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贸依存度——兼论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
沈利生
一、众说纷纭外贸依存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1978年到2003年,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6.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4%,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5.7%),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长率为14.9%,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外贸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节节升高,1978年只有9.8%,2003年达到了60.3%。目前流行的(本文称作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是外贸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与此相应,进口依存度是进口总额与GDP之比,出口依存度是出口总额与GDP之比),所以,中国在2003年的外贸依存度就是60.3%。为了与其他国家做对比,表1列出了2002年若干主要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其中,中国是50.2%,低于德国(56.0%)、加拿大(67.1%),但远高于美国(18.1%)、日本(18.9%),也高于英国(40.3%)、法国(46.9%)、意大利(41.8%)等发达国家。
表1 2002年若干国家外贸依存度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200页。
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可以肯定地说,对外贸易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继续快速发展,外贸依存度也会再攀新高。通常都用外贸依存度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我国高企的外贸依存度会否造成国民经济的过分对外依赖,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会否严重影响直至损害我国的经济,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出了担心。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2001)在3年以前就提出,“不可一味追求过高的外贸依存度,……适当降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沈骥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2004)认为,“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0%:非降不可”,中国外贸依存度增长到了今天这样的高度,如果继续快速增长下去,消极因素的积累将危及我国的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4个弊端:①将激发他国与中国的经贸冲突。②加大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③使中国在能源和原材料等问题上“代人受过”。④在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很高、许多产业出现了供大于求,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今天,在短缺经济时期形成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如低工资、低地价、税收减免和以市场换技术等政策)正在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作用。目前中国外贸的增长速度依然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这种趋势是不正常的,需要调整一系列政策加以纠正。如果我们不主动纠正,恐怕就要由剧烈的经济震荡来纠正了。
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表示了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到底有多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隆国强(2000)认为,如果考虑不同国家GDP构成的差异,就商品贸易占商品GDP的比例来看,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低于世界上主要的大国经济,如美国、德国等。再有,外贸依存度要受到汇率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度地贬值,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PPP)低3倍左右。根据世界银行计算的各国商品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GDP的比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高。
吴念鲁(2002)(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认为,我们切不可以被上述数据(指2001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45%)所迷惑和误导。因为中国决不是一个外向的国家,更谈不上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如果按该比例来分析判断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由此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和对外经济对策的话,那么必然会引向失误并有可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来料加工,在统计上进口方面也算,出口方面也算,有不少属于重复计算,实际上出口就只有一个附加值。
陈家勤(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导致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高估的原因有三: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被高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被低估,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额被高估。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与世界上一些贸易大国,包括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等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因此,那种认为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太高,“值得引起注意的发展动向”,或担心出口过度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是没有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担心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人不仅有学术界的学者,还有政府部门的官员。例如,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日前在首届“中国商务发展论坛”上表示,虽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并没有名义上显示的那么高,但外贸依存度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应引起警觉(人民网2004年11月30日)。所以,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评估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将对正确认识外贸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正确的外贸政策等产生重大的影响,绝不可等闲视之。本文将对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进行剖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然后给出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进而比较中国、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
