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工作实习的历史

社会工作实习的历史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化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相应地,在实习过程中所学习的社会个案工作侧重于帮助个人,而不是社会改革与社会公正。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教育界已经取得了一致的认识,那就是社会工作实习应该是教育性的,实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共同达成社会工作教育的目的。
社会工作实习的历史_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第2版)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的历史

实习一直是社会工作训练的主要内容,其历史可以上溯至19世纪下半叶的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ies)。在慈善组织协会里,主要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社会工作者。通过“实用的善行”(applied philanthropy,应用慈善事业),学生们获得有关贫困和不良社会条件的感性认识。这种师徒训练模式强调的是“做”,并从“做”中总结、积累社会工作的经验与知识,“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通过反复直接为案主服务的过程以及经验传递的方式获得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用这种方法培养社会工作者,由于没有从实践中总结出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徒弟”不仅难以获得广泛、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其习得的工作方式也难免受个人狭隘经验的限制,难免刻板、固定,难以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境与案主行为。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化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至19世纪末期,社会工作不再使用这种师徒训练模式了。(库少雄,2002)

社会工作的第一所训练学校是1898年由纽约市慈善组织协会开办的夏季训练班。1904年,纽约市慈善组织协会建立起了纽约慈善学校,开办为期8个月的训练课程。Mary Richmond——一位早期的社会工作师、老师和理论家指出,虽然许多人是通过“做”来学习社会工作的,但是,必须把理论融入这种学习方式之中。她建议成立常设的指导小组帮助学生学习社会工作,同时向他们传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George,1982)

1915年,在全美慈善与矫治组织大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上,与会者们普遍认为,应该把课堂教学与教育性质的实习结合起来以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学校应该负责为学生们选择合适的实习机构并保证实习的质量。

在早期的社会工作教育中曾经有过这样一种模式——学生们在学校的监督之下,用大约一半的时间在学校选定的各种专业机构中实习。(Austin,1986)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学校与各种专业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网络联系,于是,这种教育模式得以顺利进行。例如,1919年,专业社会工作培训学校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Training Schools for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有17家会员单位。截至1923年底,其中的13家会员单位与大学合作提供本科后水平(post-baccalaureate level)的训练。1932年,美国社会工作学校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在其课程标准中正式把实习列为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Mesbur,1991)

20世纪初期,心理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方法倾向于把学生与老师的注意力引向案主的人格而不是社会环境。相应地,在实习过程中所学习的社会个案工作侧重于帮助个人,而不是社会改革与社会公正。(Sikkema,1966)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1935年制定的《社会保障法》给美国的社会服务与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带来了重要的变化。这标志着政府开始承认自己对所有弱势群体的(至少是某些方面)的责任。自那时以来,各地政府被迫向穷人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这项法律引起了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援助行动(Lourie,1971)。后来,该法案不断补充、修订,并因此而产生了多项广泛影响美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福利政策。

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所谓的“学术方法”(academic approach)在社会工作教育界占主导地位。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知识。老师们希望学生能从课堂学习中推演(演绎)出实务工作方法,把理论知识转换成具体实践中的功能行为。(Tolson,Kopp,1988)

社会工作实习的标准分别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得以修订。美国社会工作学校协会下属的实习委员会在1940年和1941年再三指出——实习教学具有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实习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一样由合格的老师负责,应该制定选择实习机构的明确标准。(Reynolds,1965)

1952年,美国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并负责制定社会工作教育的标准。这些标准要求所有的教育机构同时为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制订明确的计划,计划中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和实习的组织、实施和评估等内容。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实习进入了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所谓的“结合方法”(articulated approach)。这种方法结合了经验方法(experiential approach)与学术方法(academic approach)的特点,它强调认知学习与经验学习之间的联系,把课堂教学、实习教学和学习的目标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整合课堂学习与实习的目的。这种方法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归纳的或演绎的学习者,而是希望课堂教学与实习之间保持及时、密切的联系,最大限度地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Jenkins,Sheafor,1982)

1982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在其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与师徒训练模式不同的教育性实习的重用性。(Austin,1986)

虽然不同的学校在计划、组织、实施实习方面的做法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必须达到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的标准要求。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教育界已经取得了一致的认识,那就是社会工作实习应该是教育性的,实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共同达成社会工作教育的目的。(Royse,Dhooper,Rompf,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