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调查是了解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对社会各群体,包括各社区的各种需求进行调查了解,以便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样是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_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第2版)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是指社会工作实习活动的指向对象,即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活动习得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专业方法技巧、专业伦理价值,以及专业行为方式的总称。确定社会工作实习内容的原则有专业性原则、实务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个别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等(史柏年,侯欣,2003)。其中,专业性原则要求实习内容一定要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相符或相关;实务性原则要求实习内容要尽量贴近社会工作实务,让学生尽量多接触案主;多样性原则要求实习内容应该有多样性的任务安排,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去应用多种方法技巧,为案主提供多种服务;个别性原则要求实习内容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实习学生的情况、特点和爱好等给予个别化的安排;渐进性原则要求实习内容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在实习周期内分阶段安排依次深入、难度递增的任务。

社会工作实习目标对实习活动的开展起着导引、调控、协调的作用,是开展实习活动、选择实习机构、确定实习内容的重要参考因素和最终评估依据。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应该围绕实习目标具体展开。在实习教学中,不同的实习形式、内容的实习目标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根据实习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的福利服务和间接的社会工作行政;按实习地点,可以分为家庭、社区、政府机关、专业机构、学校、医院和公司等单位;根据实习课程,可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课程实习,以及社会调查专项训练;按实习方法,可以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按实务领域,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以上标准是多样的,按各种标准进行的分类相互之间交叉重叠,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实习内容的分类。结合以上各种标准,我们按实习地点、实习方法和实习领域三个标准进行分类。

一、以实习地点为标准的分类

根据实习地点来分,大致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专业机构和居民社区等。根据实习形式来分,大致有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和专业服务等。以依照实习地点为主,结合实习形式,我们可以将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进行如下四种分类。

(一)社会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和志愿服务

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外,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还要善于运用学过的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妥善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地观察了解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关注与关怀,对社会服务和社会行动有更直接的参与。他们既要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也要具备社会工作的实务能力和实干精神。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调查研究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调查研究是作出决定的必经之路,只有在有充分的调研和思考之后,社会工作者才能根据环境所给予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从而为案主和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援助。那种“拍桌子”、“拍脑袋”决议的方式是不适合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反思能力也是一名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过程中,专业人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到提升和升华。

按照大多数学校的实习模式,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社会工作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调查是了解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对社会各群体,包括各社区的各种需求进行调查了解,以便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样是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

在实习中,学生就当前严重影响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正常生活的社会问题展开调查,如下岗人员生活状况调查、流动儿童就学问题调查、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等。在重点了解社会福利政策及实施状况的同时,不断发现和开拓社会工作新服务领域。只要有服务目标人群的存在,就有服务需求,在实习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挖掘这种需求,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实验室技能和社会工作实习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专业自我形成和社会工作的专业成长。

通过参观访问,增进学生对社会各专业领域内社会福利政策实施、福利机构功能及运作形成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福利领域的兴趣,为随后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及专业服务的开展奠定理解宏观情境的基础。参观访问多半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实习为主要形式,且人数比较集中,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时间比较集中。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应事先多讲授相关知识,事后多进行交流讨论,且应重点围绕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福利领域的主题。

志愿服务能否看成专业实习的内容?一般认为,社会工作实习与志愿服务不同,它不是以服务为导向的,也不是以任务为中心的,而是以教育为导向的,不以追求数量为目标,是在督导员指导下的特殊形式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过程。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服务,其本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实务经验的一种积累,而不该被看做是教育性取向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一种方式,因为它缺乏一种专业教育的过程,较多被考虑的是机构的需求,而不是学生的需求(肖萍,2006)。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培养有能力的实务工作者,学生参与实习是有计划的、自觉性的过程,可以通过整合所学的知识和原则,发展其专业自主能力。但不管怎么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做义工时,也是“专业”义工,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其专业知能的促进、专业角色的形成、专业精神的培养和专业形象的展示的过程。