二、对传统外贸依存度定义的置疑
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比值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作为一个经济指标,外贸依存度应该兼具两个方面的作用:除了用于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进而可对不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外;也可以用于判断对外贸易在本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传统的外贸依存度指标能否起到这两个作用呢?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先引述其他学者的看法,再进一步阐述笔者的看法。
薛荣久(2003)对外贸依存度的定义提出的置疑是,对外贸易中的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是不同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换,在贸易额上存在重叠性。如把重叠性的贸易额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势必夸大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他的建议是:或者把国内生产总值加倍,或者只计算出口依存度,或者把进出口的平均值作为外贸额。笔者认为,这样得到的结果大致可使外贸依存度减为一半,相当于只考虑出口依存度,但并无实质性变化,当每一个国家都按此计算时,并不改变相互之间的比较关系。
郭羽诞(2004)(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认为,“外贸依存度指标存在内在缺陷”,需要改进。其中关键一点是,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分子、分母数值的含义不同。其分母是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它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按市场价值计算的总和,而其分子则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值。当一国来料加工占其外贸比例很高时,原材料和零部件在进口时计算一遍,出口时又计算一遍,重复计算的部分可能会很大,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对该国经济起作用的是出口产品上的增加值。因此,如果我们用出口产品中本国产生的增加值与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即出口增加值依存度来表示该国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似乎要比现在所用的外贸依存度更合理一些。郭羽诞由此提出了“出口增加值依存度”的定义。对于进口来说,可以采用进口增加值依存度,“其数值等于进口产品中由外国生产的增加值除以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笔者赞同“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分子、分母数值的含义不同”这一说法,但对郭提出的解决办法则有异议。如果郭定义的“出口增加值依存度”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当然要解决如何计算出口产品包含的增加值),则“进口增加值依存度”就没有合理性了。因为在他的定义中,进口增加值是外国的增加值,与本国无关。要使“进口增加值依存度”合理,应该是进口产品在进入本国生产过程以后产生的增加值,那样才有意义。
许统生(2003)介绍了对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可在几个方面进行修正:即相对经济规模,三次产业结构,购买力平价状况和汇率。笔者以为,在修正过程中,作为基础的贸易依存度仍是按照传统的定义计算的,只要这个传统定义确实存在缺陷,则修正过程并不能消除或减轻缺陷。
关于汇率的问题,笔者认为,用购买力平价(PPP)汇率把外贸总额和本国GDP换算成同一种货币,再计算外贸依存度,仅具有参考作用,是当不得真的。如果用于国际比较还有一定的意义的话,用于判断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就毫无意义。因为,在做外贸交易时,无论是出口货物还是进口货物,都要以当时的现行汇率结算。用1美元外汇进口的货物,按现行汇率计算应值8.3元人民币,决不会因为购买力平价汇率是现行汇率的3倍而自动贬值为2.8元;同样,要通过出口货物换取1美元外汇,就必须拿出价值8.3元(而不是2.8元)的货物。所以,无论是出口本国产品还是进口国外产品,都是在现行汇率下对本国经济产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要想通过外贸依存度来判断外贸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就应该采用现行汇率,而不是购买力平价的汇率。
三、传统外贸依存度定义的缺陷剖析
传统外贸依存度的定义有什么缺陷?就外贸依存度的本意而言,它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即一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一个国家的经济依赖两个市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既然有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就必然还有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对这两个市场的依赖程度之和自然就是100%。就外贸依存度来说,可以用外贸总额在经济总量中占有多大份额来衡量,这个份额的取值范围最大不应该超过100%。这里的关键之处是分子和分母应有同样的含义,分子要全部包含在分母内。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分子必须是分母的一个子集。具体地说就是,外贸总额应该是经济总量的一个子集,即外贸总额是经济总量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为外贸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意味着把GDP作为经济总量。然而,GDP果真是包含了外贸总额在内的经济总量吗?这需要认真考虑。举一个反证例子,新加坡2002年的外贸依存度是175.5%,超过了100%,由此可以肯定GDP并没有包含全部外贸总额。这就表明,在计算外贸依存度时,GDP不是一个合适的经济总量指标。问题出在哪里?看一下支出法核算恒等式:
GDP中只包含有净出口(出口-进口),却并不包含外贸总额(出口+进口)。在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中,外贸总额超过GDP的情形并不少见,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还有马来西亚、泰国等,中国的一些沿海省市如上海市和广东省也是这样。有时候甚至仅仅出口(或进口)就可能超过GDP。所以,以GDP为经济总量计算得到的外贸依存度大于100%就毫不奇怪了。然而,当外贸依存度超过100%时,从经济意义上很难给出合理的解释。比方说,如果出口依存度大于100%,是否就意味着把国内产品全部用于出口还不够,还要接着向外伸?如果进口依存度大于100%,是否就意味着进口产品充斥了全部经济活动还不行,还要死命往里加塞?当一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超过了100%时,还对国内市场有依赖么?
