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记忆应该是一个整体。3.反映对象上的全面与完整“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要兼顾反映物的记忆与人的记忆的档案文献。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_城市记忆与档案

第六章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记忆应该是一个整体。为了克服“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分散割据的实际现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把分散的各部分“城市记忆”档案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长久地传承和利用。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经济、有效的方法将分散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完整、真实、生动、持久地记录和保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便于对相关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服务。其中包括三方面含义:即整合目标、整合要求、整合原则。

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目标

整合的基本目标是:“记录和保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便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服务”。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保存“城市记忆”,维护城市历史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城市发展历史,而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个作用。因此,记录和保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就是整合的首要目标。通过整合,确保留存下来的城市历史更加完整、系统,避免分散流失,并便于对相关档案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城市历史真实面貌能够得到长久的维护与延续。

(二)用好“城市记忆”,服务城市发展

整合的目的不仅仅是记录城市发展历史,而是要在记录的基础上用好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服务作用。要通过整合,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效应,对相关档案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开发利用,为当前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政府决策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参考服务;要开发各种文化产品,满足公众认知城市历史文化的强烈需求,为市民塑造精神家园服务;要为城市的未来守望源头和根脉,帮助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服务。

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要求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要求应该符合全面性、典型性、真实性、持久性和共享性等方面的要求。

(一)全面性与完整性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相关档案的分散流失问题,因此全面性与完整性是对整合工作最基本、最首要的要求,也就是要全面、完整地搜罗与“城市记忆”有关的各方面的档案文献,保证城市历史的完整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容与形式上的全面与完整

在内容上,“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要尽可能覆盖城市生活的各领域:从大的方面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都应有所反映;从小的方面说,市民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社会风尚、民俗民情、各界人物等都要有所涉及,要尽可能留下城市方方面面的历史记忆。

在形式上,要尽可能覆盖档案的各种载体,将有关“城市记忆”的文字、音像、数字化等各种形式的档案整合起来,使得“城市记忆”的反映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2.时间历程上的全面与完整

城市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所以,“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范围与视野应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相适应,要兼顾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要做好相关档案资源的静态与动态管理,将搜罗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结合起来。

首先,要尽可能地将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源搜罗包容进来,保证已有档案文献长久安全地存在。其次,要保持城市历史的连续性,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管好、搜集好当前正在形成的档案,并着眼未来,为即将产生的“城市记忆”档案设计好管理方案。特别是当下已经逐步进入信息时代,要着眼当前和长远,做好城市数字记忆档案的管理工作,为数字档案的及时有效管理和长久流传打好基础。

3.反映对象上的全面与完整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要兼顾反映物的记忆与人的记忆的档案文献。国内有些城市开展“城市记忆”项目主要是收集街区和建筑的照片等。但是,城市不仅仅是街区和建筑,它是人类活动的空间,见物不见人就失去了城市存在本来的意义。所以,“城市记忆”仅停留在为老街区、老建筑拍照片或录像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城市中人的活动应该与城市建筑风貌受到同等的重视。

整合中还要兼顾城市人的整体与个人记忆的档案文献。“城市记忆”档案文献既要反映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群整体发展的大体轮廓和走向,也要重视反映城市市民个体的生活和命运。因为城市毕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如果缺乏反映个体生活的内容,“城市记忆”就会失去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要兼顾城市人的整体记忆与个人记忆方面的档案文献,做到点面结合,有血有肉。特别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更是要关注档案为普通百姓个人提供记忆服务的功能。当然,需要整合的反映个人记忆的档案文献,不可能反映所有人的全部人生经历,必须是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也就是说能体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档案文献。

(二)典型性与精练性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要注意其典型性与精炼性。正如人的记忆有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一样,“城市记忆”也是如此。对个人来说,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都是大量甚至海量的,这些海量记忆不可能全部都保存下来上升为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对“城市记忆”来说也是如此。

在整合中应该从海量的瞬时记忆、短期记忆中,筛选出值得保存的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从整合的成本出发考虑,不可能把记录城市中所有发生或存在过的事、物、人的档案都整合进来。二是从整合的质量来说,反映城市中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档案文献往往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整合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既要反映城市历史的大致轮廓、发展脉络,又要留住城市历史的重要节点和精华所在。所以,记忆是要精炼的,有选择的,要选择整合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档案文献。在这里,完整性与典型性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关系。

“城市记忆”既然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市民的集体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每份具体档案的价值,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并且要反映出各自城市的特色,彰显其地域、人文等特性。

(三)真实性与持久性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要注意其真实性。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必须尊重城市历史的真实。在这里,首先必须保证收集到的相关记忆的真实。其次,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也必须尊重它的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

