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原生态:神话还是现实
人类学家米尔顿(Milton)在她的《环保主义:来自人类学的观点》一书中指出,对于处在远离工业化大都市的偏远地区的土著居民来说,环保并非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会在圣地禁猎,为了确保他们有不间断的猎物来源而举行仪式,如同绿色环保组织成员履行环保职责一样。亚马孙流域的橡胶农民和印度北部的自耕农一样,面对大范围商业掠夺的毁灭性后果,义无反顾地捍卫本民族资源使用的传统模式(Milton,1993:3)。如今,在充斥国内媒体的所谓“原生态”的说法,那些夺人眼球的话语并不能掩盖它缺乏科学性和历史常识的致命弱点。“原生态”的美妙措辞,除了体现娱乐大众的商业价值外,还传达出一种极为有害的错误信息,即在“原生态”环境中的少数民族或土著部落是民俗和历史博物馆的活教材(说得更直白一点,是“活化石”)。而人类学最基本的田野经验告诉我们,原住民并不是生活在绝对“自然”状态中的蛮荒之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土著居民应该有充分的自主权,来选择以何种方式应对发展实践中遇到的政治、经济和生态层面的变化。可以说,从第一次与欧洲殖民者打交道到今天,原住民在所有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事件中,都是输家。因而,西方社会的环保精英们要真正取得土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绝非易事。
如在发展实践中刻意提倡和保护“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可能会使环保的原则大打折扣。因为环保主义者的精英意识,在多数时候并不能得到原住民的认同和理解。比如说,二者间对动物权和基本人权的保障,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60年前签订的联合国人权宪章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对于人权的普适性,一直没能达成世界范围内的真正共识。人类学意义上的人权应该包括人作为文化群体的一员应该享有的权利,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政治选举权和公民言论自由权。人权应该涵盖包括医疗保健、个人安全以及为了满足最基本需求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等一系列权利。对于近来不断引起西方传媒关注的各类土著和原住民团体来说,人权还包括保留传统习俗的权利,也就是说,像屠牲祭祀、割礼、围猎捕杀和头戴面纱入学等都应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在全球化语境中,围绕着土著和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主张保护文化生存权利的人权活动家和主张保护动物福利权的环保主义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两路人都认为自己占有绝对的道德优势,因而在环保和生存问题之间,双方很难达成具体的共识。
1999年春,居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马卡族人经过内部讨论和协商,决定恢复中断多年捕猎灰鲸的传统活动(Winthrop,2000)。与其他生活在美加太平洋沿岸的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一样,马卡族人的生计方式以捕捞贝类、鱼虾海鲜和猎杀海洋哺乳动物为主。根据他们与当局在1855年签署的一份协约,马卡人有权在规定海域内捕猎鲸鱼和海豹。到了20世纪,愈演愈烈的商业渔猎活动,导致海洋哺乳动物数量锐减,马卡人的猎鲸传统也因此暂时告一段落。在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颁布禁令,严格禁止商业猎鲸,但允许为满足生存需求而进行的捕鲸活动。到了1994年,灰鲸的数量开始回升到原有水平,已经不属于濒危动物之列。国际捕鲸委员会终于允许马卡人在1998—2002年间捕杀鲸鱼,但数量不得超过20头。
马卡人自在1999年5月起恢复了捕鲸传统。当捕捉到第一头鲸鱼时,族内不分男女老幼,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而在场的环保组织成员则抗辩道:这不是值得庆贺的时刻,你们应该为这种虐杀生灵的行径感到悲伤才对。马卡人将捕鲸看成是文化复苏的一个信号,而环保主义者(尤其是其中的动物保护主义者)指出马卡人并没有严格遵照传统作业方式,猎鲸时使用的是长枪而不是渔叉,因而这些土著人并没有合法地行使纯粹意义上的文化权利(Winthrop,2000)。在抗议捕鲸行为的环保主义者当中,有些是出于对海洋资源日益枯竭萎缩的担忧,有些是出于保护哺乳类动物生命权利的目的。不管怎么说,这一事件已使他们觉得原住民和土著未必是环保事业的天然盟友。“原生态”神话的事实基础实在是脆弱得很。
马卡人的遭遇绝非个别情况。亚马孙流域的土著居民在全球化语境中面临的生态失衡与维持生存的两难困境,也许更有典型的意义。一方面,在亚马孙河流区域世代生息的各个土著部落,由于伐木者、牧场经营人和矿山开发商的进入和渗透,被“反客为主”,自己的传统活动领域不断缩小。然而,如果一厢情愿地将土著居民想象成为“原生态”生活方式的坚决捍卫者,那将是一种天真可笑的精英式的揣测,如同19世纪社会进化论者所依赖的来自“扶手椅人类学”经验的直觉和灵感。事实上失地的土著居民往往以向伐木者和矿业经营者出售使用权来获得现金,以满足自己和家人日常生活和消费的需求。发展人类学家正在尝试与环保组织迥然不同的劝诫方式,通过鼓励土著居民采集坚果、含有天然橡胶成分的乳胶、棕榈心和中草药等野生再生资源,并向跨国医药和生化企业出售,来达到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与国际论坛上激昂的慷慨陈词相比,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对土著居民生计的影响最小、最为符合实际情况的一条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