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篇
1.责备、训斥、打骂、强压只会让孩子走向对立,三明治原则(赞美、批评、鼓励)是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
2.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方式和方法,包括肢体语言。
3.求大同,存小异;多沟通,少误解。
4.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学会并成为孩子的心理辅导员。
5.沟通是传递爱的脉络,培养感情的基础,获得信任的保证,消除误会的良方,打开心结的钥匙,构建和谐的桥梁,事业成功的助推剂,21世纪的通行证。
6.与孩子沟通的方法:①先找到切入点,运用启发、引导、暗示、强化、渗透、借力使力等方法,环环相扣;②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希望;③摆正心态,平等交流,把姿态降低,要真诚;④态度、语气、眼神和肢体语言都要表现出亲切、和蔼、平等,不能给孩子距离感,让孩子乐意对你吐露心声。
7.家长学当“心理辅导员”的意义:①改善了沟通,找回了亲情;②倍增了效果,促成孩子的改变;③倍增了心理医生的队伍;④保障了离院后亲子间更好的交流;⑤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夫妻和谐,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8.亲子交流注意:①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②要把握好角色转换;③在给孩子灌输一些东西时,要具体化,情节化,不可太抽象。④众多原因只有一个“扣”(关键原因),找到了“扣”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9.夫妻之间要互相推崇,不要互相指责,互相贬低。
10.与人相处,沟通就是最好的武器。
11.家长们与孩子要像朋友一样相处,不要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不要随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对我们关闭心扉,而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2.与孩子沟通,要学会进退,一味进攻,咄咄逼人,对方回报给你的往往是抵触、逆反、逃避或自我封闭。相反的,你如果先理解,先认同,先自我“晾晒”,先退让一步,可能就会让孩子感激、感动、心扉大开,他会靠近你,他会接受你,他会顺应你的要求,采纳你的建议,成为你的骄傲。进退自如、攻守自如是你必须学会的基本沟通要领。
13.抵制不良诱惑的秘诀:①放大这种诱惑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②提升你的责任意识,确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冲淡这种诱惑对你的影响力。③努力提高本人的自控自制能力,以克制自己对不良诱惑的欲求。
14.做家长的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与孩子以心换心,并与之交朋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学会“找支点”,学会“四两拨千斤”。
15.学会说话,善于表达;学会赞美,逢人减岁;学会宽容,换位思考;学会承受,切忌逃避。
16.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学会把学习当兴趣,把挫折、压力、障碍当作游戏中必须跨越的关卡。
17.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点评他人就是在点评自己,把他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经验。要使融会贯通、自我领悟、自解心结成为一种能力。
18.不自信的人一定要反复暗示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
19.家长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不要让他有窒息的感觉。要学会放手,放手是让孩子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放纵是纵容孩子做不该做的事。
20.给孩子一点空间,该装糊涂时就得装糊涂。
21.要短时间改变,长时间固化。
22.在学习的问题上,要重点学习,反复加强。遇到拦路虎,要有一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要全面否定自己,也不要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23.要想改变孩子的某一点,必须用三点的肯定或表扬做铺垫。教育孩子要善于伸大拇指,而不是伸食指。
24.要善于寻找一种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定有,就看你如何找。
25.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26.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27.让孩子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28.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把握轻重次序和分寸。
29.在充分相信孩子的同时,细心观察孩子存在哪些问题,注意细节,时时提醒,但不要唠叨。
30.一个人没有目标不行,盲目定目标也不行,要科学地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31.我们往往喜欢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和快乐,厌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枯燥和压力。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把自己的人生设计成游戏的各种情节,把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工作、婚姻等,都当成游戏里的关卡,一关一关地闯过来,你的满足感、快乐感、幸福感、成就感就会随之而来。
32.先用被动的方式形成一个好的习惯,继而用主动取而代之,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注入人的性格中。