整合起来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还应该具有持久性。作为“城市记忆”的这些档案文献资源应该长远地保存下去,所以,应该关注对相关档案的长期安全保管。特别是随着档案载体种类的拓展,音像档案、数字档案、多媒体档案等日趋增多,这些档案的保存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长久保存的难度更大,稍有疏忽或迟疑,就会导致相关档案资源的流失或损毁,从而导致“城市记忆”的缺失。因此,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要重视做好各种载体档案保存的持久性。

(四)共享性

整合起来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应该是可以被共享利用的。一是档案系统内部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在一个城市内部,同时存在着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它们各自都拥有一部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但是大多不完整,在利用时会遇到局限,很可能自己需要利用的档案有一些却保存在其他档案机构。因此,整合起来后,就可以互通有无,为利用提供方便。二是社会对相关档案资源的共享利用。整合起来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除了部分档案由于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等原因,按国家法律规定只能内部控制使用外,多数档案可以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共享。相关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起来后,可以更方便社会各界的利用,避免利用者为查询所需档案信息花大力气而四处奔波。

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原则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要秉承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尊重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与互利共赢,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分步实施的原则。

(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秉承“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的原则

1.“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

如前所述,各类档案部门、博物馆、图书馆、新闻媒体、民间团体,甚至文化名人、市民百姓个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并从事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的收集工作。

2.“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主体只能是国家综合档案馆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主体如此众多,虽然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建设是有益的,但给“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带来不少困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主体只能是一个,应该是各个城市的国家综合档案馆。

(1)这是由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法定地位决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是国家集中保存、管理档案的职能部门,在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等方面专司其职。城市中市和区县档案馆是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规定:“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按行政区划或历史时期设置的、收集和管辖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档案馆”。因此,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承担着集中管理多种门类档案的法定职责的。在这方面,其他档案馆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文化机构就不具备这样的法定职能。

(2)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实力保证了其能够发挥整合的主体作用

一是因为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城市历史档案永久保存的基地,收藏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数量占绝对多数。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档案馆2009年末馆藏档案总数达到了297万卷,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范畴的。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主体,可以有效地、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

二是因为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每个城市中从市到区县,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网络体系,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可以较好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和骨干作用。

三是因为国家综合档案馆拥有专业的收集、保管和研究开发力量,以其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其在整合中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这方面,其他文化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保存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比较零散,数量较少,不成系统;而且没有完备的组织体系,也不具备专业的档案收集、保管和研究开发队伍,与国家综合档案馆相比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不具备优势。而其他档案馆也缺少国家综合档案馆所具备的资源整合的优势。

(3)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的法律责任保证了整合后的档案资源能有效提供社会利用

我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因此,城市中市和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有开放档案、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利用的法律责任。而其他档案馆、其他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没有向社会开放和提供利用各自保管的档案的法律义务。因此,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主体,可以从法律上确保整合后的档案资源为社会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主体,但是在强调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主体的同时,还要厘定好主体作用的范围。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的主体作用,更多的是应该体现在整合中发挥领导、牵头、组织、协调、规划和搭建整合平台等方面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而不是要取代、取消其他方面的作用,更不是要把其他方面的有关档案资源都兼并进国家综合档案馆,把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唯一的档案实体保管基地。

(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秉承“尊重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与互利共赢”的原则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虽说应该有明确的主体,但是,在整合中要尊重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不应该脱离档案资源实际的拥有状况去构划,应该以付出最小的代价来最大程度实现整合的目标。因此,整合中应该以现有的档案管理分工格局为基础,制订适度整合的目标,不要不切实际地追求大而全地一方垄断或集中。

尊重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有利于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单位建设、保护和开发相关档案资源的积极性。一些档案拥有者害怕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其主要原因就是怕失去自己拥有的档案所有权。因此,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要尊重现有档案管理格局,既要合作整合,又要有必要的档案文献资源管理上的分工。

尊重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有利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长期开展。因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不是一家一户能够凭有限的力量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中,社会各方面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在相关资源整合中不应该也不需要全部推倒重来或者另起炉灶,而应该统筹利用已经形成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基础,取得既有效又经济的效果,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

在尊重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的前提下,还应该提倡整合结果的互利共赢。只有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和出发点,才能更好地调动各个档案藏家的积极性,使整合工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内在推动力。

(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秉承“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的原则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即不是追求把所有的档案实体都集中到某一家手中,而是只求尽可能搜罗所有相关档案信息,对档案实体只进行有限度的整合。

