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陈 伟
近来文化美学的话题不断被人提起,有些单位为此专门举办了全国性的文化美学研讨会。虽然讨论气氛热烈,但有关文化美学的缘起、文化美学的内涵和文化美学的任务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比较接近的共识,笔者期望就这些问题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文化美学形成的契机
胡经之指出:“我们可以把文化区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但任何文化都是处于一定人文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人化的产物。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待,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研究,我更希望走向文化美学。”(1)胡经之正确地指出文化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并希望从美学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他的话实际要告诉人们,文化美学已逐渐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美学的基础,亦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众所周知,新中国是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后建立的。由于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斗中充满着腥风血雨,取得决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新中国后始终以战士的身份来治理国家,“斗争”的语言修辞和思维方式武装着站起来的中国民众,在社会上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战斗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着眼于人的本质长远发展的“美的规律”,不得不让位于各种当下斗争性质的短期需求。文化美学不具备形成的社会基础。“十年动乱”结束后,“战斗文化”受到了深刻的反思甚至清算,对它的破坏性有了深入的认识。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文化建设上,改革开放、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成为国家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处事规律。这样,经过20年的洗礼,社会的价值观慢慢地与着眼于人的本质长远发展的“美的规律”相一致起来,社会的文化倾向就由以前的“战斗的”性质转移到“审美的”性质上来了。
审美文化决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文化,虽然艺术被包括在审美文化之中;审美文化也不是仅仅关于审美活动的文化,虽然审美活动也被包括在审美文化之中。有人认为:“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2)这个观点揭示了一部分审美文化的性质,但需要进一步斟酌和补充。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与人有关的一切东西。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自为的”,而动物是“自在的”。动物的自在性就表现在它没有“文化”,而人的自为性就表现在人有“文化”。这里的“文化”,包括人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换句话说,包括人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审美文化则不同。审美文化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审美文化,就是有关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艺术。而广义的审美文化,实际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所形成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什么是“美的规律”呢?通俗地说,“美的规律”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客观法则、最大限度地伸展人的主体自由性的方式方法和理想追求。今天,审美文化正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彰显风采。远景理想与现实实践如何互动磨合,亟待一门新的学科予以专门的探索和研究。这为文化美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性契机。
不过,文化美学在近年被提出,除了历史性的契机外,现实的需求也是重要的因素。中国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小康社会的基础不是农业经济,不是封闭的计划经济,不是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和相对分散的居住条件;恰恰相反,中国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工商经济,是开放的市场经济,是有个人充分自由的社会生活和相对集中的城镇居住条件。因而,中国小康社会的萌芽首先产生于都市经济圈。中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亦需要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小康社会不可能沿用曾一度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美的规律”和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形态。因为这种“美的规律”和美学形态的经济基础已被逐步消解,并将进一步被消解。以城镇化为核心的都市小康社会集中着市场经济为原则的工商活动。这些工商活动讲究公平原则、等价交换,而等价交换的前提首先在于物主对自己的所有物拥有充分的支配权。因此,随着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原则,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民众亦必然越来越多地伸张自己的主体自由性:个体得到高度尊重,“以人为本”成为时尚口号,工作与休闲都成为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情况体现于文艺作品和社会审美文化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就审美体验而言,从过去崇尚整体性、客体性和和谐性转向崇尚个别性、主体性和矛盾性;就载体题材而言,从过去的“宏大叙事”转向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的探讨和个别情感的诉求;就审美活动的目的而言,从过去的“寓教于乐”、强调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转向以审美为主、强调休闲作用和娱乐作用。这样的转化,随着20世纪80年代经济转型的序幕拉开而滥觞,伴着90年代经济转型的完成而成熟,并成为社会的文化主潮。这股文化主潮的基础是商品经济。但是,如果把社会文化的内涵统统归结为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或各个个体杂语喧哗的堆砌,那么,它就会失去理想,失去奋斗目标,并最终失去前途。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对当前新兴的社会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以“美的规律”作准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作“沙盘模拟推演”,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这便是文化美学应运而生的现实需求和契机。
二、文化美学的内容
文化美学包括哪些内容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宏观的社会“美的规律”与作为工具理性的文化的关系。
