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何谓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迅速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也获得长足进步,并成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多年来,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大力推动下,率先成立中国残疾人研究室,开展残疾人理论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出版了一些重要著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专项研究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随后,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研究院、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许多社会学者、社会工作者纷纷介入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领域,出版了一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材和专著,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仍然滞后于残疾人事业发展。
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重视残疾人事业政策理论研究,推进相关学科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残疾人事业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中国残联及地方各级残联的专职残疾人工作者已有9万多人,基层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已达到40万人。重视和推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深入研究其理论问题,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呼唤。因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需要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的支撑;特别需要用它来加强建设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和宏大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其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特别需要发挥其应有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提高社会公众支持残疾人事业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因此,深入探讨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的本质及其框架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这话同样适用于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思维。那么,何谓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王思斌认为,“残疾人社会工作(或残疾人工作)的理论是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问题的理论。”[6]这个定义很简明,但还需要充实与完善。
我们认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是指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的问题,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本质及其具体规律的知识体系。[7]这个定义表明:①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是建构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的主体,是残疾人的忠实代言人。②正确认识残疾人现象和解决残疾人问题,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点。③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专业理论及其体系,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所阐述的各种观点,并通过一定的原则和一系列特有的范畴进行理论论证和逻辑论证,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