1.对我国“城市记忆”档案文献实体整合现有实践的分析

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在档案资源整合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对档案实体整合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实行档案资源整合“一体化”战略,即“航母”式战略:以市或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航母”来承载市或县域地区全部档案资源,积极调整市或县级档案资源的布局与结构,将各类档案资源全部整合进市或县综合档案馆,做大做强市或县综合档案馆,使其成为既是档案实体中心,又是档案信息中心与政务信息中心。例如,2004年安徽省和县实施了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按照重点发展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原则,将县房管局、建设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单位的专门档案全部移交到县档案馆,并发文明确规定了各有关专门档案形成、流转的机制,确保了专门档案及时、顺利、完整地移交给和县档案馆,确立了以档案部门为主体、各专业主管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一家主管、集中保管、及时移交、“一站式”服务。2006年12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对此专门作出批示:“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是推动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重要举措。安徽省档案部门探索建立国家档案管理利用模式的做法值得肯定。各级档案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借鉴这些经验,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整合并合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再如,在广东省深圳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地,建立了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城市建设档案馆(或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合一的档案管理体制。城市建设档案馆也是法定的国家档案馆。两者的整合,有利于国家所有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其档案局、档案馆、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整合管理体制发挥了地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集聚和管理创新的优势。

另一种是实施档案资源整合“有机结合”战略,即“旗舰”式战略:以市或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旗舰”,联合本地区有关档案馆“加盟”,走“分散建库、集中联系,分散服务、资源共享”联合建库的道路。这种战略,既符合档案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又能不断推进档案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还能统筹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其他档案馆之间全面而有序发展,促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享。例如,广东省东莞市档案馆大朗镇分馆体制。东莞市大朗镇于2007年初建设广东省首家镇级档案馆,在挂东莞市大朗镇档案馆牌子的同时加挂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的牌子。该馆树立“创新体制、理顺关系;集中管理、统一利用;科技兴档、强化服务”的建馆理念,实施档案资源整合一体化战略,建立“多档合一”的大档案体系,将文书、城建、房地产等该镇各类档案资源全部接收进馆,实现档案资源集中式管理和“一站式”提供服务,成为档案实体中心、档案信息中心和政务信息中心。

以上这些实践活动和档案实体整合模式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方面有其成功突破的地方,但是,其中有的整合模式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适应性,不具备普遍意义。其中,档案资源整合“一体化”战略即“航母”式战略适用于区域小、档案数量少的地区,或是新设立的行政区域;不适合于大、中型城市。以上海市为例,至2009年底,上海市档案馆拥有馆藏档案297万卷,18个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总数达516万卷。另外,各专门、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共有档案230多万卷。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档案总数就达到1000多万卷,难以想象把这么多档案都集中到一个档案馆管理。所以,这种档案实体整合的模式在大部分大中城市中是不适当或是难以做到的。

2.“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必须符合各种现实的可能性。首先是档案管理体制的可能性。在目前档案机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还是条块分割、有着不同隶属关系的大前提下,不具备在体制上、实体上进行完全的实体整合的可能性。即便是广东省东莞市档案馆大朗镇分馆体制,一般只适宜于国家综合档案馆之间的“结盟”,而要让城市中其他各类档案馆“加盟”有一定难度。至于要整合社会上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则难度更大。“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有多种建档主体,相应的档案资源所有权也是多元的。对于那些非法定进馆范围的档案拥有单位和个人来说,档案的所有权归这些单位和个人所有。在整合中应该尊重档案拥有单位和个人对档案的所有权。

其次是档案业务管理的现实可能性。档案管理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安徽和县各部门所有档案实体整合起来才10万卷不到。但是,对于大中城市而言,动辄数百上千万卷的档案总量使档案实体整合即使在数量上也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况且,不同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拥有单位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环境,对资源的价值和管理有不同的理解。

由上所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秉承“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的原则。通过网络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对分散异构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组织、优化配置和社会共享。而档案实体整合应该提倡适度整合,如围绕某个项目、某个重要活动、某位著名人物对相关档案实体进行整合。

(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应该秉承“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分步实施”的原则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全局性的工作,所以,应该有通盘的整体考虑。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详细了解相关档案资源的分布等情况,并且着眼全局和长远,构建相对完整的档案资源整合规划。

要通过规划,明确整合的范围,尽可能地将拥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所有对象都包罗进去,以期达到全面性要求。

要通过规划,从宏观上把握“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构建目标,制订科学、合理、适用、符合实际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总体实施方案,并尽可能明确涉及所有对象的职责分工,以便群策群力,借助各方力量实现整合目标。

要通过规划,确定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工作任务,尽可能详尽地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步骤和措施,以增强整合工作的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