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定型的外围城区

基本定型的外围城区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基本定型的空间表现外围城区中的城西已经形成了中高档及中档社区为主的生态格局。南湖与龙江位于外围城区,奥体新城则是在城市边缘区。目前,南湖地区的下岗工人比重较大,出现相对贫困的迹象。外围城区的城南部分是该圈层生态地位最低的地区,其规模占该圈层的1/10。2)基本定型的社区分布随着城市空间的置换,在外围城区集聚了高密度的人口。
基本定型的外围城区_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

4.3.2 基本定型的外围城区

外围城区是在伯吉斯的眼中,被称为第三圈。在本研究中,外围城区主要包括河西应天西路以北已经建成的部分、城北已经发展建设十年的北固山以南区域、城东的樱驼花园以西和月牙湖周围的苜蓿园地区、城南的中华门内外区域。

在这一区域内,南京城市的居住生态呈现出“基本定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该区域内的主要居住形态是中高档居住社区与中档居住社区,其他类型的社区较少,这些居住小区之间没有显著的隔离,而呈现出“马赛克式”的粘连。

1)基本定型的空间表现

外围城区中的城西已经形成了中高档及中档社区为主的生态格局。整个河西的发展时序是较晚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理因素。新中国成立前,明城墙的西面大部分是长江改道后留下的典型的滩涂之地,并有几个较大的湖泊,如南湖、莫愁湖、西头湖。根据分散在水西门外的寺庙,以及当时仅有凤凰街、二道埂子、牌坊街、大士茶亭街等几条道路,可以判定,这里人烟稀少。在近50年中,城西沿着已有的道路,并不断向周边延伸,建成了南京轧钢厂、南京审计学院以及许多居住小区,这个区域被称为河西生活区。河西生活区是一个泛指,跨越了在“圈层”分化中的外围城区和城市边缘区。整个河西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首先,1970年代末期,南湖小区的建设拉开了帷幕;接着,龙江花园城的建设扩大了河西的建设规模;现在,河西奥体新城的火热建设更进一步推动了河西的开发建设。南湖与龙江位于外围城区,奥体新城则是在城市边缘区。建设南湖小区是为了解决当时返城人员给城市带来的居住压力。1979年编制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对南湖地区的定位是作为城市的近郊农业用地,从中可以看出南湖小区的建设是典型的“急救章”。目前,南湖地区的下岗工人比重较大,出现相对贫困的迹象。龙江花园城,是出于解决南京高校教师的居住困难问题以及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居住紧张问题而建造的,该小区属于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组合的中档住宅区,是高校教师与政府机关公务员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的提升,龙江一带成为南京市民中口碑较好的地区。莫愁湖周边地带的开发,是近五年的事情,该地区对大片“红二楼”进行了拆迁,建成了高档的高层住宅群。

城北作为南京城市第二产业的集中建设之地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建有金陵船厂、汽轮电机厂、有线电厂、江南光学仪器厂、南汽墨黑营厂区等近十个大中型厂矿的生产项目与生活配套设施。地处沿江地带的下关一带建有典型的重化工企业的单位居住区、铁路职工聚集地和大片的棚户区,是南京城市中居住生态排位较后的地区,但是随着南京城市对城市滨江地带的关注和滨江的开发,下关一带落后的居住生态将得到提高。现在建成的总建筑面积150万m2的世茂滨江新城由17栋50层的超高层建筑、五星级酒店、沿江商业步行街、市民广场、文化广场、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型购物超市等组成,已经成为南京“现代化滨江城区”的滨江版块的标志性建筑群。

城市东郊一片的生态分布是“基本定型”。内秦淮河以东与护城河所夹地段是新中国成立前国民政府时期的飞机场和国民政府的国防部及军事用地,当时大光路、御道街、蓝旗街等道路已经初具规模。明城墙外、紫金山的南面,随着中山陵的建造,也逐渐开始大兴土木,早期建造了公寓陵园新村,相比之下,紫金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荒郊野外。时至今日,紫金山南部的发展已经极具活力,尤其是地处外围城区的东郊月牙湖地带的建设是南京1990年代冲出城墙的界限向外发展的最有力见证。该地段在1980年代时,沿着城市的主要道路宁杭公路和石门坎路延伸,并向腹地扩展,南京农业大学、华东工学院、省冶金机械厂、南京制药厂、南京钟厂、南京手表厂、解放军工程学院等也在此落户。城东临近市中心,又坐拥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的紫金山、月牙湖等自然生态资源,最能体现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而且新建住宅群的建筑风格、园区环境、社区配套、物业管理等方面定位较高,因此月牙湖一带已成为依山傍水、规模达100万m2的高档居住社区中心,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集聚的典型区域。

外围城区的城南部分是该圈层生态地位最低的地区,其规模占该圈层的1/10。南京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原始村落,其中以秦淮河两岸为最密集,内秦淮河是南京六朝的街市繁华之地,也是名门望族聚居的地方,现有乌衣巷、桃叶渡、朱雀桥等遗迹。以秦淮河、中华门为标志的城南,有夫子庙和大片的传统街坊,以小商品、小吃、小修小补、小杂货为特点,是老南京的聚居地。在南京人眼中,城南至今仍然是社会地位不高的小商小贩云集之处。老城南地区的人口密度在4万人/km2以上,显示出人口高度集中的状态,从已掌握的建筑密度看,该类地区的建筑密度在0.65以上,而平均层数仅为1.5层,而且土地除了居住用途之外,用于道路、绿化以及公共服务的用地严重不足。建筑大多数建于清朝中晚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是南京现存的民居建筑,并以门庭、大厅、正房以及厢房围合成多重院落。建筑的配套率低,私自加建、违建现象严重,且空挂户家庭较多。城南的门东门西地区是南京明显的衰败地区,但是该地区周边的购物,小孩上学、入托非常便利。城南地区的街巷仍然保留了南京晚清时期的民居特色,一扇大门里面住着数十户人家,并保持着具有强烈的传统意味的居住生活方式,与周边的现代商业活动和现代居住建筑形成极强的反差。这里的居民一般不是这些房屋的真正主人,大部分是在私有住宅的改造运动后,由房管所安排的。

外围城区的城南部分发展较为缓慢,该居住群体是处于低级居住生态的工薪阶层,对处于更低级居住生态地位的外来流动人口带有排斥性,而较高级的新社区对该区域的侵入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2)基本定型的社区分布

随着城市空间的置换,在外围城区集聚了高密度的人口。一方面,中心区部分居住用地的功能置换以及中心城区高价位商品房的排斥,使原中心城区人口难以在原地居住,而移向中心区的外围,居住空间因此向外围城区扩散;另一方面,中心城区中高密度的就业岗位、高密度的文化设施、高密度的商业环境、高可达性的交通指向,又牢牢将居民们“吸住”,因此在外围城区形成了围绕中心城区的、居住空间增长速度最快的带状居住聚集地。这些居住区既有单位社区,也有各种档次的商品房社区。居住建筑既有高层,也有多层,还有低层;既有1970、1980年代建造的,也有1990年代建造的,还有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外围城区居住空间的多样性基本定型于“马赛克”化的现象中。

外围城区具有显著的“门户性”特征,是城市文明的扩散地,是城市对乡村磁性作用的扇面,也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门槛,同时也是城市居住社区侵入的重要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