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中国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
都市化、城市化、城镇化是三个相关而并不完全等同的概念,就如同都市、城市、城镇的概念不同一样,它们具有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影响等方面的差距,目前却有将三个概念混用的现象。据有关统计,1995年全国大约有50多座城市打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旗号,到1996年,全国已经有75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到2004年,更是高达183个城市(1)。这遭到了诸多有识之士的质疑,被批评为痴人说梦、政绩牛皮。中国的都市化进程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国都市文化研究呈现出怎样的现状?这是需要认真梳理与深入思考的。
一
众所周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3)虽然对于城市化率的统计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根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动力。截至2010年,我国城市总数达到657个,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464个;城镇化率达到49.68%,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从1980年到1990年,城镇化率增加了7%;从1990年到2000年,城镇化率增长了10%;2000年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增长了13%。”(4)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都市化时,认为应该剔除城镇和县级市的非农人口,那么都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仅在17.5%左右,远远低于30%;如果按“城市化”来理解,都市人口应包括城市和城镇人口两部分,我国的都市化率应在30%左右;如果把都市化按照“城镇化”来理解,都市化人口除了城市和城镇人口以外,还包括在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在城市的农民工,中国的都市化率就达到了60%。(5)在此其实将都市化、城市化、城镇化作了甄别,显然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国际大都市应该是有一定规范的,1984年彼得·霍尔(Peter Hall)在《世界城市》(The World Cities)一书中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7条标准;1986年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弗里德曼(J.Friedmann)提出判断世界城市的7项指标,遴选了30个主要城市作为世界城市。中国学者对于国际大都市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6)。有学者将其指标归结为:1.人口规模和构成(人口400万—1500万人,外籍居民所占比重);2.经济综合实力[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城市服务功能水平;4.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等国际化水平(7)。有学者指出:“国际大都市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指标、标准非常高的城市概念,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公认达到标准的国际大都市只有49个。”(8)在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183个城市中,“除特大城市上海、北京外,包括了所有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次一级规模的城市有深圳、厦门、大连、珠海、苏州、无锡、青岛、烟台、威海、连云港、南通、汕头、九江等”,“更有众多的中小城市一哄而上,给自己贴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标签,如三亚、惠州、丹东、珲春、黑河、满洲里等”(9)。这遭到了诸多有关人士的批评。
2010年10月,《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发布《2010全球城市指数》,从商业行为、人力资本、信息交换、文化实力、政治影响等,排列前20个城市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悉尼、首尔、布鲁塞尔、旧金山、华盛顿、多伦多、北京、柏林、马德里、维也纳、波士顿、法兰克福、上海。应该说北京、上海已经列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中。
都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象征,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国际大都市、大都市、都市等概念,显示为城市分类的不同视角。中国根据人口数量分为特大都市(100万人以上)、大都市(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以下)四类。有学者统计,我国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大都市有15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兰州、西安、武汉、广州、成都、重庆、太原、南京。近些年来,许多省都在进行市管县的改制,扩大了市的范围,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大大超过上述的15个(10)。2005年,根据建设部公布中国城市建设数据,“1978年至2003年,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人至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20万人至50万人的中等城市从59个增加到213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个数从115个发展到320个”(11)。根据《2010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特大城市58个。
虽然中国有183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遭到质疑,但是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快速步伐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都市化的进程中,研究都市文化成为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发现与探究都市化进程中的某些问题,对于都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在都市文化研究中,国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翻译介绍国外的都市文化研究成果成为国内都市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于拓展都市文化研究视阈、建设都市文化理论,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的规划项目的“城市与社会译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的《都市欧洲的形成》(12)以地理学的视角,将空间感和历史感结合起来,从前工业化时期梳理至20世纪的欧洲都市,涉及欧洲城市政治、文化与设计等领域。格雷厄姆·郝吉思的《出租车!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社会史》(13)全方位地展示了近百年来纽约市出租车司机及其社会群体的历史,也透视了纽约劳工史、种族关系史、公共交通史和社会史。莫里斯的《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14)通过对于早期城市到19世纪中期不同国家城市形态的梳理,探究城市的起源、发展、嬗变以及这一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哈塞的《巴黎秘史》(15)探索了巴黎这一世界名城在形成及发展的道路上形形色色的历史,从社会、宗教、政治和文化多个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巴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包亚明主编了“都市文化研究丛刊”三辑,包括《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16)《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17)《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18),分别着重对福柯、列斐伏尔、索亚等都市空间理论予以重点介绍。