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定信心健全机制努力提升乡镇人大工作上水平

坚定信心健全机制努力提升乡镇人大工作上水平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定信心健全机制努力提升乡镇人大工作上水平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前沿阵地。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者的学习培训是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的首要条件。在各乡镇建立了县人大代表联络组和代表活动工作室,为代表开展活动创造了科学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联系指导是县人大常委会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坚定信心健全机制努力提升乡镇人大工作上水平_点滴集

坚定信心健全机制努力提升乡镇人大工作上水平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前沿阵地。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保障公民权利,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皋兰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乡镇人大工作,把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与推进常委会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构建“五大”机制,丰富乡镇人大工作,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积极推进乡镇人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健全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者的学习培训是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的首要条件。我们按照“加强联系、集中交流、推广经验、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乡镇人大工作交流座谈长效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集中交流经验,集中研究问题,集中解决问题。2007年初,针对各乡镇人大主席都是新手、业务不熟悉的实际,安排一名常委会副主任拟定了2万多字的培训资料,组织乡镇人大主席重点对《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知识,乡镇人大主席如何履行职权及工作程序和业务知识等进行专题培训。并从外地邮购赠发了《乡镇人大工作手册》《地方组织法释义与问题解答》《代表法释义与问题解答》《选举法释义与问题解答》《监督法释义与问题解答》等五本书,为乡镇人大主席及时充电、正确行使权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连续四年按照“先学习、再交流、重探讨、捉提高”的工作思路,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人大最新理论成果、《甘肃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互相交流乡镇人大工作的新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推进了乡镇人大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把集中培训与外出学习考察有机统一,适时组织乡镇人大主席赴山东寿光、上海等地学习当地先进乡镇人大工作经验,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考察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园。通过集中培训和异地取经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人大主席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增强了人大主席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制度建设是保证乡镇人大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石。我们高度重视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原有的工作制度,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安排专人,帮助建立健全了乡镇人大主席岗位制度、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制度、乡镇人大学习培训制度、乡镇人大主席履职守则、代表学习工作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评议乡镇工作部门制度、代表调查视察制度、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10多项工作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工作、以制度促进工作的新格局,保证了乡镇人大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按照就近就地、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开展活动、接受监督的原则,帮助各乡镇人大对本辖区的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成立了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的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在各乡镇建立了县人大代表联络组和代表活动工作室,为代表开展活动创造了科学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代表小组“四簿一册一记”(代表学习记录簿、代表活动记录簿、代表建议意见登记簿、代表典型事迹登记簿、代表考勤册、代表民情日记),有效规范了代表行为,杜绝了代表“不作为”的现象发生。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乡镇人大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

三、健全联系指导机制。联系指导是县人大常委会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自2007年以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积极为乡镇人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出谋划策,搭建推进工作的各种平台,有效激活了乡镇人大工作。建立健全了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制度,主任全盘联系指导,副主任分别联系两个乡镇人大具体指导工作,并要求每月调研一次,指导代表小组开展一次活动,每季度解决一个出现的新问题,半年总结一次经验。建立了县人大常委会与乡镇人大“三联系”制度(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乡镇人大主席、乡镇人大主席联系代表小组组长、代表小组联系本选区选民)。建立了县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与乡镇人大代表建议意见联合督办机制,采取主任会议督办、重点督办、跨年度滚动督办、人大政府分管领导双重督办等方式,每年选择一些涉及特色农业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县城建设与管理、教育均衡发展等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代表建议意见,加大与代表的沟通和协商力度,组织代表深入承办单位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办理现场,通过询问和质询,对一些办理质量不高的代表建议意见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承办单位加快办理进度,提高办理质量,增强办理实效。建立健全了各乡镇代表异地之间、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代表小组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机制,积极开展“人大代表互联活动”(县级领导中的人大代表同基层人大代表互相联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同基层人大代表互相联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同不驻会委员互相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各乡镇各级代表的履职热情。实践证明,加强联系沟通,依法指导乡镇人大工作,达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目的,进一步推进乡镇人大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健全联动调研机制。我们始终坚持县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与乡镇人大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凡是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重大活动、调查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工作,都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和部分基层人大代表参与其中,及时传递全县工作动态,关注全县经济发展,关注民生民利。近年来,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和部分基层人大代表代表对全县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等100多项涉及民生问题的议题,开展调查视察活动,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200多条。对《农技推广法》《种子法》《水利法》《教育法》《环保法》《食品安全法》等50多部法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督促政府执法部门纠正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对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交通局、教育局、水利局、民政局、农牧局等政府工作部门进行了工作评议,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乘车难、上学难、吃水难、特困群众救助、发展特色农业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上下联动,深入调研,凝心聚力,全力支持县、乡两级政府推行工作,乡镇人大职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五、健全综合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是保障乡镇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构建网络、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健全制度”为重点的县人大代表联络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主席的领衔作用,保障乡镇各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联系沟通,督促其重视支持乡镇人大工作,配备人大秘书,落实代表活动经费,为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坚持乡镇人大重点工作向县委请示汇报制度,依法指导召开乡镇人代会,决定重大事项,选举或补选乡镇长和副乡镇长。坚持每年组织“一府两院”深入各乡镇通报政情,及时向代表通报工作动态,征求代表建议意见。帮助乡镇人大组织100多名代表向本选举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监督。组织代表小组开展各类实践活动300多次。指导乡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了“五个一”(推广一门科学技术、联系引进一个小项目、帮扶一户特困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为乡村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五带头”(带头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履行公民义务、带头做好人好事、带头勤劳致富)、“人大代表进社区开展选民接待日”、“百名代表进千家”等活动,使乡镇人大与代表的联系更加密切,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开展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主动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先后参与承办全国部分县(市区)第三十一次人大工作交流会和兰州市区县人大工作交流会筹备工作、共同当好“东道主”,办好交流会,学习各地人大工作新经验。同时,充分利用县广电局、省市人大系统报刊杂志及网络新闻媒体,加大对乡镇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开辟专栏编发乡镇人大工作动态40多期,发表新闻稿件10多篇,宣传乡镇各级代表履职典型事迹30多件,积极推介全县乡镇人大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激活了乡镇人大工作的动力,努力把乡镇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发表于《新时期人大管理模式创新与代表工作务实》一书

img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