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发展创新理念 构建天津特色城市记忆
——天津市档案馆征集历史资料工作实践与思考
天津市档案局 荣 华
档案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记录,是档案馆履行服务职能的源泉。近年来,围绕构建特色城市记忆,为天津发展服务的需要,我们加大了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广泛深入开展了杰出人才档案、租界档案、知青档案、名企名店档案和天津体育史料的系列收集工作,填补了馆藏档案的空白,改善了馆藏结构,收到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使我们对档案资源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开展档案征集工作新的内涵和意义
1.加强档案征集工作是夯实档案服务资源基础的客观要求
从狭义说档案服务就是档案资源信息服务,搞好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前提,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为档案服务创造最优越的条件。档案资源建设是包括建档指导、档案接收和档案征集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全面跟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以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人物为重点,突出收集那些反映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民族民俗文化等非公文、非纸质生动鲜活的历史记录,以此突破接收形成期满20年的机关文书档案的单一工作模式,拓展资源进馆渠道,创建丰富多彩的适应城市建设与人民群众利用需求的档案资源宝库。
2.加强档案征集工作是全面记录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
档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记录历史就必然要求加大对人的历史记录,对全社会变迁的记录。为此,我们突出了关于人的活动的档案征集工作,先后开展了对为天津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档案的征集,并围绕社会发展变迁建立百姓生活档案,开展了知青档案、体育工作者档案的征集。这些个人形成的手稿、照片、日记等档案征集保存在档案馆,丰富了馆藏。
3.加强档案征集工作是构建完整城市记忆的重要途径
认识和评价一座城市文明历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判断这座城市的价值是最基本的判断起点。因此,保留一座城市记忆的系统完整,意义就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人们透过一系列的城市记忆,去触摸城市往昔、感受现在、展望未来,与城市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并在这种对话中找到重塑现代城市精神的原点,开拓城市新的美好未来。
天津从1404年明朝设卫建城算起,迄今六百余年。由于天津依河近海,地处水陆通津,是北京的重要门户,也是西方列强进入皇城北京的跳板和窗口。近代西方殖民者为打开中国的大门所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都与天津密切相关。另外,历史又使天津成为近代中国对外交流和推行“洋务”的北方中心。发生在天津的一桩桩令人回味与难忘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以及重要历史人物活动,是近代中国一百余年来起伏跌宕的历史缩影。而这一时期有关反映天津外国租界历史的记录,却在租界国撤离时将档案悉数带走,人为造成这段历史记忆的空白。只有加强征集工作,追补这段历史,才能实现完整记忆的目标。
二、开展档案征集工作的成效和做法
1.建立杰出人才档案库,为人才强市服务
为杰出人才建档,为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树碑立传,激励各类人才奋发工作,这是我们在转变观念、服务社会中的一个重大突破。2004年,天津市档案馆为配合全市实施人才战略和为人才强市服务,率先在全国建立人才档案库。这一工作一经开展社会反响很大,到目前为止,共为208名为天津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建立人才档案,包括侯德榜、吴咸中、马三立、骆玉笙等。
2.追补历史空白,再现城市记忆
天津从1860年被迫开埠后,历史上先后曾经有9个国家设立过租界,这在当时全国16个设有租界的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意大利在海外开辟租界仅天津一地。中国近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都在天津近代史中有所反映,留下了许多历史的遗迹。但这些租界国在撤离时将档案悉数带走,人为造成天津这段历史的空白。
为追补这段历史、完整再现城市记忆,从2005至2007年,我们先后出访英、法、日、意等国,在访问期间深入这几国的国家、外交、军事等档案馆与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及高等院校等文化机构查阅复制档案资料。几年间,我们共收集复制档案近七万余页、珍贵历史照片一千五百余张,许多历史档案资料是首次发现。这些档案连接了天津城市记忆断点,填补了天津城市历史空白,有效地为编撰《天津通史》提供了史料依据。
3.联合社会团体,记录普通百姓
2006年,天津市档案系统开展了档案馆建设年活动,以此促进档案馆公共职能的发挥,更好地利用档案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结合这一活动的开展,市档案馆联合天津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市社联向社会发起征集知青档案活动,从年初4月6日开始至年底历时近8个月,得到知青及家属积极响应、媒体的广泛宣传与支持和档案人员的全力投入,共征集档案资料五千余件,接待知青和家属一千余人次。征集到的档案包括书信、日记、创作手稿、证件等,极大地丰富了馆藏知青档案内容。老知青们深情地说:“忆往昔峥嵘岁月,衷心感谢党和国家对知青的关心、关注。知青历史是国家历史的组成,我们有责任把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送给国家档案馆来保存。当年,我们义不容辞地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今天,捐献档案资料,照样是义不容辞。”目前我们仍陆续接收知青档案的捐献。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迎奥运体育档案史料的征集。这项工作同样得到社会百姓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老运动员及他们家属的支持。在恰逢迎奥运倒计时一年的时刻,我们将收集到的档案资料集中在档案馆大厅进行展示,吸引了不少体育爱好者前来观看,凤凰卫视、天津卫视、《老年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进行现场采访和跟踪报道。老运动员们很动情地说:“我们为体育事业曾经的付出已成为过去,保留下来的照片和证件资料在档案馆能长久保存下去,也算是我们为奥运尽余力了。”聚焦百姓的收集使我们在收获档案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百姓事、百姓人是我们档案工作的活力所在。