众所周知,社会的进步都是人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即“美的规律”来推动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创造或者应用某种文化,如果在客观方面能够较大程度直至最大限度地把握了客观法则,如果在主观方面能够较大限度直至最大限度地伸张主体自由性,那么,这种文化就是符合“美的规律”的;反之,就是不符合“美的规律”的。然而,“美的规律”并不是一个内涵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或一种历史的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美的规律”会要求不同的工具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理想追求。例如,在原始社会,“蒙昧阶段是人类的形成阶段。刚开始的时候,毫无知识,毫无经验,没有火,没有音节分明的语言,没有任何技术,处于蒙昧阶段的祖先们就在这种状态下着手进行伟大的战斗,首先是图生存,然后是求进步,直到他们免于猛兽之害而获得生命安全以及获得固定的食物为止”(3)。在这样的环境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由于几乎没有多余的社会物品可供私人独占,相对来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突出,和衷共济占着主导的地位。所以,在远古的传说中,禅让、避官等不在少数。在当时,这样的社会文化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因而也是符合美的规律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社会物品的些许余裕又为私人独占提供了可能。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伴随着阶级的诞生,政治的、军事的阶级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孔子、老子都对所处的奴隶制社会大为不满,期望回到和谐的远古社会。其实,奴隶制社会虽然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它倒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的,也即符合社会的美的规律的,远古社会表面上看来比奴隶制社会少一些血腥和暴力,却是人类社会最低级的阶段,是一个必然要被超越的阶段。
现代社会的情况远比古代社会复杂得多:一种作为工具理性的文化,有时在特定的领域内看上去非常美,但对照这个历史时期的美的规律来看,却是不美的;另一种作为工具理性的文化,看上去似乎不太美,但对照这个时期的美的规律来看,反而可能是美的。如20世纪30—40年代,在抗战的背景之下,许多文艺作品的美学形态从重个性、重真实的近代形态退回到了重集体、重外在目的的新古典形态。就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种倒退;但就社会发展的美的规律来看,新古典形态却是与它一致的。反过来看,在抗战的背景下,有些文艺作品仍过分强调近代美学形态,塑造充满个性的小资形象。这样的作品,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看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与当时社会的美的规律相对照,显然不相一致。这类复杂的审美文化的情况,就是需要文化美学这门学科来研究的。
第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美的规律”的相互关系。
文化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分,其中均反映着一定的价值观。在社会的发展中,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进步,它们所反映的价值观也在变动着。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发展中,社会总体的美的规律亦是同步前进着的。探索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在社会的进步中是否与时俱进,是否与社会总体的美的规律保持着动态平衡,这也是文化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例如,在经济短缺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崇尚勤俭节约,提倡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种价值观,反映到物质文化中,便有了节约领、绒线领套的流行;反映到精神文化中,便创造了各种善于持家的当家人的形象。这种价值观与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美的规律当然是一致的。从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由于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度消费、超前消费便取代勤俭节约成了新的社会价值观。于是,在物质文化方面,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留学贷款等应运而生;在精神文化方面,“能挣会花”成为激励每个人保持旺盛的生活活力的重要口号。毫无疑问,中国人在20世纪50—60年代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80年代以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大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实质就是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的不同。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即使在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在某些场合还是很舍得花钱的,如每年的国庆游行等。而在倡议适度消费、能挣会花的新世纪,量入为出仍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准则。这种消费文化的复杂性的根源就在于它所反映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就要与特定时代的美的规律对照起来才能评判。那么,谁来探索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美的规律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呢?显然,再没有哪个学科分支比文化美学来担此重任更合适的了。文化美学,一手拉着社会文化,一手拉着美的规律,正好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社会价值引领方向的工作。
第三,研究作为工具理性的审美文化的各种内外关系。
与总体的美的规律相比,其他审美文化都属于工具理性的范畴。首先,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工具理性的审美文化是以千姿百态的具体样式显现出来的。在它们的具体样式之间,对内存在一个自我完善的问题,对外存在一个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例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而都市化是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趋向之一。在都市生活中,怎样使各种审美文化的样式和谐发展已经现实地摆在了都市民众的面前。例如,社区居民的早起晨练和晚间演唱是值得提倡的审美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妨碍他人的早上睡觉和晚上读书也是社区居民应有的素质。这两个方面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在具体表现上却是有冲突的。怎样使之协调就需要探索了。其次,在都市的审美文化中,一方面要大力提倡高雅艺术,提高市民的审美格调和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普及通俗艺术,满足市民的当下情趣和已有习俗。这两者如何平衡发展,亦是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再如,社区的绿化是都市审美文化的一种体现。但对于公共绿地,是在其周围建造高楼以借景、掠取阳光,从而提高居住于高楼中人的生活质量,还是在其周围禁止建造高楼,从而使到绿地中来休闲的人能享有自然的美景和充分的阳光,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不过,如何使两者的利益得以兼顾,却是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所有这些都市审美文化中的问题,均需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分支来探讨,这个学科分支当然非文化美学莫属了。
文化美学的内容十分广泛,仔细分析远不止三个方面,但从宏观到微观,主要有以上三个层次的内容。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几乎可以衍生到有关审美文化的所有领域了。所以,将以上三个方面作为文化美学的基本内容,实际也是它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些出发点出发,结合时代与社会的要求,那么,当前文化美学的主要课题也就彰显出来了。
三、文化美学在都市小康社会中的重要课题
文化美学,既是理论的学科,也是实践的学科。作为理论学科,它的成果需要通过实践体现出来。而作为实践学科,它的实施又始终在一定的理论的指导之下。针对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文化美学首先应该探索都市小康社会中的课题,如引导审美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的美的规律;研究审美文化的各个分支的特殊规律,使之与都市小康社会中人的需求相符合;以及推动审美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为人的本质的自由回归尽一份力量。
第一,引导审美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的美的规律。