迈克·迪尔的《后现代都市状况》探究的是“如何与后现代主义共存”、“讨论城市,以及21世纪地球村中兴起的城市主义所具有的种种形式”(19)。索亚的《第三空间》(20)以既是生活空间又是想象空间的第三空间角度,探究后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与都市问题。沙朗·佐京的《城市文化》(21)强调了文化已成为控制城市空间的有力手段,描绘了美国城市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化过程中文化的重要作用。索亚的《后大都市》(22)以“后大都市”的概念力图重构都市风景和日常生活的新的都市化过程,成为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新的都市分析模式。该丛书集中介绍了以洛杉矶为典型探究后现代全球大都市的核心主题的洛杉矶学派。作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成果,包亚明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译丛”由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出版,约翰·汉涅根的《梦幻之城》(23)从1895—1925年美国城市娱乐的“黄金年代”,到近年遍布亚太地区的娱乐产业,全面分析了都市娱乐产业发展及对城市未来的影响。迈克·戴维斯的《死城》(24)聚焦于贫困问题、种族问题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困扰的都市,探究在自然生态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压力下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萨斯基亚·萨森的《全球化及其不满》(25)通过全球化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的分析,深化了对全球城市新体系和经济区新类型的理解。莎朗·佐京的《购买点:购物如何改变美国文化》(26)深入剖析了城市空间中的商店,探究购物活动作为消费文化对人们产生巨大控制的内在原因。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的规划丛书“都市文化研究译丛”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亨利·勒菲弗的《空间与政治》(27)从阶级与空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空间”中的“权力”关系和“权利/反抗”模式。瓦尔特·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28)以波德莱尔诗歌为对象,通过对巴黎拱廊的研究,探究城市化进程中抒情诗人和无产阶级被边缘化的命运。戴维·哈维的《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29)将环境正义与社会政治结合起来,思考21世纪都市化的未来图景。大卫·鲁斯克的《城市:没有郊区》(30)以大量数据分析了美国中心城市从1950年到1990年的社会状况,论述了美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种族矛盾、公共管理政策等问题。翰·伦尼·肖特的《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31)从城市与经济、城市与社会等视角对全球不同城市展开分析,将经典案例、新近理论及后现代观点融为一体。理查德·利罕的《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32)将城市文本与文学文本进行对照,梳理了城市从起源到后现代时期的发展变化。迈克·戴维斯的《水晶之城》(33)梳理洛杉矶兴起成为世界级大都市的历史,分析城市经济繁荣的表象下复杂的权力关系。威廉·威尔逊的《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34)探讨产生贫民窟“底层阶级”弱势群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方面的复杂原因。彼得·纽曼、安迪·索恩利的《规划世界城市:全球化与城市政治》(35)通过从城市规划角度对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考察与比较,提出了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挑战了认为领先的世界城市都朝一个方向发展的观点。罗伯特·M.福格尔森的《下城:1880—1950年间的兴衰》(36)通过对美国城市中心商务区兴衰历史的梳理,在地铁系统的建立、摩天楼高度的争论、高速公路和停车禁令的引入等,探究美国人对于它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变化的。罗伯特·M.福格尔森的《布尔乔亚的恶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37)通过对城郊住宅小区限制性契约的研究,揭示了有贵族情结的布尔乔亚恐惧的根源。
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有一些与城市和文化相关的译著,西莉亚·卢瑞的《消费文化》(38)梳理消费文化的萌兴以及生产和消费文化商品之间的动态关系,介绍消费文化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托马斯·弗兰克的《酷的征服: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39)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阐述了美国社会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约翰·菲斯克的《解读大众文化》(40)通过分析步行街、流行音乐、电视节目等大众“文本”,揭示其外在与内含的意义与益处,探究大众文化表现出的政治与社会动力。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41)从地理的角度研究文化,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中可定位的具体现象,着重研究文化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约翰·汤姆林森的《全球化的文化》(42)引入了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探究全球化问题,分析了全球化进程和当代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将社会的现代性和文化的现代性的相关争论联系在一起。阿里夫·德里克的《全球现代性》(43)对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全球化、后现代和后殖民等相关概念中凸显了现时代的全球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特质。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44)围绕消费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剖析,对阶级社会里的各个阶层重新进行了划分。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45)提出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一个视觉表象化的世界过渡,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景观本质上不过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大卫·哈维的《希望的空间》(46)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乌托邦替代方案的反思和重构,勾画出一幅真正的个人“辩证的乌托邦理想”景象。
在都市文化方面,商务印书馆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译著:威廉·富特·怀特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47)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闲荡于街头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和活动方式展开了研究。格林、皮克的《城市地理学》(48)运用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实证和案例、GIS技术和空间分析等来解释城市地区内部和城市地区之间的空间模式和发展趋势。亨利·皮雷纳的《中世纪的城市》(49)将“城堡论”与“市场论”相结合,对于中世纪城市起源提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之说。埃比尼泽·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50)在城市化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疯狂扩张时期,提出了具有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田园城市的构想,被誉为城市建设的圣经。布赖恩·贝利的《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51)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提出城市化道路的差异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约翰·R.霍尔、马丽·乔·尼兹的《文化:社会学的视野》(52)为文化研究提供一种社会学视角,涉及文化的制度结构、历史与遗产、文化的社会生产与传播、文化效果、文化意义与社会行动等理论问题。大卫·哈维的《后现代的状况》(53)阐述了“灵活积累”与“时空压缩”对资本主义社会向后现代主义时期转型的重要影响,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城市与建筑中的体现。保罗·诺克思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54)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了系统解说,还涉及城市社会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人类学、城市社区研究等。
