学》常见的研究主题,几乎每期都有这样的文章;西部社会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基本上是《甘肃社会科学》的常设栏目;2006年以来,不定期地设有“西北法文化论坛”;近年来,《甘肃社会科学》不定期设立的“文化”栏目也展示了西部和甘肃文化研究的风貌,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地方学术期刊责无旁贷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整个社会科学学科群体发展全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立足地方特色,富有学术视野的办刊定位,不仅为西部学人提供了发表地方学术见解和地方经济社会应用对策的空间和平台,而且充分显示了《甘肃社会科学》的办刊风格和品位。
作者简介:黄顺康,生于1950年,男,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行政管理学科负责人,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政协常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