(二)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实习

在我国,社会福利服务及其行政管理的工作职能,分别由民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卫生、教育、扶贫等政府部门或机构承担,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和各类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也承担着向特定的工作对象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职能。这些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集中了国家的大部分福利资源,开展多方面的福利服务活动,是我国福利资源发送的主渠道,福利服务活动开展的主战场。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承担了福利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职能,与作为专业化福利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就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

学生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中的实习,主要是参与相应政府机关中与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福利行政管理有关的日常工作,有较多机会从事宏观层面的学习和思考。在实习中,除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架构、运作状况和实习岗位的工作流程外,学生应重点了解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现实福利需求不符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利用实习工作的便利,对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了解,对福利政策的实施情况、福利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学生不应仅仅为了实习而实习,被动地接受实习单位的安排而不加任何专业的分析、反思和批判,也不能仅仅以管理者的角色进行思考,而要利用实习工作中与管理和服务对象接触、交流的机会,进行需求调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为实习总结、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的撰写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中的实习内容多半是参与行政管理事务和常规活动。由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并不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其主要的职责是行政管理而非专业服务,所以其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的理想机构。其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很难引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专业方面成长,而是将其当成额外的任务,甚至当成一种“照顾”或“负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同度不高的缘故。在实习中,学校及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其需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只能片面“迎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需求。而更为严重的是,实际上,政府部门和社会团队的需求无论是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说,学校及其学生都是无法通过短期的、少数人的教学实习来完全满足的。这样一来,就会进一步造成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信任危机,无法形成学校学生和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肖萍,2006)。在实习督导方面,学生可能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科层化的强烈影响,学生在冰冷的原则和规定的程序下会感觉到“无能”、“无助”,除了刻板地遵循实习单位的办事程序外,无力改变现实。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专业自主的原则,提醒学生与实习单位的行政事务或非专业性事务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社区实习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社区实习时,能够广泛接触社会现实,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街道、居委会、村委会从事日常管理工作,在社区工作者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资源情况和文化特色等基本情况;进行社区服务现状调查和评估工作,开展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社区会议等方法进行社区需求分析和问题诊断,确定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和社区的总体问题;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问题青年、失业下岗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直接服务,以及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综合服务;对社区发展进行SWOT分析,即包括对社区发展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等内部因素分析,社区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与挑战(threat)等外部因素分析,以及为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开展的社区组织管理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应重点了解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体会“小巷总理”的苦与乐,了解社区组织在社区服务提供方面的工作模式,学习尝试将社会工作价值、理论与方法整合并运用到社区工作实际中,思考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价值和方法为有需要或困难的社区居民解决为其提供服务时遇到的困难,反思社区服务中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界限及冲突。

在我国内地社区“行政化”的环境下,学生对社区管理技能的学习相当重要。社区管理技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社区规划管理技能,要求掌握社区规划设计、环境卫生、治安管理技能,并能适当运用;社区社会服务技能,要求掌握社区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技能,并能适当运用;社区经济发展技能,要求掌握社区经济发展技能,并能适当运用;社区组织管理技能,要求掌握社区组织建设和管理技能,并能适当运用;社区文化教育技能,要求掌握社区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等技能,并能适当运用。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选择社区作为实习场所,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本土化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在国外及我国的港台地区,社区各类服务机构比较普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依托于社区服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而在我国内地,社区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社区社会组织发育尚未成熟,社区实习的现状很难令人满意。在大多数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还处于一种“弱嵌入”状态,学生被当做社区的接待员、打字员、人口普查员、志愿者等免费劳动力,并没有被视为专业人才而委以重任。从整体上来说,社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非专业化状态较难满足专业培养的要求,需要从制度建设、实习内容及阶段的设计等方面加强社区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社区实习中的专业自主与社区自治、专业服务开展与社区服务创新进行有机的结合。

(四)专业机构实习

学生在专业机构实习时,在机构的安排与督导下,可以参与机构的日常工作,开展专业福利服务,从而培养专业助人的基本技巧,体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促进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的深化体验、理解与反思。学生应该重点关注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实务能力的表现,以及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情况,不断交流和分享自己在实习中的收获与体验,全面分析自己的长处、经验、不足甚至教训,特别注意反思个人和专业方面今后需要加强和发展的地方,检视督导员给予自己在专业、情感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反思自己在实习中的专业价值认同和内化的情况。

