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联后期的人口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苏联政府大致每隔10年便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以便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详细而准确的参考数据。普查时间通常选择在年初,因为这是一年中人口流动较少的时期,便于统计人员走访统计。1989年1月12日,苏联政府组织了自沙皇俄国时期算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共进行了8天,普查内容十分丰富,一共涉及25个问题,广泛地涵盖了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类学科的基础指标。普查结束两年后苏联解体,此次普查也就成了苏联时期的最后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普查统计了两种人口类型——现有人口和常住人口。现有人口是指在普查期间位于普查地点的人口,包括长期居住人口和临时居住人口,还包括在普查地有住址但普查期间因故外出而无法登记的人口;常住人口则指长期在普查地居住的人口,包括普查期间临时外出的常住人口,但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同时统计上述两种类型人口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某一地区的人口形态,此外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上述两种类型有各自独立的人口学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苏联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60年代开始,随着出生率的下降,苏联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同一时期正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亚非国家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相比之下苏联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相当缓慢的。70~80年代,苏联人口增长率进一步下降,70年代为2.1%,80年代降到了1.4%。截至1989年1月,苏联现有人口为2.867亿,比1979年人口普查时增加了2430万人,10年间增长了9%。[38]
表2-4 1959~1989年苏联人口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苏]《1989年全苏人口普查总结》,《苏联大百科全书·1990年年鉴》,莫斯科,1990年版,第8页。
两次普查期间(1979~1989年),全苏15个加盟共和国人口都获得了增长,但在增长幅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亚是传统的高出生率地区,历来是苏联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年均人口增长率达到2.6%,在1989年前的30年间,中亚各共和国的人口总量增加了1倍多,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1%。除中亚以外,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还有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不过该加盟共和国从1961年起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年均人口增长率从1959~1969年的3.0%降到了1979~1989年的1.6%。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哈萨克,那里的人口增长率同期降到了1.2%。80年代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加盟共和国是乌克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年均增长率只有0.4%~0.7%。10年间,人口增长最快的加盟共和国是中亚的塔吉克,实际增长达34%,最低的是乌克兰,只有4%。人口最多的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总量达到1.4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51.41%;其次为乌克兰,人口达5171万;随后是乌兹别克、哈萨克和白俄罗斯,人口均在10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加盟共和国是爱沙尼亚,只有157万人,只占全国人口的0.55%。各加盟共和国的人口状况见表2-5。
表2-5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人口状况
续表
资料来源:[苏]《1989年全苏人口普查总结》,《苏联大百科全书·1990年年鉴》,莫斯科,1990年版,第8页。
除了自然增长因素以外,促使各共和国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因素还有移民。苏联早期,人口流动的方向基本上是自俄罗斯向其他各加盟共和国流动和迁移,而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来自各加盟共和国的人口开始大量流向俄罗斯,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俄罗斯的中心地区和西北地区,其中又以莫斯科市、列宁格勒市和莫斯科州、列宁格勒州最为集中,上述地区人口增长的69%~74%来自外来人口。外来人口的流入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当地人口增长的30%~40%来自外来人口。与此同时,在上述年份里,人口明显地由乌拉尔、伏尔加-维亚茨基和中央黑土地带向俄罗斯中心地带回流。
20世纪80年代,向波罗的海沿岸各共和国迁移的人口明显增加,占到了当地新增人口的34%~58%,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减少。流入白俄罗斯的外来人口不多,未对该共和国的人口格局产生明显影响。乌克兰吸收的外来人口更少,有些年份迁出人口还多于迁入人口。自60年代末开始到1989年的20年间,原先迁入哈萨克的移民大量回流。1979~1989年间,从阿塞拜疆、摩尔达维亚、吉尔吉斯回流的移民也比1959~1979年间多了1.5~3倍,从塔吉克和土库曼回流的移民则多了4倍,但从格鲁吉亚回流的移民明显减少。
根据普查结果,在现有人口中有1.888亿为城市人口,比1979年增加了2520万人,增长了15.4%。新增人口的58%来自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余来自农村人口。全苏城市人口比重由1979年的62%上升到66%。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俄罗斯,为74%,其次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分别为72%和71%。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加盟共和国还有乌克兰、哈萨克、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立陶宛和亚美尼亚。相比之下,中亚地区各加盟共和国和摩尔达维亚的城市化水平要低得多,只有33%~47%。在中亚一些加盟共和国,由于农村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致使城市人口比重不升反降。例如,土库曼城市人口比重由1979年的48%下降到1989年的45%,吉尔吉斯从39%降到38%,塔吉克从35%降到33%。
1979~1989年,全苏新建131座城市,其中乌克兰28座,乌兹别克34座,俄罗斯39座。俄罗斯约一半新建城市位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人口不足5万的城市居民点占到全国城市居民点(包括城市和城市类型的居民点)的91%,但在那里居住的城市居民还不到全部城市人口的1/3,大多数城市人口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里。尽管政府早已通过决议限制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但在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人口增长速度仍然比其他所有城市居民点高2倍。
