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研究思路
中国居住政策革命性的转变、人口第一大国和现代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巧合,使得今天中国城市的居住课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在历史和国际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不用赘言,如何进行这项研究尤为关键。城市化是一种社会过程,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城市建设的实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深入解读这个社会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以城市居住分化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的居住问题不能从纯粹的经济学或者地理学角度来研究。城市的居住是一种经济现象,但是经济帝国不能主宰一切,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同样,城市的居住是一种地理现象,用地理布局做成的“挂毯”也不能说明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这是学科研究中的视角局限性的结果。长期以来,在中国城市发展的策略中,居住一直是被看成政府责无旁贷的福利性供给、城市地理学中的一项功能性用地,因而居住所隐含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经济学和地理学所能涵盖的范围,迫切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其次,注重实地调查。面对中国城市社会急剧转型、人口流动巨大这一特殊的背景,从何处寻找研究的“着力点”,需要有全面的把握。因此,实证研究的方法就极为重要。截至2005年南京主城区有近300万的人口,大大小小的居住社区有800多个,不难想象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调查和居民的调查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就决定了本研究所具有的开拓性,也奠定了本书研究的结论有效性的基石。
第三,借鉴相关理论和方法。由于居住分化在当代中国城市社会中出现的时间不长,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其现象及其特征,基本上没有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作借鉴;而且居住分化涉及的问题极广,城市的居住建设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更加重了本研究的难度。在对居住分化现象的研究中,比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功能分析的方法都值得借鉴和运用。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本项研究属于实证研究。为了能有助于加深本项研究的学理性,笔者将主要的研究内容分解如下:
①总结已有的与居住分化相关的研究,梳理其成就和不足之处;
②对居住分化的类型进行讨论;
③调查南京居住社区的状况;
④分析南京居住社区的生态学特征;
⑤通过对各类居住社区的居住主体的比较,进一步描述南京居住分化的程度;
⑥研究居住分化的意义,着重研究分化的正、负功能,并思考城市摆脱负功能的策略。
基于上述构思,本项研究由以下部分构成:第1章导论部分,第2章是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分化一般特征的认知,第3章是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分化的多样性调查,第4章勾画出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生态地图”,第5章从居住社区的主体层面上进行“存在状态”与“活动状态”的比较,在第6章作者分析了南京城市居住分化的功能,分别对正功能、负功能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