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城镇化率与人口迁移流动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率与人口迁移流动的关系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率与人口迁移流动的关系一、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关系的因果分析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非户籍型乡城人口迁移流动构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城镇经济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和带动了人口的集聚与迁移。
我国城镇化率与人口迁移流动的关系_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率与人口迁移流动的关系

一、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关系的因果分析

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非户籍型乡城人口迁移流动构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城镇经济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和带动了人口的集聚与迁移。为了对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率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模型,对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关系进行分析。

由于缺少官方公布的基于1978年以来的跨省迁移人口数,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研究选取变量1978—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1]和非正式迁移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2]两变量,其中杨云彦(2003)文中非正式迁移人口可被认为是本研究中的迁移流动人口,因此下文简称非正式迁移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迁移比重。

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对迁移比重(Migrant Ratio,MR)和城镇化率(Urbanization Rate,UR)分别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两变量显著平稳,即MR-I(1),UR-I(1),两变量同阶单整。作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迁移比重和城镇化率不能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除非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研究进一步利用最小AIC和SC原则选择两变量较为合适的滞后阶数均为1。之后,进行协整检验,根据Trace Test显示迁移比重和城镇化率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即两者具有显著稳定的长期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研究构造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根据上文选择滞后阶数为1,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非正式迁移比重是城镇化率的格兰杰原因,而城镇化率并非非正式迁移比重的格兰杰原因(见表5-1)。

表5-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img36

二、人口迁移流动对城镇化率提高的贡献率

(一)2000—2010年间影响城镇人口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

当我们考察人口变动和城镇化率提高的关系,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等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动、城镇地区的户籍性迁移、非户籍的人口流动、由于行政区划变动带来的城镇地区人口增长以及本地农业户籍人口就地城镇化带来的城镇人口规模变动。

1.2000—2010年间城镇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动

根据2001年到2010年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的整理,城镇地区[3]十年间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人口累积增长为2847.5380万人。

2.2000—2010年间城镇地区户籍型迁移的变动

根据2001年到2010年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的整理,城镇地区十年间户籍型迁移的累积增长为2387.3316万人。

3.2000—2010年间由于行政区划变动带来城镇地区的累积人口增长根据邓荣荣等(2012)估算1986—2010年间我国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为435.56万公顷,期间年平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为17.42万公顷,那么2000—2010年间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为174.22万公顷。按照联合国制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那么因为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导致行政区划变动和建成区扩大,共增加了城镇人口3266.7万人。

4.2000—2010年间本地农业户籍人口就地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规模累积变动

本地农业户籍人口就地城镇化规模的变动也会带来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按照就地转移的性质,就地转移人口往往为劳动力人口,根据2000年和2010年城镇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设置2000年“劳动力比重系数”为0.72,2010年“劳动力比重系数”为0.74。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0年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其中本地非农就业农民工规模为0.89亿人,而按照“劳动力比重系数”折算的城镇地区农业人口为1.58亿人左右,考虑到农民工规模并非按照常住人口口径统计,估计农业户籍劳动力就地转移系数在0.5至0.56之间,这里设置2000年和2010年农业户籍劳动力转移系数均为0.53。因此,可以大致计算出2000—2010年间由于就地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规模累积变动为3695.1万人。

表5-2 2000—2010年间本地农业户籍人口就地城镇化规模

img37

资料来源:2000年数据来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抽样数据,抽样比为0.95‰;2010年数据来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整理。

5.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规模变动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2000年到2010年间城镇人口共增加21123.5万人。

6.2000—2010年间非户籍人口流动

每年中都有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也有大量流动人口迁出。在2010年的城镇非户籍流动人口数为2.26亿,2000年中城镇中的流动人口数缺少有效数值,我们将按照十年将城镇人口总的增长减去其他因素对城镇化率的贡献率来推算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的净效应。

(二)2000—2010年间人口迁移流动对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上述人口规模的变动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累积变动数据,可以计算出十年间非户籍的人口流动对城镇人口的贡献率最高,为42.26%。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变动对城镇人口规模的贡献为13.48%;行政区划变动带来人口户籍性质变对城镇人口规模的贡献为15.46%;户籍迁移对城镇人口规模的贡献为11.30%;本地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对城镇人口规模的贡献率为17.49%(表5-3)。

(三)2000—2010年间人口迁移流动对城镇化率的贡献率

人口过程对于城镇化率变动的影响不是通过上文影响城镇部门人口规模而影响城镇化率,还通过影响农村部门人口规模变动而影响城镇化率,因此,进一步考察乡城迁移流动对城镇化率变动的贡献率,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出人口迁移流动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计算方法依然是按照人口变动恒等式,影响城镇化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变动、行政区划变动、户籍迁移、就地城镇化和乡城迁移流动,公式如下:

img38

其中,UR代表城镇化率,UrP指城镇人口规模,TP是总人口规模,UrG代表某段时期内自然增长的人口数,Dis代表行政区划带来的城镇人口规模变动,MigRU代表某段时期内乡城人口迁移规模,HuMig代表某段时期内户籍型迁移人口规模,LocMig代表就地城镇化规模。

通过整理得到:

img39

公式②的右边依次就是对于从2000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增长的绝对百分数,人口自然增长综合贡献率、行政区划的贡献率、户籍型迁移的贡献率、就地城镇化的贡献率和乡城迁移流动的贡献率。计算得到,对于2000年到2010年间13.12%的城镇化率变动而言,人口自然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0.04%,行政区划变动的贡献率为18.68%,户籍迁移的贡献率为13.65%,就地城镇化的贡献率为21.13%;因此,非户籍的人口流动对于对城镇化率变动的贡献率等于1减去上述因素贡献率之和,为46.49%(表5-3)。

表5-3 各因素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

img40

可见,人口迁移流动是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和城镇化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人口迁移流动对2000—2010年城镇人口数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3.56%,对城镇化率水平提高的贡献率约为60.14%。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乡城迁移流动极大地塑造着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面貌。

【注释】

[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资料来源: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版,第6页。文中指出,非正式迁移指没有办理户籍迁移手续的迁移人口,在数据运用上,和人口普查中的人户分离人口对应,包括: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一(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以外的人以及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一(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一(半)年以上的人。

[3]本节研究中,城镇地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中提到的“市”,农村地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中提到的“县”。下文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