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入访谈现场

进入访谈现场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在进入访谈现场的过程中,访问者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接近被访问者,都应以朋友或同志的姿态与对方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然后再进入正题。一般说来,访问者进入访谈现场,面对素不相识的被访者,首先要表明来意,消除疑虑,以求得被访者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成功地进行访谈的首要前提。
进入访谈现场_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二、进入访谈现场

访谈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对于彼此陌生的人来讲,一开始的接触是相当困难的,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入户调查,首先碰到的就是如何进门的问题。在调查实践中,一般是请一位与调查对象熟悉的人带路或陪同,带路人可以是基层组织的干部,也可以是调查对象的同学、朋友等。经由熟悉调查对象人的引见,可以明显增加被访者对访问者的信任感。

访问员在进门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称呼的问题。一般说来,称呼恰当,就为接近被访者开了一个好头,称呼搞错了,就会闹笑话,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影响访问的正常进行。称呼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要做到这一点,访问员必须随时注意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称呼要恰如其分,既不可对人不恭,亦不可不适当地奉承。有的人口气很大,开口一个“喂”,闭口一个“伙计”;有的人又喜欢奉承别人,动不动就称“老领导”、“老革命”、“老前辈”等,想以此换取对方的好感,结果适得其反,难免引起对方的厌恶和反感。此外,还要注意称呼习俗的变化。例如,对一般人的称呼,过去习惯称“同志”,80年代习惯称“师傅”,现在,许多开放地区却喜欢称“先生”和“小姐”,这就要求调查员恰当而又灵活地使用各种称呼。

访问员与被访者接触后,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被访者接近。一般说来,接近被访者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是正面接近。即开门见山,先作自我介绍(或由陪同人介绍),直接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请求被调查者的支持与合作。这种方式虽显得有些简单、生硬,但却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因此,在对方没有什么顾虑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这种方式。二是求同接近。即寻找与被访者的共同点,激发被访者的热情与兴趣。例如,同乡、同学、同行、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等,都可以成为最初交谈的话题。在一时难以找到共同点的情况下,则可从对方最熟悉的事情、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或当时当地最吸引人的新闻谈起。例如,与农村老大妈谈她养的鸡鸭,与年轻媳妇谈她抚育的孩子,与公司经理谈他开发的产品,与企业职工谈工厂的效益,与知识分子谈职称改革,与青年工人谈体育比赛或影视节目等都是很好的话题。三是友好接近。即从关怀帮助被访者入手,以联络感情、建立信任。例如,对方家中有病人,就谈如何治病、买药和调养;对方遇到了挫折和不幸,就应表示同情,进行安慰和开导;对方在工作、生产上发生了困难,就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等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行动来帮助对方解决实际困难,这就更有利于建立信任和感情。四是自然接近。即在某种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接近对方。例如,在与被访问者一起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与对方攀谈,逐步了解对方,待建立起初步感情之后再说明来意,进行正式访谈。这种接近方式可以说是来访者有心,被访者无意,它有利于消除对方紧张戒备的心理,有利于在对方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许多情况。当然,在公开说明来意之前,一般是很难进行深入系统的访谈的。五是隐蔽接近。即以某种伪装的身份、伪装的目的接近对方,并在对方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调查了解情况。如微服出访等就是这种方式。一般来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针对特殊对象,才采用这种方式接近被访问者。如果滥用隐蔽接近方式,就有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总之,在进入访谈现场的过程中,访问者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接近被访问者,都应以朋友或同志的姿态与对方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然后再进入正题。一般说来,访问者进入访谈现场,面对素不相识的被访者,首先要表明来意,消除疑虑,以求得被访者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成功地进行访谈的首要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