其中,学生应该重点注意以下事项的学习:了解机构的历史、目标、使命和功能,以及其组织架构、基本运作、组织文化和工作气氛;了解机构的服务性质和内容、服务政策和工作策略、服务类型与服务模式,以及这些服务与政策如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了解机构在日常服务工作中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特别是来自政府部门、资助单位和服务对象的非专业性需求带来的压力影响及应对策略;了解并能运用与机构服务有关的社会资源,能运用服务所需的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技巧和策略;适应机构的工作环境及与工作人员建立关系的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专业关系,善用督导以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与机构内的工作同仁保持良好的关系,培养相关工作能力及良好的待人处世与服务的态度,以成熟的态度面对工作压力;要有效地规划安排工作,翔实撰写各项工作记录,客观地自我评估,并能严格遵守机构的规定,保守机构和案主的秘密,等等。

社会工作实习机构是决定学生实习成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实习机构的专业性质、服务领域、任务分配和督导教育等因素均直接影响实习目标能否实现。在专业机构从事直接的社会福利服务,是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实习中最为普遍的工作内容,有些学校甚至把它当做唯一的实习任务。社会工作实习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完全在专业机构中实施,而国内普遍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只有少数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有较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难以满足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的需求,这成为制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别是实习教育的一个瓶颈因素。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东莞等许多城市发展的情况相当不错,也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实习的主要集中地。机构中社会工作人员的实务水平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工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分类标准不尽统一,情况也不尽相同,在专业机构中的实习内容要视实习机构的服务宗旨和服务领域而定。在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和儿童福利机构等机构中,应侧重于开展院舍照顾服务;在亲子服务中心、咨询服务机构、青少年事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中应侧重于开展发展性的社会工作服务,包括服务项目的需求调查、项目开展、效果评估等;在残疾人康复中心、培智学校、聋哑学校、福利工厂等机构中,应侧重于提供残疾人的社会服务,包括需要调查和评估、服务项目的开发、政策倡导等;在保健院、精神病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保健机构中应侧重于向病人及其亲友提供临床服务,包括医疗保健、精神辅导、家庭治疗等方面;在少管所、劳教所、工读学校、戒毒中心、社区矫正服务社等矫正机构中应侧重于提供矫治社会服务,包括矫正对象的安置帮助、学习辅导、就业支持和心理矫治等方面。

我国香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机构安排与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与丰富性,除家庭、社区、儿童、青少年、康复等服务外,还与不同界别合作,发展各类型创新服务,如雇员再培训课程、长期病患者支援服务、艾滋病教育、市区重建社工队等,范围涉及劳工、就业、教育、医疗、健康、房屋、市区重建、交通、扶贫、国际救援等。我国香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老师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多方面问题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直接服务、间接服务的各项技巧和将社会价值融入实践,另一方面也要参与实习计划的商议,完成机构政策和程序内的工作任务,做好各项实习记录并与督导员保持密切联系,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对个人经验进行重整,有能力在行动中反思,并对行动本身也进行反思(刘斌志,2006)。

二、以实习方法为标准的分类

一般来说,我们将社会工作实务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层次上的个案工作,中观层次上的家庭工作和小组工作,宏观层次上的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从社会工作实务的内容来看,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应该包括个案、小组、社区和社会工作行政等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及实践。学生在实习中,既要了解个案、小组及社区社会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社会工作不同介入方法应有的步骤与方法,学习在实习机构中有计划地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展开专业服务,还要特别注意不同工作方法的实习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个案工作实习