在有关都市文化著作的翻译中,有关读本的翻译出版,在对于都市文化研究成果的遴选中,普及了国外都市文化研究的经典文本。罗钢、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55)选编了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约翰生、雷蒙·威廉斯、E.P.汤普逊等的25篇论文,涉及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起源、差异政治与文化身份、大众文化的政治经济学、传媒研究等专题。薛毅主编的《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56)四卷本142万字,分为意识形态与文化生产、古代城市与现代都市、商品与货币、现代性、现代主义、空间与政治、中产阶级文化、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状况、消费社会与文化等栏目,选入了诸多都市文化研究代表性成果。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的《城市文化读本》(57)选编了西美尔、本雅明、列斐伏尔、哈维、塞都、卡斯特尔等国外城市文化研究中代表性学者的重要文章,成为都市文化理论的经典性读本。
在都市文化理论的引进译介中,国外诸多学派的理论被先后引进:伯明翰学派、芝加哥学派、行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福特主义学派等;各种不同的理论学说也被译介进来:马克思、韦伯、涂尔干、齐美尔、彼得·桑德、罗伯特·帕克、曼纽尔·卡斯特等的社会学理论,列斐伏尔、福柯、大卫·哈维、爱德华·索亚等的空间理论,马克斯·韦伯、安东尼·吉登斯、齐格蒙特·鲍曼等的现代性理论,福柯、利奥塔、大卫·哈维、迈克尔·迪尔、莎朗·佐京等的后现代性理论等,不同流派不同理论的译介,拓展了国内研究界的视阈,丰富了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三
在都市文化的研究中,以高等院校、社科院组建的相关研究机构,对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研究机构有计划有规模的研究中,在这些机构创办的学术刊物的编辑和研究丛书的出版中,中国的都市文化研究不断兴盛和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当代都市文化、国际都市文化比较、都市文化史三个研究方向,《都市文化研究》学术刊物2005年创刊,设置当代都市文化、国际都市文化、都市文化史、文学中的都市文化、访谈、书评、新书推荐等定期或不定期的栏目,已编辑出版7辑,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年来源集刊(CSSCI),出版“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研究丛书”、“都市文化前沿研究丛书”、“都市文化研究论丛”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3月,2004年11月被批准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城市经济与规划、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城市历史与文化发展、城市制度与管理四个研究室,年刊《中国城市研究》创刊于2008年,主要刊登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地理、城市政治与管理、现代城市史等领域的论文,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年来源集刊(CSSCI),出版“中国城市研究丛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成立于1999年,以文化产业研究为中心,跟踪国际发展前沿,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对我国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前瞻性、理论性和全局性研究。2001年起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2003年创办《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每年出版两期,常设栏目有理论与政策、改革与发展、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与文化制度、国际文化产业观照、文化产业与区域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等。2007年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CSSCI),出版“文化产业系列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2005年成立,是专门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研机构,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城市宏观和微观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研究及其他相关问题研究等,有《国际城市蓝皮书》,出版“城市与区域发展论丛”。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海派文化”的研究,努力发展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宗旨在于对“海派文化”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以彰显“海派文化”的特有魅力,服务于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心每年主办学术年会,已编辑出版海派文化系列论文集11集,主编出版海派文化丛书33本。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暨研究基地成立于2002年,是由北京市、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以服务北京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为宗旨的科研机构,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提供重大问题研究与重大决策咨询服务,促进北京文化应用研究及文化产业的开发等,有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北京文化发展产业研究中心、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北京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北京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等部门,《北京文化发展报告》是其标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出版“北京文化热点丛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是1998年建立的,2004年被批准为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积极开展北京城市及区域发展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努力为推进北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主要研究方向: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北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设有北京城市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经济与管理研究、北京旅游研究、北京学理论研究、北京地方文献研究等研究室。2005年开始编撰出版《北京学研究报告》,为北京学研究精粹汇集的年度研究成果。