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总是根据它所处时代的条件,依照它所掌握的法则,提出它所奋斗的理想,解决它所面对的问题。做到了这一点,便是符合了社会的美的规律了。如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追求目标滞后于美的规律,社会的发展便处于缓慢期。长期运行于缓慢期,这个社会里的民族就会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相反,如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追求目标超前于美的规律,社会的发展便处于躁动期。长期运行于躁动期,这个社会里的民族就会始终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中。无论是落后还是不稳定,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总是要受到影响的。
怎样使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要求相一致呢?这就要求社会的文化发展与社会的美的规律相一致。社会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社会的文化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对实践起制约作用和指导作用。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协调人的认识能力与实践意志之间的关系,同时为社会的进步树立理想目标。众所周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只能拥有与之相应的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从而完成与之相应的实践活动。但是,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实践活动能力的提升,并不是无序和随机的,而总是在一定的理想的指引下实现的。即由审美文化依据已有实践的积累,提出进一步实践的假设,这就是理想。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审美文化需要对当下已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有真正的理解,否则,理想就成了空想、妄想。这就是审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美的规律的相适应。例如,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属于审美文化;其中创造了潜水艇的理想(当时的科学幻想)。这种审美文化与社会的美的规律是一致的。几经努力,人类便真正创造出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潜水艇。再如,中国元代作家王实甫写了《西厢记》、明代作家汤显祖写了《牡丹亭》,其中不息地追求自由恋爱的理想(当时的人文幻想)属于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与社会的美的规律是一致的。几经努力,现代中国人已真正实现了自由恋爱。因此,审美文化虽然不属于应用性物品,但对推动社会的前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审美文化与社会的美的规律相一致,是文化美学应该承担的重要课题。
第二,研究审美文化的各个分支的特殊规律,使之与都市小康社会中人的需求相符合。
审美文化是一个总称。审美文化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性的审美文化按类别划分,可分为非艺术类的文化和艺术类的文化。艺术类的审美文化按创造者的创作意图来划分,可分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等。就此可以看出,审美文化的分支是十分繁多而复杂的。与繁多而复杂的审美文化的分支相对应,是都市小康社会中不同民众的不同审美需求。而要满足不同民众的不同审美需求,对审美文化有关分支的特殊规律不作仔细的研究显然是不行的。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文化中形成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等类型。一些人认为,主流文化体现着官方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体现着民间的意识形态,两者是相互对立的。实际是否如此呢?事实远比这种简单的划分复杂得多。毫无疑问,在中国,主流文化体现着官方的意识、国家的意识;但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与人民大众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有着一致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虽然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在经济大潮里搏击风浪,但它的前提是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和规则。大众文化当然不是主流文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是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是当前审美文化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受民众欢迎的部分。怎样使这些审美文化,一方面符合社会总体的美的规律,一方面又遵循各自的具体法则,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当前都市小康社会应该认真探索的课题。否则的话,失之于“松”则乱,失之于“紧”则死。这个工作就需要文化美学来研究完成了。
第三,推动审美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为人的本质的自由回归尽一份力量。
在经济的大潮中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用经济来衡量的,并不是任何东西都能够等价交换的。人的理想、人的精神追求、人的本质的全面伸张是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内涵,也是国家之所以大力发展经济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抛弃理想,放弃精神追求,无视健全的人的本质就必然只盯着经济上的好处和收益,不愿拔一毛而利天下,这恰恰是人性异化的反映。崇尚理想性的审美教育能弥补市场经济时代过分偏重个体性的偏颇,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从而成为都市审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不是关于服饰打扮的教育,也不是关于音乐美术的教育,而是健全人的人格、塑造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人的教育。审美教育之“美”是“美的规律”的“美”,因而,并不是某一种静止的美,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美。这种美始终带有时代的特色,而又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映着特定社会历史时期人的本质力量,体现着特定社会历史时期人的理想、人的追求、人的精神寄托和人的奋斗目标,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文化美学要研究适应都市小康社会的审美教育,要探索如何在都市特有的文化活动中贯彻审美教育,如在都市无处不在的大众媒介中落实审美教育,在都市的社区活动中落实审美教育,在都市的各级各类学校中落实审美教育。审美教育遍地开花之时,必定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之日。
总之,文化美学缘起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和建设都市小康社会的契机。文化美学的内容主要在于:研究宏观的社会“美的规律”与作为工具理性的文化的关系,研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美的规律”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作为工具理性的审美文化的各种内外关系。文化美学在当前的主要课题是:引导审美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的美的规律;研究审美文化的各个分支的特殊规律,使之与都市小康社会中人的需求相符合;以及推动审美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为人的本质的自由回归尽一份力量。
原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陈伟(1957— ),男,上海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出版专著《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文艺美学论纲》《比较美学原理》等。
【注释】
(1)胡经之:《美的追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2)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3)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