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城市人口居住分布、居住郊区化的研究得到发展,居住空间分化的研究成为热点。以广州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法,结合商品住房发展动态,对城市空间结构对广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_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国内对居住空间的研究则始于1980年代。这是因为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现象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天地,研究进入了空前的活跃时期。根据研究的过程与进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代初至1980年代末,国内研究主要是城市地理学对国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引介。第二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为国内研究的起步和摸索阶段,国内学者以城市地理学者为代表的研究开启了城市居住空间研究之风,他们对广州、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内部空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第三阶段——以1998年为转折点,国内城市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使得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竞相参与研究,各种现象研究的热点不断出现,探讨的角度不断扩展,研究成果迅速增多。对城市人口居住分布、居住郊区化的研究得到发展,居住空间分化的研究成为热点。毫无疑问,中国城市社会的转型成为研究者们的一个非常现实的样本、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田野”。下面分别从论文和论著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近20年来与居住研究相关的研究论文

本书考察了发表在《社会学研究》、《城市规划》、《城市问题》、《人文地理》、《地理学报》等15种有影响力的期刊刊登的140余篇关于居住研究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国内学者在城市居住现象的探讨中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边燕杰等对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作了探讨[53],修春亮等对社会区域进行了研究[54],李培林等以消费为突破口研究消费与居住空间[55],李斌等从住房改革制度的作用展开了分析[56],张文忠等对新的住房分配制度下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过程和结果进行研究[57],周一星等对居住空间郊区化进行关注[58],廖常君等对城市居住邻里关系淡漠的现象作了探讨[59],肖文涛对城市弱势与贫困的居住进行关注[60],吴维平等对流动人口的居住[61]、谭术魁等对城市民工的居住[62]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李向东等研究认为,社区变迁正走向开放化、扩大化、阶层化、隔离化[63]等等。

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的同时,还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对大城市的探索与研究,这是因为国内以大城市居住空间特征和分化最为显著。其中,对上海的讨论最多,虞蔚等从实证的角度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布以及城市社区进行研究。虞蔚定性地分析了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的特点,将上海的社会空间分异分为五类:商业居住高密度区、中密度文化居住区、工业居住混杂区、新村住宅区和科技文教区,社会空间结构呈同心圆分布形式。黄吉乔对上海市不同历史时期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房分配制度以后,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选择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将使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明显。张翔根据上海市各区县近几年人口和住宅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上海市人口扩散与居住空间的扩展呈正相关性,近期上海人口扩散与居住空间的扩展的重点区域是城市近郊区,尤以浦东新区为主。黄怡在上海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研究中,提出圈层式隔离、镶嵌状隔离、扇形隔离,他认为居住隔离是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在城市土地使用上的表现[64]

其次是对北京的研究,香港学者薛凤旋1995年对北京社会区进行了研究,他根据北京城区居住分隔的假设,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和1985年住房调查资料,选取人口密度、住房条件和配套设施水平等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取现代化(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家庭状况)两大类因子,最终将北京划分为:内城贫民窟、东城扩展区、郊区居住区、研究开发与专业技术区、郊区工业区、文化区和建设工地等七类社会区。顾朝林等研究者的选题集中在对北京社会极化、富裕阶层的居住等居住空间分化规律的探讨。顾朝林等对北京的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分异最明显的地带在郊区[65]

以广州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法,结合商品住房发展动态,对城市空间结构对广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许学强等利用1984年广州市居民出行调查中有关人口和住户特征的数据以及1985年广州市房屋普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广州市1984年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城市的这种结构与城市发展历史、住房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66]。孙峰华等以西安为例研究了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社会区域划分[67]

在中国,专门针对居住社区的研究还是有传统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曾一度中止。改革开放之后,居住社区问题又成为居住空间研究的关注点,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对中国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社区的问题,社会学界、地理学界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研究者从城市社区的分类和发展趋势不断地探讨作为居住实体的居住社区的变迁规律,吴缚龙在《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特质》一文中按居住和生产空间的不同关系将中国的社区分为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和演替式边缘社区四类[68]。他认为在传统式街坊社区中居民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纽带,职业构成较为复杂,居民用地与商业、工业用地混杂,居民互动气氛较强。张鸿雁指出,中国城市社会正处在一个特定的结构性变迁之中,其核心性转变是城市社区结构的变迁,主要表现为社区结构的分化与重组,其主体形式是单位型社区的衰落和新型社区的成长。张鸿雁对当代中国城市中形成的多类型城市社区并存格局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异与分化现象概括为“变化快,种类多,新型社区多高速成长,传统社区减少或部分消亡”。他归纳出目前中国主要有以下六种城市社区类型:①传统式街坊社区;②单一式单位社区;③混合式综合社区;④演替式边缘社区;⑤新型房地产物业管理型社区;⑥“自生区”或移民区。

2)近20年来居住研究相关论著

国内涉及居住研究的论著有:张鸿雁的《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2000)、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2000)、王春光的《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1995)、朱力的《中国民工潮》(2002)、吴启焰的《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2001)、周运清主持编写的《住宅社会学导论》(1991)、张仙桥的《住宅社会学》(1993)等。

毫无疑问,这些年来以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为主的围绕城市居住空间进行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首先,总体来看,国内关于居住空间分化的研究仍处在动态发展进程之中,尽管居住空间分化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历史较短,至今社会学界尚未系统研究居住空间分化,但对于中国城市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居住空间分化从1990年代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上述这些成果所运用的视角和方法,对本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第二,就方法而言,目前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条路径,尤其是定量研究多依赖于城市统计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这样的研究的确可以很好地揭示空间结构的总体格局,但由于这些数据是带有普查性质,而且局限性明显,往往无法将居住空间演化的机制与居住空间分化的过程给予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因此,考察城市居住的变迁,必须借助定性、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手段,所以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相关数据及对城市居民的问卷和个案访谈的调查方法,对具体城市地段、居住社区、城市居民,从微观视角来解释城市居住演化的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