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天环境影响

后天环境影响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县常见传染病有流感、痢疾、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脑、肝炎、伤寒8种。环县主要地方病有布氏杆菌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氟中毒4种,患病率高,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发育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环县志》载,1970年全县患布氏杆菌病1600人,1976年全县患大骨节病333人。
后天环境影响_环县人口志

二、后天环境影响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

表8-1-2、8-1-3数据显示,1995年与1985年相比,全县7~22岁青少年身高、坐高、体重等指标,除个别年龄段普遍提高。其中男性青少年14岁段身高、体重分别增长4.2厘米和4.1千克;15岁段坐高增长2.4厘米。女性青少年9岁年龄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分别增长3.5厘米、4厘米、3.9千克和1.5厘米。但男、女青年身高分别至21岁、20岁开始有所下降,体重至17岁开始有所下降,坐高至19岁开始下降;7~22岁年龄段男、女青少年胸围普遍降低。这主要与学习负担重、参加体力劳动锻炼少有关。

表8-1-2 1995年环县7~22岁男性青少年身高、坐高、体重和胸围监测统计表

img134

资料来源:环县卫生局

表8-1-3 1995年环县7~22岁女性青少年身高、坐高、体重和胸围监测统计表

img135

续表

img136

资料来源:环县卫生局

(二)发病率及治愈率

传染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环县常见传染病有流感、痢疾、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脑、肝炎、伤寒8种。据民国时期甘肃省政府1927年《甘肃省内务统计表》记载,环县192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6489人,其中死于霍乱、赤痢、伤寒、痘疮4种传染病3671人,传染病死亡率为57%。民国二十年(1931年),环城漫原因鼠疫,死亡50多人。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展大规模的除害灭病运动,层层建立组织机构,县设立防疫站,公社设防疫专职干部,大队设专管防疫的“赤脚医生”,建立疫情与患者登记制度。全面推广预防接种,对12岁以下儿童建卡登记,以小儿服用麻痹糖丸和接种麻痹检毒疫苗、百白二联制剂、痘苗和卡介苗为主,实施基础免疫,使鼠疫、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疾病基本消灭,麻疹、霍乱基本得到控制。全县至1963年消灭天花病,1964年后再未发生狂犬病,1965年后再未发生疟疾,1966年后再未发生白喉病,1967年后再未发生炭疽病,1977年后再未发生脊髓灰质炎,1982年后再未发生霍乱病。至1985年底,小儿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三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从1976年的1903/10万降到89.9/10万,下降95%。

环县主要地方病有布氏杆菌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氟中毒4种,患病率高,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发育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环县志》载,1970年全县患布氏杆菌病1600人,1976年全县患大骨节病333人。《庆阳地区志·人口志》载,1982年环县患地方病2301人,患病率9.5‰,其中:大骨节病482人,患病率2.0‰;地甲病44人,患病率0.2‰;布病293人,患病率1.2‰;氟中毒1482人,患病率6.1‰。据庆阳市地病办统计,1989年至2008年,环县患各种地方病26406人,其中碘缺乏病4874人(Ⅱ度甲肿293人),大骨节病498人(12岁以下134人),布鲁氏菌病33人,地方性氟中毒病5538人(氟斑牙5368人,氟骨症170人),地方性砷中毒病11人,包虫病15451人,黑热病1人。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防疫灭病工作,1958年成立环县防疫妇幼保健站,1972年成立县防疫站,1975年成立县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医疗卫生单位的紧密配合下,通过预防接种及病畜管理,控制传染源,布氏杆菌病患病率从80年代开始大幅度下降,患病人数由1970年的1600人降至1985年的100人以下;大骨节病经过近40年的调查防治,改良水质,推广服用亚硒酸钠片和硒盐等综合防治措施,帮助病区群众发送营养和改善卫生条件,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危害程度明显降低;在氟中毒病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水工程;在甲状腺肿病区推广加碘食盐,配合碘化油液注射和口服等措施,地甲患病率从70年代起大幅度下降,每年新发病员仅数人;在黑热病疫区大面积喷洒“666”和“223”灭蛉剂,降低白蛉虫密度,使疫病得到及时防治,发病率逐渐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