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及其地位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及其地位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推进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为残疾人办事的效率,有利于保障残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强化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4.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残疾人工作走向个性化,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服务能力的放大器。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及其地位_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及其地位

(一)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编写的《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中指出: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及计算机技术采集、编辑、存储、传输、分析、处理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以及各类具体业务的有关信息,并提出其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

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丰富的内涵:

1.即时性的信息传递

实现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化,以及残疾人工作的各种信息的即时传递,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个体化的贴身服务

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每一个残疾人提供量身定做的、个体化的服务。

3.互动性的沟通交流

通过电脑和网络,打破了困扰残疾人的各种沟通交流的壁垒,实现了全面性的、互动性的沟通交流。

4.远程化的服务模式

远程服务模式,解决残疾人接受服务能力先天不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5.全方位的资源共享

打破地区、行业甚至国界的限制,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人类社会发展所创造出的各种资源为残疾人服务。

(二)信息化建设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1.信息化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息技术发展为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将推进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把“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工作模式、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残疾人事业要主动顺应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将信息化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残疾人事业整体业务格局中的整合作用,为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的科学化水平。

2.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构建残疾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为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工作信息,是残联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各级残联的基本职能之一。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残疾人工作走向精细化的背景下,要通过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构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协调人社、民政、教育、卫生、扶贫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残疾人工作。要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科学、精细、有效的信息化业务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开展绩效监督和评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残联主动推行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既开辟了新的为残疾人服务的途径,也便于广大残疾人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深入推进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为残疾人办事的效率,有利于保障残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强化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4.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

残疾人工作走向个性化,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趋势。面对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快速增长的需求,依靠传统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服务能力的放大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增强我们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个性化的残疾人需求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充分的反映。要贴近业务工作发展和残疾人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构建综合业务平台和残疾人基础信息需求平台,强化功能,突出实用,使残疾人需求更快得到反映,使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业务工作与残疾人需求的对接,切实提高残联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