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遵循南门老街的历史脉络,以过去、现状和未来的时间序列展现该社区的空间更新和文化生命力复兴过程。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到南门老街的历史信息和未来规划方案,通过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了解社区现在的拆迁情况和居民的态度。
1.追寻历史的文脉——南门老街历史信息挖掘
南门老街所处的地段是南京的老城南,它是老南京的发祥地,指的是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秦淮河,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历史街区。从2006年6月开始,南京市着手对秦淮河沿岸的安品街、牛市—颜料坊、船板巷、钓鱼台、门东五片历史街区进行拆迁改造,这标志着最后一批留存明清市井风貌的完整老城区即将消失。(2)
南门老街承载着城南600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上江考棚、崇义堂、育婴堂、翔鸾庙、普照庵、明代营房、小运河等一系列老街巷名字,就可以体现这里的历史积淀。南门老街的街巷网络几乎还是明清时代的街巷网络。除了明代时期存在于此地的一条运河已经湮灭以外,其他的街巷网络分布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在南门老街地区,90%以上的明代街巷网络保留到清代,90%以上的清代街巷网络保留到现在。(3)
2.探究社区的现状——南门老街原住民访谈
(1)南门老街原住民个案访谈概要
案例一 女 50多岁 (边营35号)
◆个人情况:退休金每个月900多元,有医疗保险,在此已居住二十四五年,住房面积约15平方米,住有四人,有两个孩子在外打工。
◆对拆迁态度:不希望拆,但政府要拆也没办法,过一天算一天。具体何时拆也不知道。货币安置按照4900元×15平方米支付,因而无法买房,最希望在城中市区现房安置,不愿去农村(在此指江宁等地)。
案例二 王凤英 78岁 (边营34号)
◆个人情况:退休金每月800多元,有医疗保险,每月房钱11元,下放回来到此居住已20多年,单独居住。
◆互动对象:主要是邻居,居委会主任,教会的人。
◆社区活动:很少,曾经集体组织去老山买蜂蜜。
◆社会活动:每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每日回来后学习教义。以前做过义工。
◆对拆迁态度:不愿拆迁,希望过安宁日子不去招惹是非。最希望生活在市区,不愿去远处。
◆对生活态度:感谢上帝,感谢共产党给自己一碗饭吃,觉得生活挺好。
案例三 女 姓马 82岁 (三条营)
◆个人情况:回民,退休金每月1 000多元,有一对儿女,22岁结婚就搬到这里了,现独居。
◆互动对象:主要是邻里,不参加礼拜活动。
◆对拆迁态度:希望在生前早点拆,采用货币安置,免得身后起纠纷。拆迁后希望搬入回民养老院居住。
◆生活态度:希望现在实行安乐死,对居住环境不满,觉得卫生状况差。
案例四 女 70多岁(三条营79号)
访谈概要:六年前从秦淮河边搬过来,以前住在干东,房子有100多平方米,现在的房子小了,不过住得还好。最早的时候住在马道街,日本人过来时逃命到江北农村。
案例五 男 30多岁 (边营1号)
◆个人情况:五口之家,个人工作为修理机械,有一对儿女。
◆互动对象:很少和邻里互动。住了这么多年要拆了才知道这个地方叫“南门老街”。
◆对拆迁态度:要看拆迁标准怎么样,再决定是要钱还是要房子。现在都是“人性化拆迁”,觉得比以前好了。
案例六 男 40多岁 (边营1号)
·个人情况:私房已拆,拆迁办给每户300元/月,作为过渡租房费用,以后将分给一套小区房,40多平方米。
·对拆迁态度:原来的房子天上地下都是我的。觉得现在不合理,把老南京人赶出城,让外面的人住进来,只要谁有钱谁就能住进来。
·生活态度:还是毛泽东时代安稳,贫富差距不大。以前“上江考棚”碑的周围全是平民房,矛盾多,不喜欢这样,想住单独的公寓,干净。
(2)社区生态描述与居民拆迁态度分析
本次调查访谈了五户六位居民,可以就访谈材料来描述该历史街区的生态,并分析居民对拆迁以及生活的态度。因为研究条件所限,没有能走访更广范围的原住民,只选取了这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管中窥豹,希望能发掘一些东西。
①社区类型与居民生存状态
该社区属于传统式街坊社区,具有城市中的乡村特征。居民依靠地缘连接,其联系纽带是非正式的、非有机的、无组织自发形成的松散联系。互动方式主要为传统邻里之间互动,社区概念尚未成形,社区意识与公共事务参与意识淡薄,居民处于类似于“原子化”的个体生存状态,这种状态是指个人之间的联系很少,他们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的权威的联系得以建立,而不是直接发生联系,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威廉·克恩豪塞(William Kornhauser)在《大众社会的政治学》一书中,卡尔·J·弗里德里希(Carl J.Friedrich)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独特特征》一文中,均对原子化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这并不仅仅是由于保护权力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消除进行社会动员的障碍。这种原子化的趋势则表现为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群体为单位行动的。
通过个案访谈可以看出,该社区的居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子化”生存状态,因为相近邻里之间日常互动频繁,孤寡老人尤其依赖邻里关照,只是互动方式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社区共同体,也就不具有凝聚力和团结力了,同时对政府政策感到一种无力感,只能被动接受。
②社区分层
通过访谈得知,经济因素是社区分层的动因,现在未搬迁留下来的都是经济状况不佳、没有购房能力的居民,经济状况较好的居民已经搬离了此地,愿意就地拆迁得到货币安置费用。访谈对象对贫富分化有感知,将自己和互动的邻里划归贫困者行列,并将贫困归因于自身或上辈,没有归因于外部环境,对政府态度也显得平和,其中有访谈者对共产党表示感恩。
③经济状况与拆迁态度
从访谈中得知,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对作为安身之所的社区有依赖感;孤寡老人对邻里有依赖感;有经济能力的人则希望改善居住条件,能独立居住、经济情况较好的居民一般希望得到货币安置费用,这样可以自己选址买房;经济状况不佳没有购房能力的人就希望得到现房安置,哪怕是二手房。六位访谈对象的经济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案例一、二属于经济状况不佳,或是孤寡老人,不希望拆迁,过一天算一天,政府实在要拆也没办法,就希望在当地城中市区安置,比较方便,不希望去农村;案例五、六属于经济状况一般,尚能维持的居民,要看补偿条件如何,打算在货币安置和现房安置之间选择最有利的方案;案例三属于经济状况较好的类型,自己的退休金充足,儿女经济条件也不错,则希望拆迁,早日得到货币安置费用。
中华门城墙下的拆迁户
残存的箍桶巷老街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