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略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略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逐步把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引入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使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略_残疾人社会工作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略

结合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根据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现提出如下思路和方略。

(一)指导思想

在指导思想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实现小康为奋斗目标,全力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此,要大力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工作,不断优化有利于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发展原则

在发展原则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确保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大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坚持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等。

(三)工作思路

在工作思路上,要努力实现残疾人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政府力量主导与社会各方参与相结合;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相结合;学校育才与社会选才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由此,逐步把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引入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使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等。

(四)政策措施

在政策措施上,要努力争取在包含残疾人社会工作在内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培养政策上有所提高;在包含残疾人社会工作在内的社会工作人才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的激励政策上有所提高;在鼓励公益性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的管理政策上有所提高;在鼓励发展民间残疾人组织的管理政策上有所提高;在残疾人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上有所提高;等等。

(五)建设方略

在建设方略上,要努力做到在建设高素质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观念上创新;在建立健全并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创新;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岗位的开发设置上创新;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机制上创新;在包含残疾人社会工作在内的社会工作立法上创新;等等。

(六)队伍关系

在队伍关系上,要正确处理残联干部队伍与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关系;残疾人专职、专业人才队伍与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关系;残疾人专职、专业人才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的关系;残疾人专职、专业人才队伍与民间残疾人组织工作者的关系;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与其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关系。总之,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取得成效等。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只要大家关注研究和实施这项工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集思广益,务实创新,就一定能够把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本章习题】

1.什么是素质?

2.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3.联系实际,试述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及其重要意义。

4.如何理解角色和角色形象的含义?

5.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具有哪些角色形象?

6.试述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

7.试述推进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略。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

3.李立国副部长在中组部、民政部联合举办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班(第二期)上的讲话(2008年4月23日).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马洪路.残障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王辅贤.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卓彩琴.残疾人社会工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注释】

[1]陈志尚、陈金芳:《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46-53页。

[2]邓朴方著:《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3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