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与民族心理(1)——游牧民族文化变迁中的心理动态研究
李 静 刘生琰 刘继杰(2)
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国家改善游牧民生活的相关制度工程打破了牧民祖祖辈辈沿袭的生计方式,他们中的部分人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生计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与变迁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计方式、生活空间、传统文化及民族心理结构,使得他们在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历复杂的心理转变历程,最终要完成生计方式的转换、生活空间的转变、传统文化的重构,进而完成新的心理重构,开创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与生活场域。但同时,由于居住地域的分离、民族文化的变迁、语言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历的不同心理过程使改变了生计方式的牧民与传统牧民有了明显的分化现象。积极适应是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主动的适应方式。消极适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以适合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方式,其作用只是求得一时的内心平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生存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这两种适应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牧民积极心理适应。心理适应主要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生计方式变迁促使了部分牧民传统生计方式的转型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如若对于依赖这种生计方式产生的文化弃之不顾或漠视牧民的心理承受力,则为发展埋下许多隐患。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首先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例如对感官、声音、光线、味道等刺激物的适应;第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指遭受挫折等应激事件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自我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适应的一种狭义概念;第三是对所在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使得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的概念。(3)牧民积极心理适应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了解。
饮食方面。牧民在饮食文化变迁的一些方面,能接受和适应现代化的冲击。如以前牧民都是以糌粑、酸奶、牛羊肉、面食为主要饮食结构,随着现代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一些牧民仍在牧场放牧,一些牧民搬迁至城镇定居点,但是调查中几乎所有牧民都觉得他们的饮食逐渐变得越来越丰富,愿意接受新的饮食文化,对于以前不吃的蔬菜等现在也非常接受,甚至一些牧民提出自从草场划分、牛羊牲畜变少以后更加习惯了如今以炒面、馍馍、菜、肉的依次等级顺序为主的饮食结构,以前炒面少,多半以肉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反而变得不适应。
服饰方面。面对服饰的变迁,牧民也是很自然地接受了汉装。在调研访谈中牧民会夸赞汉装的方便与样式的繁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其他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搬迁到县城里的牧民,平时不穿民族服饰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县城周围的藏族牧民平时多穿方便劳作的汉族服装,在有重大集会和节日的时候,他们才换上藏服。尤其在半农半牧区,民族服装的穿着大多为中老年妇女,男子和青年人已经较少穿着。只有在牧区,由于气候原因仍然多穿藏服,但是年轻人和男性穿汉装的依然很多。
图1 半农半牧区的牧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服装进入到民族聚居区,丰富的款式本身就对传统的民族服饰带来一定冲击。其次,与休闲运动服装相比,民族服装的穿戴比较复杂,尤其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致使民族服装变得不方便劳动也不容易清洗。
图2 卓玛一家
前面提过,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生态保护观念的提高,藏族牧民的服饰已经不再在领口等处缝制动物皮毛,已被鲜艳漂亮的氆氇所代替。半农半牧区和城里的牧民男子也不再佩戴藏刀。
交通工具方面。交通工具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牧民过去主要交通工具依靠牦牛和马匹,如今公路建设四通八达,虽然有些地方路况非常差,但是至少保证了牧民的通行。每户牧民家中至少有一辆以上的摩托车,有些牧民家中甚至买了汽车。因为喜欢摩托车这种现代便捷的交通工具,有的牧民家里一买就是三四辆,并将此作为财富的象征。这种现象在牧区更为普遍。搬迁到城里的牧民比较青睐更为先进的汽车,他们会说,“摩托车已经过时了,现在时兴小汽车……”草原上的牧民依靠摩托车代步、拉水、放牧,由于户与户之间距离较远,摩托车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受到广大牧民的喜爱。尤其遇到一些盛典的时候,我们可见草原上摩托车的规模之宏大,而牧民家里饲养的马匹则是越来越少,调研中牧民说目前家庭还饲养少量的马匹是因为一些高山草场上摩托车无法到达,只能依靠马匹放牧,另外因为是藏族,所以有马匹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当我们问及对飞机的看法时,牧民表示非常愿意接受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确方便了牧区的生活,很多牧民表达将来经济条件好转后,也会去乘坐飞机。
通讯方面。牧民也非常适应传播、通讯方面的革新。通讯技术的革新使得牧民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牧民的交往模式演变也愈加明显。在新技术、新媒介的不断推动下,传统的交往方式正在被新型的交往方式逐步取代。牧民对信息的依赖和渴求日益凸显。电话、电视成了牧民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牧区,手机就更多了,一户牧民家庭至少拥有一部手机,在县城定居点的牧民开始追求手机的品牌,了解类似“苹果”、“三星”这些手机时尚品牌,且更新速度快。
新的消费种类的引进,开拓了新的消费领域,这些现代家庭消费品使牧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移民后的牧民家中也添置了很多原本在牧区从不使用的家具,例如床、衣柜、沙发、写字台和其他现代厨房家具,电饭锅、热水器等,一些牧民定居点由国家出资修建了太阳能采暖棚,这些都是在搬迁之前没有的。定居后,对藏族妇女再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随着甘南旅游业的发展,藏族妇女以此为契机,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跻身于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藏族妇女社会分工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会带来她们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深刻变化。在前面,我们描述过牧区妇女家庭劳动的负担十分沉重,搬迁到县城后,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她们放弃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在家庭的从业者中,反而女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最初,为了谋得生计,她们甚至去转包城镇户口的环卫工人清扫大街的工作,以便获得微薄的收入。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妇女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创造力被凸显出来,她们自己做民族工艺品去售卖,去饭馆当服务员,去一些文化节表演歌舞。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具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而且实现了社会角色地位的转换,增强了她们的自我发展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这里我们重点对牧民在面临文化变迁时的心里困惑进行分析,展观一幅心里动态场。
随着国家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展开,一大部分牧民都陆陆续续搬迁至牧民定居点,一些牧民聚集在城镇里。一些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将其中一部分游牧的牧民直接转变成了农民。这种转变必然带来文化的变迁,由此引发了牧民一系列心理的困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