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于2012年成立,宗旨为以建设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中心顶层设计为核心目标,以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宗旨,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研究首都文化发展的战略课题,特别是研究文化在北京迈向世界城市进程中的核心作用,通过项目推广和课题研究,聚集海内外研究英才,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制定北京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长远方向,提出提高北京文化影响力、实现北京文化辐射力的具体举措,为市委市政府文化战略决策提供咨询。研究院有《文化研究》《文化决策参考》《北京文化通讯》等刊物。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前身为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于2010年11月18日正式更名,以探究完全的城市发展模式、倡导文化资本化的城市创新理念为己任,探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设有城市战略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住宅产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中产阶级研究所,创办有《中国名城》《中国城市评论》《中国房地产评论》等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中国名城》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价值、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技术与创新等栏目。《中国城市评论》围绕城市主题,提倡从不同切入点展开研究调查,提出中肯建议,以致力于推动中国城市永续发展。《中国房地产评论》依托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本着创新、客观和建设性的立场,立足专业性、学术性、前瞻性思考,全景式地展开对于中国房地产业的洞察与思辨。研究院出版“中外城市发展比较研究丛书”、“城市社会问题探索丛书”、“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远见丛书”、“后现代城市研究丛书”等。东莞理工学院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以地方区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为视野,展开双三角城市研究的对比。编撰《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简报》,2006年创刊《城市文化评论》杂志,以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发展问题为中心,以中国当代特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研究为重点,以高速成长型新兴中型城市文化研究为特色,栏目有理论视野、双三角论坛、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在对于都市文化研究过程中,诸多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丛书也丰富了都市文化的研究,诸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的“城市转型丛书”、学林出版社的“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研究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近代城市文化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先进文化研究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城市文化丛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的“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的“热风·城市文化研究丛书”、科学出版社的“生态城市与建筑文化丛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的“场景文化丛书”、当代中国出版社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等。
除了如上的研究机构以外,各地还出现了诸多以地方政府和企业组建的以城市文化为名的机构,或展开城市文化的研究,或拓展城市设计的业务,从不同角度丰富了都市文化的研究。
四
浏览国内都市文化研究的概况,我们看到了在都市文化研究方面的成就:在不断译介国外都市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与丰富了国内都市文化理论的研究;在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现状中,深入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些问题与困境;在总结都市化发展进程中,探究中国都市化发展的历程与前景;在不断丰富发展都市文化研究中,逐渐确立都市文化作为学科的特性与范畴。
在近些年来的都市文化研究中,我们仍然看到了某些缺憾和不足。首先,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缺乏建树理论体系的视阈。在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中,学者们大多有着努力建立理论体系的追求,甚至在接受、批判前人的理论中构建新的理论体系:立意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关系的英国伯明翰学派,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为特征的芝加哥学派,注重人的行为环境与现象环境之间关系研究的行为学派,将伯吉斯的同心圆城市模式要素和住房等级的韦伯理论结合起来的新韦伯主义学派,以结构主义方法企图建立城市政治学和社会地理学的结构主义学派,对经典社会科学充满敌意、对异质、特殊、罕见的事物充满敏感性的后现代主义学派等,在不同理论体系不同学派的形成中,推进都市文化理论的建树与发展。在近些年国内都市文化研究中,在总体上学习借鉴国外理论与方法的比较多,缺少具有系统性理论建树的构想,更缺乏建立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研究团队的学派,虽然也有人曾经提出诸如“深圳学派”的构想,但是在理论体系、研究力量、学界影响等方面,尚未形成学派的效应与声誉,这使国内的都市文化研究在整体上缺少理论的推进和建树。
其次,在整体上关注研究的宏观性,缺乏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入细致。在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都市文化建设与研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都市建设的规划中,在都市发展的纲要中,文化建设都被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在诸多研究课题、研究项目中,往往大多注重宏观的视角展开研究,或者是文化改革与发展,或者是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问题,或者是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等等,却往往缺乏对于具体问题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纵观国外的研究论题,虽然也有宏观的理论研究,但有不少是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在扎实深入的研究中得出切实有效的结论,诸如格雷厄姆·郝吉思的《出租车!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社会史》以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威廉·富特·怀特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以意大利一个贫民区为研究论题,威廉·威尔逊的《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探讨产生贫民窟“底层阶级”的复杂原因,都在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以点带面进行理论的总结,从而真正探究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某些共性问题。