4.瞄准名企、名店、名校,记录天津特色
馆藏档案是档案馆所在地区的历史记录,因此它的记录就必须具有地方特色。我们紧紧围绕天津历史发展的进程,加强具有本地特色档案的收集,在多年征集接收名企、名店、名校档案的基础上,2007年将代表天津特色的工厂、商店、学校等立档单位列入《天津市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和程序的规定》中。这份文件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下达,为顺利收集档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几年来,我们先后收集名企、名店、名校档案近四千卷、实物照片档案2000件,包括1956年天津照相机厂试制成功第一架135照相机,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试制的中国第一代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第一代牙粉企业的实物及纸质档案,天津耳朵眼炸糕店、百货大楼、大明眼镜店的档案,天津第一女医院、第一所官办小学档案,等等。几年卓有成效的收集实践不仅为天津城市发展历史填补了空白,同时,还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收集档案拓展了渠道、积累了经验。
三、构建天津特色城市记忆的思考
记忆与思考互为结果,记忆是新的思考的起点。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档案工作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面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发展,不能让城市只从几块留存的城墙老砖遥想城廓当年,从历史遗迹中远眺城市文化源流。我们要按照国家档案局提出的“要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完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完整保存历史,构建天津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1.围绕天津的发展脉络追补空白,体现资源体系的完整性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遗留在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人的魂,一个城市的根。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脉络,各自的特色,各自的根。每个世纪该为城市留下什么?每个年代该靠什么来传承?在了解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后,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近代天津,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随后的开埠设界,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作为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洋务中心,贸易日益活跃,化工、纺织等工业曾创出全国领先的辉煌……1949年刘少奇的天津讲话精神在天津先行先试并为指导新中国城市经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等等,这是天津特色的发展脉络。综观现在的各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共性的东西多,类同的内容多。所以,在档案资源建设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抓住城市的发展脉络,突出地方特色,追补历史,留下记忆。
2.围绕天津社会生活变迁,征集覆盖全社会普通百姓的档案资料,体现资源体系的全面性
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质上是人的生活变迁,这中间既有为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也包括生活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普通人。记录社会变迁不可偏废,需要我们在全方位探索并拓展留存城市记忆的方法和内容的同时,更加关注最具传承意义的人文特色记忆载体。这是一座城市的生活张力,民俗生活、商业生活、休闲生活、生态生活等,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记忆载体。我们要进一步扩大记忆的群体,加大涉及国计民生、普通百姓生活变迁记录的征集工作,建立覆盖全社会、覆盖普通百姓的档案资源体系。
3.突出重大活动事件,保存城市经典记忆,体现资源体系的地方性
档案作为城市的记忆,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不同地域的特色。记录保存彰显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是搞好征集工作的又一重要任务。在下一步征集工作中,我们要在突出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在反映地方特色、代表地方特色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的征集上下功夫。中央已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计划。天津滨海新区在21世纪必将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极,再次被世人所瞩目。这一城市经济建设发生的巨大变革,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和收集的经典、服务的重点。我们要紧紧把握和利用好这一时机,抢救性地收集改革开放记忆,为滨海新区发展做好服务。
未来几年是天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档案事业的大发展,努力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基本完成散失在英法德等国家的档案征集,及时拍摄抢救城市旧貌档案,深入收集记录百姓生活变迁、反映地方名特和重大活动档案,形成涵盖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历史发展面貌、覆盖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天津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作者为天津市档案局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