个案工作实习是指把单个个人或家庭作为服务对象开展的各种专业帮助的实习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采用的是个别化的工作方法和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方式,目的在于协调对象个人与环境或他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个案工作实习的介入过程分为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和追踪八个基本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实习都有相应的任务和工作要求,各个阶段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在服务介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情况。只有掌握了个案工作的技巧,才能根据个案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把个案工作的价值观顺利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推动服务对象发生有效的改变。具体说来,个案工作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会谈的技巧,包括支持性的技巧、引领性的技巧和影响性的技巧。其二,建立关系的技巧,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感同身受,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制造气氛,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实际处境以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积极主动,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信心。其三,收集资料的技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会谈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调查表的运用,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可以让服务对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便于收集一些涉及隐私或者不便于在社会工作者面前表达的资料;观察的运用,通过观察可以直接了解服务对象与周围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过程;现有资料的运用,对于一些已经有记录的资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有关机构查阅和收集之。其四,方案策划的技巧,社会工作者在方案策划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目标清晰而且现实,社会工作者最好以服务对象希望实现的具体行为作为标准,根据服务对象的状况以及能力制定明确的任务完成时间表,保证工作目标明确、现实;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服务对象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服务介入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有时需要集中在服务对象身上,有时需要转到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身上;策略合理,服务工作方案还包括服务介入工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一个好的工作方案,不仅需要让服务策略与目标一致,而且还需要服务策略本身相互配合。其五,评估的技巧,主要涉及以下技巧:正确运用评估类型,评估通常有两种方式,即对介入活动的效果评估和对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基线评估、任务完成状况评估和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基线评估注重改变过程,需要首先测定改变开始的基点,并与改变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任务完成状况评估偏重目标的实现,对任务完成的程度和质量进行评估;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侧重于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需要服务对象自我陈述个案工作过程对他(或她)的影响和作用;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不在场、不记名等方式让服务对象有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评估过程;在评估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向服务对象说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的服务工作,表达自己的诚意,并且向服务对象承诺保密的原则。

(二)小组工作实习

小组工作,又称团体工作,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助人工作方法。在实习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手段有目的地组织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组员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小组工作可以划分为准备期、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和小组结束期五个阶段。在小组工作实习的各个阶段,学生要清楚组员的特征,把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明确小组程序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要求。

学生应重点掌握小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其主要有沟通和互动的技巧,控制小组进程的技巧、小组会议的技巧和策划小组的技巧等。①沟通和互动的技巧主要有全神贯注倾听,积极给予回应,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小结,表达鼓励支持,促进互动交流等。②控制小组进程的技巧主要有适当给出解释,提供精神支持,促使承担责任,避免行为失当,联结集体和个人,严格设定界限,适当挑战内心,分类妥善处理,整合小组行动等。③小组会议的技巧主要有做好开场讲演,设定会议基调,把握中心话题,播种未来希望,善以待求变,真诚流露自我,告知可靠方案,灵活运用眼神,订立行动同盟等。④策划小组的技巧主要分为初期、中期和结束期三个方面:小组初期的设计应着重于促使组员认识、消除紧张情绪和打破僵局;小组中期着重于巩固组织的共识、消除分歧,以及增加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小组结束期着重于巩固组员的学习成果和小组工作的结束。

学生在进行小组工作时,应充分地发挥工作者的领导者作用,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小组成员实现目标。经常使用的领导技巧有自我揭露、面质、探索、摘述、支持、角色扮演、部分化、澄清、普及化和示范等。在小组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处理场地安排、准备好开场白、分配角色、处理意外事件和分享经验等问题。

(三)社区工作实习

社区工作,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主要是指在我国城市的区、街、居等社区范围内,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的专业服务的总称。社区社会工作对居民个人、社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解决个人困境和问题,恢复和提升个人社会功能,发展个人潜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功能,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它更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之一。

社区工作按模式来分,有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社区工作按内容来分,有社区照顾、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等。除了对社区工作模式和内容进行了解外,社区实习的主要目标重点在于社区工作能力和技巧的锻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分析评估技能,要求基本掌握社区需求分析、资源分析、政策分析和动力分析等技能,并能适当运用;社区关系建立技能,要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进入社区,与居民、社区组织及政府之间保持良好沟通,熟练掌握关系建立和维系技巧;社区项目策划技能,要求掌握社区项目分析、计划和评估技能,并适当运用于社区行动的组织;社区组织动员技能,要求掌握社区动员、社区会议、社区谈判等技能,并适当运用于社区项目的开展;社区教育倡导技能,要求掌握社区游说、宣传推广、领袖培训、志愿者培训等技术,并适当运用于实际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的实习可依各种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和中心来展开,也可以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来展开,如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社区矫正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自治服务等。学生需要将社区工作课程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社区工作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专业实习过程中组织发动或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实践,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行动研究”,发挥专业的力量和影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社会工作行政实习

