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族融合伴随始终
环县历史人口的发展变迁,有一个显明的特点是:无论是改朝换代,抑或是民族纠葛,或和平年代,或战争纷纭,民族之间的融合则伴随始终。
环县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更靠近北方、西方游牧民族。早在秦之前雍州所辖时期,境内就有周人、义渠戎、郁郅戎和秦人生存,但既无常居,也无定数。秦建立中国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后,分合交替,王朝更迭的局面一直至清,民族之间的争斗、割剧始终没有停止。北地郡地区是主要战场,环县也一直处在中原华夏民族与塞外少数民族你来我往、相互拼斗的接壤之地。据《甘肃省志·人口志》等史志资料载:春秋战国时,在义渠戎国数百年统治下的庆阳地区形成了农牧混合型经济。秦汉时,匈奴等北部强势民族一直伺机向东、向南中原地区扩展,常常侵挠北方边疆,因而形成了长达400多年的拉锯战局面。期间,秦采取的监军戍边、修筑长城措施,汉推行的“徙民实边”政策、“和亲匈奴”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北方农牧业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推进了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
东汉时,就有匈奴、鲜卑、羌、氐、羯、卢水胡等少数民族陆续迁入黄河流域,至西晋时已经有了不小的数量。他们在长期与汉族和各族的杂居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经济文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尤其是各部族的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大多具有了相当强的政治、军事才干,适应了中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民族的首领既要摆脱汉族统治者对他们的岐视和压迫,也图谋伺机夺取权力和财富,成为地区以至全国的主宰,于是出现群雄割剧,王朝纷乱,政权凋零的局面。据《庆阳历史文化揽胜》记述,东汉之后,陇东地区经历了魏、两晋、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赫连勃勃割据、北魏、西魏、北周等诸多王国的统治,繁乱不定。此间周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民杂居。北魏时曾以洛阳为中心,推行汉化运动,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加强民族往来与沟通融合。在实行均田制过程中,将各民族汇合编制于耕地上,和睦相处。加之在多次的反压迫起义中,各民族利益一致,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北周统一北方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隋唐时期,曾有突厥与隋结亲求和。唐文成公主与吐番和亲,在汉藏民间广为流传。两宋时有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并存,宋王朝曾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屯田戍边”等措施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范仲淹知庆州(今庆阳)时,修城建堡,屯田助民,善处部族边民关系,使各部族心悦诚服,成为千古佳话。在之后的元、明、清时期,也常有异族起义反抗与统治者讨伐的类似情形发生。然而,不论是屯兵征讨还是“实边”、“和亲”之举,也不论是汉民族统治还是某个少数民族统辖,尽管有的部族依靠武力割据,又匆匆地在其他政权的吞并中消失,但都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都是民族之间相互碰撞、交融的过程,终归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