再次,研究关注政治学、经济学等方法,缺乏田野调查的具体深入。在都市文化研究方法方面,诸多研究是从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展开,在与政治学相关的城市管理、行政制度、文化政策等方面,考虑改善与改变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在将文化视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经济动力的过程中,在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经济效益时,GDP始终成为都市文化建设的衡量标准,因此对于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研究就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对忽略文化教育、文化欣赏、文化休闲等方面的研究。在都市文化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相对忽视田野调查的思路和方法,缺乏对于某些课题深入社会现实中的深入调研和总结,诸多文化的问题并非从田野调查过程中产生,往往以国外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某些似是而非的结论,这种隔靴搔痒的研究并不能对于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在近些年来的都市文化研究中,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策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都市文化的研究与都市文化的理论建设。作为五千年文化古国,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其实也积累了诸多文化建设的经验与传统,我们在译介借鉴国外都市文化理论的过程中,也应该继承弘扬中国文化建设的传统,努力建设我们自己的都市文化理论体系,努力建设都市文化的学科,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将都市文化的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本选集遴选了与都市文化研究有关的论文27篇,分别编入都市理论与文化空间、文化传承与文化生态、都市美学与研究范式三个栏目中,选编时注重有影响的学者与有影响的论文,并相对注意不同领域研究成果的选编,尤其注意遴选有学术反响的论文。在选编过程中得到了被选入者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但愿该选集的出版对于促进都市文化的发展与研究会有所裨益。
杨剑龙
2013年6月27日于谵语楼
【注释】
(1)郝涛、李楠:《一些地方领导乐此不疲 百余国际大都市何以获批》,载《市场报》2005年8月17日。
(2)范恒山、陶良虎主编:《中国城市化进程》,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
(3)童曙泉:《城镇人口首次超农业人口 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北京日报》2011年12月20日。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六批城乡规划督察员培训暨派遣会上的讲话,http://www.mohurd.gov.cn/jsbfld/201110/t20111011-206540.html。
(5)赵全军:《都市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徐巨洲:《对我国发展国际性城市的思考》,《城市规划》1993年第3期。姚士谋、帅江平:《关于建设我国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考》,《中国科学报》1995年1月23日。陈光庭:《世界大城市发展与管理的新态势》,《城市问题》1994年第2期。文军、贺修铭:《面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都市化进程》,《城市问题》1997年第4期。
(7)王书芳:《我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8)恽来:《惊闻建183个“国际大都市”》,《北京观察》2005年第12期。
(9)李磊:《审视183个“国际大都市”》,《政府法制·半月刊》2008年第15期。
(10)丁锡祉:《都市和都市化问题》,《贵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1)陈静:《我国特大城市增至49个》,载《京华时报》。
(12)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阮岳湘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3)格雷厄姆·郝吉思:《出租车!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社会史》,王旭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4)莫里斯:《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成一农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5)哈塞:《巴黎秘史》,邢利娜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6)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9)迈克·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沙朗·佐京:《城市文化》,张廷恮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2)爱德华·索亚:《后大都市》,李钧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约翰·汉涅根:《梦幻之城》,张怡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24)迈克·戴维斯:《死城》,李钧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25)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26)莎朗·佐京:《购买点:购物如何改变美国文化》,梁文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27)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8)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0)大卫·鲁斯克:《城市:没有郊区》,王英、郑德高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1)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2)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3)迈克·戴维斯:《水晶之城》,林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4)威廉·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成伯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彼得·纽曼、安迪·索恩利:《规划世界城市:全球化与城市政治》,刘晔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6)罗伯特·M.福格尔森:《下城:1880—1950年间的兴衰》,周尚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7)罗伯特·M.福格尔森:《布尔乔亚的恶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朱歌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托马斯·弗兰克:《酷的征服: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朱珊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的文化》,郭剑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阿里夫·德里克:《全球现代性》,胡大平、付清松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8)格林、皮克:《城市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译校,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9)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0)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1)布赖恩·贝利:《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顾朝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2)约翰·R.霍尔、马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3)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4)保罗·诺克思:《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张景秋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