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常住人口3.02万

县常住人口3.02万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总量与分布一、全市人口总量“六普”杭州市常住人口总量为870.04万人,比“五普”687.87万人增加182.17万人,年平均增加18.2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8%。“六普”全市人口中,非农业户籍人数为368.5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2.36%,比“五普”增加136.28万人,非农业户籍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比“五普”加大8.60个百分点。各区、县(市)常住人口与“五普”相比,呈现增减不一的态势。
总量与分布_2010浙江人口发展报告·地市篇

第一章 总量与分布

一、全市人口总量

“六普”杭州市常住人口总量为870.04万人,比“五普”687.87万人增加182.17万人,年平均增加18.2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8%。

(一)新世纪十年全市人口增长量最大

从已开展的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一普”全市人口为301.13万人;“二普”全市人口为421.73万人,11年净增120.60万人,年均增幅3.11%;“三普”全市人口为526.05万人,18年净增104.32万人,年均增幅1.24%;“四普”全市人口为583.21万人,8年净增57.16万人,年均增幅1.30%;“五普”全市人口为687.87万人,10年零4个月净增104.66万人,年均增幅1.61%;“六普”全市人口为870.04万人,10年净增182.17万人,年均增幅2.38%,成为杭州解放以来人口年均增幅最大的时期。

(二)人户一致人口减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户籍观念的淡薄,一户有两处及以上住房的情况日益增多,户籍在原住房、搬迁新居后户籍未迁的情况大有存在,加之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使人户一致人口比重大为减少。“六普”全市人户一致人口为508.97万人,比“五普”减少23.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由“五普”的77.35%下降到“六普”的58.50%,减少18.85个百分点。

表1-1-1 分户口登记状况的常住人口表

(三)非农户籍人口增加

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准入杭州落户标准的逐步放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精英。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撤村建居”后的农业户籍转为非农户籍,使得我市人口的户籍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六普”全市人口中,非农业户籍人数为368.5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2.36%,比“五普”增加136.28万人,非农业户籍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比“五普”加大8.60个百分点。

表1-1-2 杭州市户籍情况分类表

(四)外来人口快速增长

十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吸引外来人口纷纷来杭投资、创业,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大量的活力。据计算,在全市的常住人口中,市外外来人口为235.44万人,占27.06%,其中省外外来人口为174.27万人,占20.03%。也就是说,在我市的每五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人来自省外。而全市外出到市外(指国内市外)的人口为45.60万人,全市净流入人口数达189.84万人。

表1-1-3 各区、县(市)人口流入(出)情况表

续表

(五)人口总量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七位

据15个副省级城市资料收集,我市人口总量居第七位,比“五普”第十位上升3位。

表1-1-4 15个副省级城市人口总量情况表

从十年来15个副省级城市人口增长量来看,增长量最大的是深圳市为334.95万人,增长量最小的是长春市为54.17万人,杭州市增长量为182.17万人,居第四位;十年来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厦门市为72.00%,长春市最低为7.59%,杭州市增长率为26.48%,居第六位。

表1-1-5 15个副省级城市人口增量、增长率情况表

续表

二、城乡分布

我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37.2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77万人。

(一)城镇人口总量增加

同“五普”相比,我市居住在城镇人口增加233.93万人,居住在乡村人口减少51.7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五普”的58.64%上升为“六普”的73.25%,增加14.61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人口比重由“五普”的41.36%下降为“六普”的26.75%。

(二)各区、县(市)城镇人口增速不一

部分县(市)由于行政区域的调整,撤镇为街道、拆村委会建居委会,城镇范围不断扩大,拆村建居后从事农业的人口大量减少,使其城镇人口不断增加,造成全市各区、县(市)城镇人口增速不一。从“六普”资料看,萧山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0.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6.31%,比“五普”上升26.05个百分点;余杭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0.90%,比“五普”上升25.05个百分点;临安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1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7.87%,比“五普”上升17.99个百分点;建德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2.60%,比“五普”上升7.36个百分点。

(三)我市城镇人口居全省首位

据对全省11个市(地)资料收集,我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37.27万人,在全省11个市(地)中人口数量最多,比宁波市多117.75万人,比温州市多35.07万人。

表1-1-6 全省居住在城镇人口对比表

三、地区分布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近十年来全市人口在数量、结构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各区、县(市)人口增减不一

自“五普”以来,各区、县(市)人口增长发生明显变化,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区的入驻企业不断增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吸引大量的创业者和外来打工者纷纷进入,使得常住人口成倍增加;而建德、淳安等地,受外出打工人口增加,外来人口流入又不多等原因影响,常住人口增长不快,个别乡镇甚至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各区、县(市)常住人口与“五普”相比,呈现增减不一的态势。

表1-1-7 各区、县(市)常住人口分布表

续表

(二)主城区人口密度大幅上升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在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区人口密度的加剧,原先就已“摩肩接踵”的城区人口,如今则更为突出。如滨江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六普”人口密度为4352人/平方公里和2968人/平方公里;分别比“五普”增加2771人和2361人,增长1.75倍和3.89倍。

表1-1-8 各区、县(市)人口密度情况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