20世纪80年代,全苏农村人口减少了90万,比70年代末下降了0.9%。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人口的比重由10年前的38%下降到34%,但是这种迁移的速度已经放缓,在70年代每年大约有150万农村人口迁入城市,80年代则减少到90万人。10年间,哈萨克、亚美尼亚、爱沙尼亚的农村人口略有增加,阿塞拜疆农村人口增长较多,增长了15%。农村人口增长最多的是中亚地区各加盟共和国,达到了23%~39%。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给当地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居民就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989年,全苏常住人口为2.857亿,其中男性人口1.347亿,占47.1%,女性人口1.51亿,占52.9%。与上次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例关系有所改善,这具体表现在男女人口比例由原先的869∶1000变为892∶1000,男性人口比例提高了0.65个百分点,性别比例差距略微缩小,但女性人口仍然明显多于男性,尤其在30岁以上的人口中更是如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性人口死亡率过高,在老龄人口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大量的男性公民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口年龄构成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它反映出人口自然运动,特别是出生率的基本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人口年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那场战争不仅直接夺走了上千万人的性命,同时还强烈地抑制了人口出生率,这种抑制不仅表现在战争期间,而且还表现在战后的某个时期,即当战争期间出生的女性进入生育年龄的时期。这是造成1979~1989年间某些年龄组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发展,10年中高于劳动力年龄的人口增长了21%,而同期全国人口只增长了9%。全国老龄人口比重达到了17%,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加盟共和国比重更高,达到了19%~21%,中亚地区则相对较低,为8%~10%。
表2-6 各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例对照表(1989年)
资料来源:[苏]《苏联大百科全书·1990年年鉴》,莫斯科,1990年版,第9页。
1979~1989年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全国每年有260万对伴侣步入婚姻殿堂,截至1989年年初,全国共有6800万对夫妇。与1979年相比,16岁以上已婚人口增加了11%。男性初婚年龄通常在25岁,女性略早,从20岁开始便进入初婚年龄。10年间每年有将近100万婚姻被解除。普查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离婚率比70年代明显提高,具体情况为:男性离婚率从3.2%提高到4.7%,女性离婚率从6.6%提高到7.5%。全苏离婚率最高的地区是爱沙尼亚,男性接近7%,女性为10%~11%。离婚率最低的地区是外高加索和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除外),男性为1%~2%,女性为3%~4%。
普查统计到了7310万个家庭,比1979年增加了680万个,增长了10%。家庭数量增加最多的地区是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和阿塞拜疆(22%~29%),其次是哈萨克(16%)和摩尔达维亚(12%)。中等家庭规模与1979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3.5人,其中城市为3.3人,农村为3.8人。家庭人口最多的是塔吉克,平均每户6.1人,家庭人口最少的是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平均只有3.1人。家庭成员的多寡主要是由子女的多少决定的。
对于人口短缺的苏联社会来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这就是因出生率的提高使得由4人组成的家庭比例提高了,而由3人组成的家庭比例降低了,此外由5人以上组成的大家庭的比例与1979年持平。
表2-7 苏联家庭数量与规模(1989年)
资料来源:[苏]《苏联大百科全书·1990年年鉴》,莫斯科,1990年版,第10页。
20世纪80年代苏联人口的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接受过高等和中等(含完全和不完全)教育的人口10年间从1.39亿增加到1.73亿,增长了24.5%。全国超过81%的年满15岁人口具有高等或中等教育程度,1979年这一比例为70%。在苏联人口中接受过高等和完全中等教育的人数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年满15岁的人群中已经达到了61.2%,比1979年的43.9%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接受过不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从1979年的44%下降到1989年的32.4%。就业人群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人群,其中有92.1%的人具有高等和中等(含完全和不完全)教育程度,比1979年提高了11.6%,只具有初等教育程度的人数进一步下降到6.8%。在9~49岁人口中有37.2万文盲,占这一年龄段人口的0.2%,他们当中多为重病患者和残疾人,严重的疾病、体力和智力的障碍使其无法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方面,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1979年,在年满15岁的城市人口中78%具有高等和中等(含完全和不完全)教育程度,而在农村只有55.5%,彼此相差近23个百分点,到1989年这一指标在城市为86.5%,在农村是70.2%,只相差16个百分点。
1979~1989年,苏联大多数的民族人口获得了增长,但也有个别民族人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犹太、莫尔多瓦、卡累利阿、波兰等,其中犹太人口减少了24%,是人口下降较多的民族。俄罗斯以1.45亿的总人口位居各民族之首,占全国人口的51%;位居第二的是乌克兰,人口达4419万,占全国人口的15%;排在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乌兹别克和白俄罗斯,人口均超过1000万。此外,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还有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立陶宛、摩尔达维亚、拉脱维亚、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土库曼、爱沙尼亚、巴什基尔、犹太、莫尔多瓦、德意志、波兰、鞑靼和楚瓦什。
普查表明,全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在工作,20%的人口享受退休金、津贴、助学金及由政府提供的其他社会保障,30%的人口依靠父母或亲属赡养,这一人群主要是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赡养人口与被赡养人口的比例大致为1∶1,就苏联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这样的社会赡养负担还是较轻的。
1979~1989年的10年间,苏联适龄劳动力人口增加了700万。尽管总数增加了,但这一增长数字比20世纪70年代的增长数字减少了近1/3,这是适龄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结果。到80年代,60年代低出生率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适龄劳动力年龄段,而战前高出生率时期出生的人口则开始退出适龄劳动力年龄段。由此可见,80年代苏联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已经出现萎缩趋势。新增的700万适龄劳动力人口中的大约500万(约占70%)居住在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和哈萨克。截至1989年,全国1/6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居住在上述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