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贫困问题

农村贫困问题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县是根据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是否低于政府规定的贫困标准来确认的。一旦被确认为贫困县,该县就成为政府统筹安排管理农村贫困的施政单位。表7-1 中国贫困地区统计表[36]农村贫困问题的表征:第一,具有区域特征。
农村贫困问题_农村社会学新论

二、农村贫困问题

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态。贫困又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主要表现为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或维持困难的状态。贫困可以人们的经济收入为标准来计算。目前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用恩格尔系数[35]来综合评价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根据联合国规定: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属于最富裕的生活,20%~40%属于小康生活,50%~59%称为勉强度日,如果恩格尔系数高达60%以上,就属于绝对贫困。在绝对贫困状况中,人们的食物缺乏保障,造成不定期的挨饿,经常满足不了人体所需的热量标准,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许多疾病,严重的甚至死亡。因此可用生理学或营养学的标准来衡量绝对贫困。维持生存的最低热量摄入量,称为生理性贫困。国际上通常把每人每日7.53×106焦作为生存的极限标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许多贫困现象已经不能用绝对贫困这一概念予以说明了。相对贫困是指基本生活能够得到维持,但相对于许多更富裕的人来说,他们又是贫困的,在国民收入总额中,这一组人口所占份额相对处于最低水平。我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温饱得以解决,可进行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但仍低于社会工人的基本生活标准,基本上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我国一般用贫困人口、贫困户、贫困县和贫困地区等范畴来表述我国的贫困状况。所谓贫困人口是指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人口。到1994年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约6500万人,他们的人均月收入不到160元。1985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农民人均纯收入4个区段的划分标准:贫困区间在200元以下;温饱区间在200~500元;富裕区间在500~1000元;小康区间在1000元以上。按照这个标准来定,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根据《中国人口年鉴》(2000年)介绍,1996年我国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约有5800万贫困人口。后经过扶贫攻坚,现在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贫困户是指农户中因主要劳动力老、弱、病、残而丧失或缺少劳动的能力,或因天灾人祸等意外事故短期无法弥补损失,家庭收入难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户,又称“常年困难户”、“农村贫困户”。贫困户包括一般贫困户、严重贫困户和特殊贫困户。国家为了保障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如集体补助、减免税收、减免义务工、减免子女学杂费、减免各种提留、优先购买生产资料、定期定量救济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又组织助耕队帮助贫困户种好责任田,优先安排义务工等。贫困县是根据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是否低于政府规定的贫困标准来确认的。一旦被确认为贫困县,该县就成为政府统筹安排管理农村贫困的施政单位。但贫困县的具体标准,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国家把贫困县分为国家定点扶持的贫困县,省(自治区)扶持的贫困县两类。贫困地区是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成片地治理农村贫困问题,把自然条件相近、贫困因素互相联系的县,分成的不同计划施政区域。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并会同国家计委编制了到2000年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规划。划定了贫困地区和贫困县,确定了贫困人口数。其具体情况如表7-1所示。

表7-1 中国贫困地区统计表[36]

img3

农村贫困问题的表征:第一,具有区域特征。以1992年为例,中国贫困人口为8000万人,绝大多数集中在河南、四川两省,当时河南有贫困人口961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比例为11.92%,四川省贫困人口有949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为11.77%。如果将大陆30个省市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贫困人口分布呈梯度增加态势,即东部最少,中部次之,西部最多。西部为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45.7%,中部为31.1%。贫困人口发生率在东、中、西部依次为5%、7%、16.8%。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中,中西部共占87%。目前贫困人口密度高、分布广、扶贫难度大的省主要是贵州、云南、陕西、四川、甘肃、河南等。第二,互为因果的循环圈。第一个循环是经济系统内部的低水平循环,即表现为供给不足——收入低下——需求不足——供给不足的经济再生产的低水平同态复制循环圈。第二个循环是生态与经济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即表现为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低产多灾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圈。第三个循环是生态——经济——人口——文化互为因果的循环圈,表现为人口膨胀导致社会贫困,社会贫困产生更多人口,更多人口限制经济增长,社会贫困引发文盲增加。[37]第三,自然环境是农村贫困问题的致因。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多分布在中西部等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山大沟深,或高寒风沙多,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畜饮水困难,地形地貌复杂,人均耕地少而且土壤瘠薄,相当部分地区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有的地区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因经济地理位置太偏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过高,限制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这些地区的经济财富的能力。第四,经济条件是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致因。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动方式中,自然经济的比例要高于商品经济,贫困户的经济活动范围很小,封闭性较强,社会经济关系中渗透着浓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而且交通、通信、教育、科技等基础部门十分落后,从交通区位上来看,西部贫困地区大多处于交通线的终端位置,与整个国家的交通网络的联系程度不高;从交通形式来看,西部贫困地区的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形式比较落后。这种交通状况非常不利于资源开发和市场经济环境的优化。不仅如此,西部贫困地区所占国家教育科技资源份额较低,国民教育体系还不发达,中小学入学率、在校学生率以及大学生的万人比例都比较低,各种形式和各层次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健全。这一切严重限制西部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因而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成为他们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障碍因素。

为了消除农村贫困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制定了扶贫开发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到2000年为止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只剩下3000万人,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的反贫战略的指导原则是:第一,直接面向贫困者原则。各项扶贫政策都必须以贫困者受益为基本出发点,各种扶贫投资要以贫困者为基本投向,把贫困者真正包括进缓解贫困的计划之内。第二,分类援助原则。根据不同的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再分别采取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第三,多种反贫计划相结合原则。做到全国反贫计划与地方反贫计划相结合、综合反贫计划与专项反贫计划相结合、长期反贫计划与中短期反贫计划相结合。第四,综合治理原则。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项目、科技兴农、提高教育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贫困人口致富能力的提高等各种扶贫措施必须综合协调展开。第五,加强国际合作原则。贫困是全球性问题,向贫困开战也是国际性活动,许多国际组织也致力于世界性反贫困斗争。这些组织主要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等。加强国际合作既可以展开国际反贫困经验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国际性协议,获得包括如上国际组织在内的各种国际援助。

我国反贫战略有:第一,政策性战略。主要是实行有利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休养生息、共谋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对贫困地区放开农产品销售价格,减免农业税,免征各种基金和新办企业所得税。第二,经济性战略。可分为两类:援助性战略和诱导性战略。所谓援助性战略指利用国内无偿援助的扶贫基金、扶贫专项贴息贷款以及国外的扶贫援助贷款等使贫困户直接受益。经济援助的主要内容包括:满足生活最低需求,资源贫乏山区居民的易地安置,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就业以及区域开发等。所谓诱导性战略指国家通过把贫困地区有偿的资金投入与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相结合,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以改善其生活状况。该战略的实施办法是:在贫困地区选择一个城镇,再加大对它的投入,使它的主导产业或城区发展起来,从而进一步吸引各种产业要素在此聚集,再通过该城镇把资本、技术、组织、信息向周围地区和相关产业扩散,带动整个贫困地区的发展,最终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第三,科教扶贫战略。一是要在贫困地区逐步建立和发展各级科技推广体系,选择适用的科技,帮助贫困户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品种和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搞好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工作,利用科技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在贫困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教学模式,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促进农科教结合,重点培养适应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的实用人才。第四,项目扶贫战略。在特困地区由国家政府设立一些消除贫困的过程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改善交通条件、山地灾害防治、地方病防治以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以此来引导当地农民改变生产方式,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开发建设一些生态经济区和工业项目。第五,社会战略。主要包括增加贫困人口就学机会、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贫困地区养老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水平、动员国家机关高校科研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