GDP中没有包含外贸总额,这正是传统外贸依存度定义的固有缺陷。弄清为什么不包含外贸总额的原因,也就同时为寻找合适的经济总量指标指出了方向,进而定义出科学的外贸依存度。下面对传统定义的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进行剖析。
传统定义的进口依存度是进口品的价值与国内新创造价值(即GDP)之比。显然,这两种价值属于不同的概念,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进口品的价值来自他国,不是在本国的这一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进口品的价值可以通过本国的生产活动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新创造价值会成为GDP的一部分,但进口产品本身的价值不是新创造价值,故永远不会转移进GDP之中。由于GDP中不包含进口产品的价值,传统定义的进口依存度用进口总额除以GDP,出现超过100%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既然进口总额不包含在GDP之中,也就谈不上进口在GDP中占有多大的份额,也就不可能依据传统的进口依存度来判断GDP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了。由是观之,要想根据进口依存度来判断经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作为依存度公式中分母的经济总量中必须包含有进口总额。
在出口方面,传统定义的出口依存度是出口产品价值与国内新创造价值(即GDP)之比。那么,出口产品价值是否都是新创造价值,出口总额是否都包含在GDP中呢?答案为: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取决于一个条件,那就是看一国经济有没有进口,是半开放经济还是完全开放经济。所谓半开放经济是“只出不进”(只有出口没有进口)的经济,完全开放经济是“有出有进”(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经济。
在“只出不进”的半开放经济中有:
由于出口产品的价值就是全部新创造价值GDP的一部分,所以,出口占GDP的比重(即传统的出口依存度)就反映了半开放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此时的出口依存度同时也是外贸依存度。“只出不进”的半开放经济可能是极其罕见的,如果在“闭关锁国”的时代可能曾经存在过,则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已不可能存在。传统定义的出口依存度或外贸依存度只适用这种情况就没有多大意义。
在“有出有进”的完全开放经济中,情况就不同了,此时有:
由于进口的存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不等于全部新创造价值GDP,而是大于GDP。或者说,最终产品同时包含了新创造价值和进口品的转移价值,所以1单位价值的最终产品所包含的新创造价值就小于1个单位。最终产品由三部分组成:消费品、资本形成品、出口品,只要在生产它们的过程中使用了进口产品就一定包含有转移价值。于是可知,1单位价值出口产品所包含的新创造价值也是小于1个单位。正是由于进口产品的价值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出口产品中,使得出口产品的价值不全是新创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当用出口价值与全部新创造价值(GDP)的比定义为出口依存度时,由于分子分母的含义不同,就不能保证出口依存度永远不大于100%,当然也就谈不上出口在GDP中占有多大的份额,更谈不上根据传统出口依存度来判断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所以,在“有出有进”的开放经济下,计算出口依存度的分母中应该包含进口的全部价值。
既然最终产品中既包含有全部新创造价值(GDP),又包含有进口品的转移价值,可否把最终产品作为经济总量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呢?把(3)式写成如下两个形式:
在(4)式的等号左边有出口,但没有进口,意味着最终产品中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因而不包含外贸总额。在(5)式等号的左边有进口,但没有出口,意味着最终产品中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也是不包含外贸总额。从(4)、(5)两式可知,最终产品没有同时包含出口和进口,所以不是合适的经济总量指标。
四、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
由上面的剖析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一个合适的经济总量指标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其组成部分里既要有出口,又要有进口,出口和进口的符号都为正,能够加到一起成为外贸总额,也就是经济总量里要包含外贸总额。解决此问题需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来考虑,投入—产出表正好包括了一国的全部经济活动,是帮助解决此问题的有力工具。一个开放经济的投入产出简化表(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经济的投入产出简化表
在表2中,进口单独作为一列,没有表明其去向,进口产品的使用隐含在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里。为了更好地反映进口产品的去向,可把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中隐含的进口拆分开(如表3)。表3中各变量带上标D的表示国内产品,带上标M的表示进口产品。为便于讨论,把代表部门编号的下标全部去掉,原来的小写字母改成大写字母表示加总量,增加值之和就是GDP。
表3 拆分进口以后的投入产出简化表
根据表3可写出国内产品行平衡式:
写出进口产品行平衡式:
合并(6)、(7)式可得:
国内中间使用XD+国内最终使用YD+进口M=总产出X+进口M (8)
由于国内最终使用可以写成:
(9)式代入(8)式,得:
观察(7)及(10)式可知,在等号左边既有出口EXD及EXM,也有进口M,符号均为正,它们之和正是外贸总额,这表明(10)式等号右边的“总产出X+进口M”里包含了外贸总额,可满足经济总量指标的要求,把它叫做“经济活动总量”,其含义就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全部经济活动,即国内产品的总和加上进口。于是可以定义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此新公式在2003年提出,参见沈利生(2003)):
新公式(11)、(12)、(13)可保证各依存度的取值不超过100%,经济意义也很明确:外贸依存度就是外贸总额在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即全部经济活动对外贸的依赖程度。由新公式得到的外贸依存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它反映全部经济活动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时,可立即得到全部经济活动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只需用100%减去外贸依存度就可。从对偶的角度出发把“100%-外贸依存度”称为“内贸依存度”也非常贴切。根据(10)式可知,从经济活动总量中去掉国内产品出口、进口,剩下国内中间产品、国内消费、国内资本形成,的确都是在国内市场上交易的产品。回想一下按照传统定义得到的外贸依存度有可能超过100%,要想由它得到内贸依存度岂不是“天方夜谭”?这也就充分证明了计算外贸依存度新公式的科学性。
经济活动总量里的总产出是从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但投入产出表隔几年才编一次,并非年年都有,如中国是逢2、7的年份才有,其他年份需要推算。可以这样做:定义增加值率v=GDP/总产出,在相近年份里增加值率v的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则有总产出=GDP/v。
