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街区的未来在哪里

传统街区的未来在哪里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然,传统老街区日益衰落的事实无可争辩,其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日常生活需要,更新改造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新城市主义提出多功能复合的规划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但是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异质的城市性逐渐在改造过往的某些城市传统社区的同质性,并在这一侵入与接替的过程中打破了那种值得怀旧的社区归属感。
传统街区的未来在哪里_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

五、传统街区的未来在哪里

“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他们推倒了我们的房子,将我们赶到这里,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喝咖啡、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大人物跑来看着这些绿草说,‘岂不太美妙了!现在穷人也有这一切了!’”(10)纽约一位居民这样说,这分明也是今日的北京、上海、南京……无数被拆迁居民想要说的话。大尺度的公共绿地、宽阔整洁的社区道路、巨大的综合市场、整洁舒适的生活……这是现代新型社区带给人们的美好印象。但是,新型社区丧失人的尺度、缺乏互动与生活气息,所拥有的不过是空旷的会所、尴尬的近距离空间、高速度的生活和多隔断的私密性。这些建设不仅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大尺度、统一化的模式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和传统肌理,导致社区生活单调、邻里关系弱化。这种以否定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为代价的城市更新运动,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也很难维系传统街区的场所精神。公共空间的城市肌理被打乱,传统街道宜人的尺度被破坏,街道界面的特征性和连续性也被割裂。人们在冷漠的城市中再也无法找到家的感觉,孤独感日益加深。公共空间的物质规划减少了人们接触与互动的可能性,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家园。

诚然,传统老街区日益衰落的事实无可争辩,其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日常生活需要,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何构造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如何保持城市的多样性与活力,如何构建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如何创造丰沛充盈的市民生活,将是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城市主义提出多功能复合的规划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更新过程中,我们不能进行僵化的功能分区,应该倡导通过社区功能的多样化,增加居民互动的机会和场所,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从而加强人们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创造多样化的生活环境,形成富有活力的人际交往,为人们找回心中失落的家园奠定基础。构成空间的要素是历经多年自然形成的,是构成居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

何尔德林有句诗:“人,诗意地栖居。”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希望本文的一些研究能够为传统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回归人性,回到人本身,这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也是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方向所在。

【点评】

传统的城市社区在历史的构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类似乡村社区的邻里结构与心理归属系统。这种结构与系统是透过多年延续不变的持久的公共空间与同质性生活而逐渐形成的。这种城市社区的归属感是一种城市的乡土气息的还原,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也是构成城市里的乡村怀旧情结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异质的城市性逐渐在改造过往的某些城市传统社区的同质性,并在这一侵入与接替的过程中打破了那种值得怀旧的社区归属感。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传统的社区心理归属感一经打破,便很难再重构。这是因为空间的变迁与居住模式的变化,已经让城市人无法再透过传统的公共空间生活形态来形成具有高度熟悉的社区心理了。本文所描述的就是对于寻找正在逝去的社区心理归属感的一声叹息。或许,未来我们还能重构出这种社区归属感!

【读者感言】

【注释】

(1)本文作者:胡丰,南京大学。

(2)该紧急呼吁由身在外地求学、自称“南京市民”的年轻人姚远拟出,得到了16位建筑界、文物界、文艺界人士的签名响应,其中就包括蒋赞初、梁白泉、叶兆言等。与此同时,《瞭望》等中央级媒体也开始追踪报道此事。

(3)Johnson,D.L:2002,Origin of the Neighborhood Unit,Planning Perspectives,Vol.17,227

(4)(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6

(5)对于邻里单位社区规划,新城市主义提出了批评,并作为改善措施,提倡沿街和步行道的建筑立面应以入口和窗户为主,反对将建筑前面的用地用于停车,主张把车库布置在建筑的后面;街道的布局不应该采用孤立周边的用地模式,而应该采用直接、方便、清楚的路网系统;社区居住必须与工作、购物、娱乐和交通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一定角度上说,“新城市主义”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

(6)在某些情形下,3.25米的距离是最有效的人际距离,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文化传统对不同国家社会性视阈的影响。

(7)Edward T.Hall.The Hidden Dimension.New York:Doubleday,1966

(8)(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7-29

(9)本访谈均采用无结构访谈形式。

(10)(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4-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