社会工作行政,属于间接社会服务,不是面向服务对象,而是面向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包括计划、组织、人事、协调与控制等内容。具体来讲,主要有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和领导,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志愿者管理、财务与筹资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等内容。

社会工作行政的实习,主要是由实习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使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更加有利于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学生与其他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前线服务监察,与用人单位及督导员沟通,以及处理其他各类行政事务。在前面的第一种标准的分类中,除了社会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和志愿服务外,学生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区和专业机构中实习都有可能会从事社会工作行政,鉴于其面向的一线工作人员并非全部都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必须运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毕竟,在目前的中国,专业的社会工作和实际的社会工作的分野还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应该用一种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和判断这种区别,并能作出正确的应对。随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社会工作行政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三、以实习领域为标准的分类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应该特别注重通才实务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应该尽可能掌握社会工作各个领域的实务内容和实务方法,其实习内容应该围绕通才实务观来设定。无论实习学生在哪个专业机构或居民社区中实习,都会涉及一些共同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界定、服务内容的确定、服务形式的探索、服务效果的评估、服务机构的运作、服务过程的展开等。

在2001年,负责全美社会工作教育本科和硕士项目鉴定的国家组织——社会工作教育理事会(CSWE)规定的与实务有关的内容有:促使案主进入恰当的工作关系;确定议题、问题、资源和优点;收集和评价信息;服务提供,包括运用沟通技巧、督导和磋商;确定、分析和实施以经验为基础的干预计划,以达到案主的目标;应用先进的经验知识和技术;评估项目的结果和实际效果;为了响应政策和秉承服务理念,提供开发、分析等技术支持;促进社会和经济公正(安秋玲,2009)。

按服务人群的种类或场所划分,社会工作的实习内容可以分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城市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移民社会工作和灾民社会工作等。在不同的实习领域,应该根据特定的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或重点问题,确定其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善服务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以探索更好的服务形式,了解专业服务机构的运作实际情况。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太多,鉴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依照其资源优势、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集中精力开展某些领域的实习。就农村社会工作实习而言,其实习地点为农村,实习方法涉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等,而实习内容则是多方面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农村社区的调查了解。实习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的专业教育后,应该首先深入农村社区,对所实习的农村社区进行调查,全面地了解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情况,对农村社区村民的需求和农村社区问题进行调查。其二,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的实际演练。接受了农村社会工作学习之后,由专业的农村实习督导员带队,结合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深入农村展开社会服务。在具体的实务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农村社会方法和技巧。其三,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进行评估和反思。运用专业眼光,审视农村工作和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工作应用现状及问题,对农村社会服务项目的开展进行评估。

无论在哪个领域实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都应注意按通才实务观的模式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或实习的安排,对自己接触的某个专门领域进行系统的学习,将该领域的课程理论学习与课程实习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形成个人的实务风格。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和督导员应该着重指导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各专业领域实习时的系统过程、方法技巧、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指导实习学生以案主为中心,确定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按照实务领域组织学生的课程实习或专项实习,以加强实习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形成专门的培养方向和鲜明的优势特色。

参考文献

[1]史柏年,侯欣.2003.社会工作实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曾华源.1987.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理论、实务与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曾华源.199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4]林霞.2005.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的阶段模式[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1).

[5]刘斌志.2006.香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3).

[6]田玉荣.2004.从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质看“专业导入教育”的课程设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7]黄红,初智巍.2009.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实困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7).

[8]肖萍.2006.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资源概念的引入[J].南京社会科学(3).

[9]安秋玲.2009.社会工作者实务认知与获得途径的访谈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10]向德平.2008.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J].社会科学(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