33.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夫妻要共识,相互推崇。
34.话未出口先思量,祸从口出记心间,轻易承诺必被动,言出必行受尊重。
35.家长对孩子不要总是卡、压,要学会理解、同情、换位思考。
36.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言行的文明,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37.我们切不可点性、线性或面性思维,要注意培养自己全方位的立体化思维能力。
38.要学会缓冲,学会求助,学会借力使力。
39.用心去悟、用心去做、用心去改变。只有用心,才会有效;只有用心,才会成精品。
40.学会找窍门、找支点,学会倍增你的时间,倍增你的能力。
41.氛围是改变孩子和家长的最好处方,是祛除各种疑难杂症的良药。用爱心营造氛围,让氛围来改变孩子,让孩子在引导和自悟中打开心结,是网戒中心打造精品孩子的法宝。
42.获得他人好感的秘诀是:见物增值,逢人减岁。
43.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孩子走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而影响力却不是短时间形成的,是父母严于自律、洁身自好、德行兼备、乐观进取、言必信、行必果之日积月累的结果。
44.磨刀不误砍柴工,伸直的拳头没有力。
45.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可能性,犯错要知错,知错要改错。但须牢记的是,同样的错误绝对不可以犯第二次。
46.自私是人所共有的本性。一个太自私的人,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以不自私的方式,却往往会在无意中达到“自私”的目的。
47.聪明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大聪明即是所谓的大智若愚,而小聪明给人的感觉是貌似聪明的愚蠢。小聪明害人又害己,攻于心计的人往往会作茧自缚。
48.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和父爱。但是,这种伟大的爱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49.先做应该做的事,再做喜欢做的事。
50.不怕孩子做表面文章,如果能做一辈子的表面文章我们也照样认可。
51.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利益的最大化和危害的最小化。
52.弱者让欲望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欲望。
53.抬高别人就等于抬高自己。
54.一个人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可以断自己的后路。
55.不能把孩子太当孩子看。
56.要勇于面对挫折,面对困难,面对压力,面对现实,面对一切你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我们说“怕什么来什么”。当你具备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后,所有的挫折或压力,都会远你而去,所有的恐惧也会荡然无存。
57.抱怨是一剂毒药,宽容是一种美德。
58.对于有过走偏经历的孩子,小事也要当大事看。
59.盟友们一定要提升对是非对错的辨识能力,提升对不良诱惑的免疫力。
60.不利于改变的话不说,不利于氛围的事不做,把谨言慎行刻于脑中,让它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61.感动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62.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看他是不是应该做的事不放弃,不该做的事不去做。
63.把别人的问题当做镜子,主动地去改变。
64.“人不可能不犯错”,这句话本身是没错,但有些很愚昧的人把这句话当作犯错误的理由,聪明的人就会吸取教训,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65.干任何事首先想到技巧和方法。
66.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67.人要学会快乐生活、轻松做事,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68.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成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来修正自己。
69.只有不等不靠,才会不被束缚手脚,不会停滞不前。
70.任何人都想成为第一,都可以成为第一,但是第一的含义却不尽相同。
71.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要勇敢地迎上去。
72.改变就是一个漂亮的转身过程。
73.别把困难当压力,要当做又一次出现的机会。
74.把别人的问题当作镜子,自纠自改,把主动改变放到议事日程中。
75.一个人在快乐的时光里,时间过得很快;在痛苦的日子里,度日如年。
76.一个人的改变,必须从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表现出来,并不在于他说得如何,而是看他做得如何。
77.找根,治根,除根。
78.家长和孩子一同改变是永信模式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环节。
79.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时间、环境、氛围的条件下,要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对。
80.不主动与对方沟通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81.如果你与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在很多观点上还不能达成一致,就不能算作改变成功。
82.当我们内心充满爱的时候,爱也会在不经意间回报我们。
83.真是被他人误会受到委屈,也要学会忍受委屈,并通过沟通消除误解,或调试心理找到另一种平衡。不要动不动就自我矫情或恼羞成怒,接下来找人理论,或找他人哭诉,让他人为你“打抱不平”,把事情越搞越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