若把传统定义外贸依存度的算法叫做老算法,把新公式定义的算法叫做新算法,两者之间可进行换算。设出口量为EX,进口量为M,老算法的出口依存度为DX,进口依存度为DM,外贸依存度就是DX+DM。由老算法依存度的定义有:
DX=EX/GDP,DM=M/GDP
这两个式子也可写成:
EX=DX·GDP,M=DM·GDP
令新算法定义的出口依存度为NX,进口依存度为NM,外贸依存度就是NX+NM;由于总产出=GDP/v。经济活动总量=总产出+进口= GDP/v+M
由新算法的依存度定义,可得:
表4列出了2002年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新老外贸依存度的计算结果。从表4可知,按传统定义计算,2002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50.2%,仅低于德国(56.0%),高于美国(18.2%)、日本(18.9%)、英国(40.3%)、澳大利亚(37.3%)、俄罗斯(48.3%)。而按照新定义计算,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16.5%,低于德国(24.9%)、英国(17.3%)、略高于澳大利亚(16.2%),高于美国(9.6%)、日本(9.8%),低于俄罗斯(24.4%)。再比较一下各国的内贸依存度:中国(83.5%),仅低于美国(90.3%)、日本(90.2%),高于德国(75.1%)、英国(82.7%)、澳大利亚(83.8%)、俄罗斯(75.6%),可见中国的经济主要还是依赖国内市场。况且,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里还包含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可比的加工贸易依存度8%,若仅考虑可以做比较的一般贸易依存度,中国仅是8.5%,甚至还低于美国、日本的9.7%、9.8%。
表4 若干国家2002年新、老外贸依存度比较
续表
“增加值率”数据来源:根据各国投入产出表推算。其中:中国,2000年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年鉴(2003)》;美国投入产出表(1996年)网址: www.bea.gov/bea/articles/national/inputout/2000/0100io.pdf;日本投入产出表(2000年)网址: www.stat.go.jp/english/data/io;德国投入产出表(2000年)网址: www.destatis.de/basis/e/vgr/vgrtab14.htm;英国投入产出表(2002年)网址: www.statistics.gov.uk/inputoutput;澳大利亚投入产出表(1996~1997年)网址: www.abs.gov.au/ausstatus/abs@nsf;俄罗斯投入产出表(1995年)网址:debreu.colorado.edu/papers/exburden.html
五、如何看待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表5列出了1995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在总贸易中所占的比重。2000年以来加工贸易约占总贸易的48%,其中出口加工贸易约占出口总额的55%,进口加工贸易约占进口总额的40%。
表5 1995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及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59页。
加工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例甚大,但它所创造的增加值却远小于一般贸易。据陈锡康教授(2001)计算,1995年中国出口1元使GDP增加0.57元,加工贸易出口1元只使GDP增加0.22元。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是,加工贸易进口的是半成品,在国内加工装配为成品后出口,产品链比较短。虽然加工贸易可以为国内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加工贸易产品参与国内经济活动的程度小,对国内产品生产的影响程度也小。显然,加工贸易依存度不能与一般贸易依存度相提并论,必须对其区别对待。由于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故在对不同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做比较时,应把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依存度分离出来。
六、结论
传统外贸依存度定义存在着固有的缺陷,用它来评估一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缺乏科学性,用它做国际比较就少了可信度。由传统外贸依存度也不可能推算出内贸依存度,也就无法据以判断外贸在本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剖析传统外贸依存度缺陷的基础上,论证了计算外贸依存度新公式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根据新定义得到的外贸依存度可以正确评估一国经济对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就目前而言,即使与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一般贸易依存度也并不高。所以,中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远非按传统外贸依存度计算结果所显示的那么高,更没有到“非降不可”的地步。外贸部门应该紧紧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有利时机,促进外贸的新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国光:《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1年秋季座谈会上的讲话》,载刘国光、王洛林主编:《经济蓝皮书,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沈骥如:《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0%:非降不可》,载《半月谈内部版》2004年第9期
3.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经济日报》2000-09-12
4.吴念鲁:《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有多大?》,载《国际金融报》2002-09-19
5.薛荣久:《对我国贸易依存度计算的质疑与建议》,载《国际商报》2003-04-22
6.郭羽诞:《外贸依存度指标存在内在缺陷》,载《解放日报》2004-11-06
7.许统生:《我国实际外贸依存度的评估与国际比较》,载《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8期
8.沈利生:《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9.陈家勤:《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比较研究》,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2期
10.陈锡康:《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载《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原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注释】
[1]由出口产品产生的增加值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出口产品直接产生的增加值,包含在出口产品中;另一部分是由出口带动其他国内产品而间接产生的增加值,包含在其他国内产品中。出口产品产生的全部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就是出口贡献率,与其相对应的是进口贡献率,即由进口产品推动本国产品生产而产生的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参见沈利生、吴振宇:《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