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创新之处及若干限制
1.5.1 创新之处
第一,以人口转变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梳理生育革命思想渊源的基础上,从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以及城乡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出发,长时段立体呈现生育革命的全过程,探析生育革命的发生机制。60多年来,中国生育革命以生育政策的时代抉择为依托,先后经历了生育革命的酝酿——早期节育政策与实践(1949—1970)、生育革命的发生——生育政策的调适与博弈(1971—1991)和生育革命的完成——计划生育的常态化与制度化(1992年至今)等三个阶段,分析中国生育革命的动态变迁、当下形态与发展趋势。除《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中发[62]698号)和《国务院转发卫生部、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71]国发文51号)两个基础性文件外,影响我国生育革命的重要文献主要有四部: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生育政策的正式出台及全面实施;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以保持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06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07)本书以跨学科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将生育革命放置到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中展开研究。
第二,从生育政策的差异化选择角度,重新审视生育革命在运作实践中存在的城乡、民族、地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军民及涉外差异,探索生育革命的协同机制。通常说来,社会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是影响生物因素和生育制度的主要外部力量。作为重要人口过程的生育革命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整个社会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一个社会的生育格局受到这个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着基本的人口过程。而政治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关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状况,二是政府的作用,三是意识形态的作用。(108)农村和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流变、流动人口的生育制度安排,以及涉军、涉外人员的生育规定,展现了中国生育革命的多维形态。
第三,将中国生育革命的社会效应进行归类总结,从社会关系与文化认知两大层面,将生育革命放置到社会转型中进行分析,探讨生育革命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并重,探索生育革命与妇女、儿童、老人、家庭、文化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卓越成效,是与具有高度运转效能的行政管理系统、社会资源及分配管理体制以及具有历史传统的国民性格和群众基础密切相关的。”(109)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口调控体系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人口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显著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形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的现代化,最吃紧的是人的现代化。展望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将更加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和隐蔽化,我们不但要面对人口数量的高峰,还要面对独生子女问题、劳动人口就业问题、老年人口问题等多重挑战。同时,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丁克家庭的凸现、生育观念的变迁,以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关系,都无一不与生育革命密切相联。解决21世纪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后人口转变”时期,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在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如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1.5.2 若干限制
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一直是个谜,导致估计当前真实的生育水平与人口红利的拐点成为一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问题。1992年以来的几乎每一次生育和人口调查都证实了生育率处于1.5以下,属于“很低生育率”,而我国人口规划、宣传、决策却并不是依据调查数据所一再证实的“很低生育率”,而是长期沿用1.8这个生育率假定。生育率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认识老是跟不上,就会造成同现实情况脱节、误导政策制定的后果。(110)根据人口计生委规划和《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十五”期间,计生委规划的人口净增量为6 257万人,但实际增长为4 013万人;在“十一五”期间,规划的人口增量为5 244万人,但实际增长至多为3 418万人。两个“五年规划”的规划人口增量都是实际人口增量的1.5倍以上,或者说,偏差都超过了50%。(111)可见,总和生育率的估计直接导致人口增量的估算。然而,各界对我国生育水平的质疑已持续了十多年,近几年来竟然演变到了令几乎所有的学者、机构都呼吁重建我国生育水平的地步。(112)在目前底数不清的情况下,应当鼓励应用不同数据来源和方法的尝试,同时还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反对先入为主和一言堂的倾向。由于把握当前人口状况和生育水平最终还是依赖于较高质量的调查统计数据,我们期望政府部门更加关注人口统计工作,加强调查和统计方面的投入,扩大现有各种数据资源的开放程度,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加强和引导科学研究的学术交流。(113)
第二,从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经结束,但普查结果尚未面世。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现基本确定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克服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的难点,600万名普查员入户进行信息登记,破解“人户分离”、“一人多户”等难题,并规定“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者可落户”,消除了计划外生育的群众的顾虑,普查结果可能更为接近真实水平。2011年4月底,第六次人口普查将通过公报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主要的结构数据,一些最新的数据在本书中尚无法体现,唯有在后续的研究中补遗。
【注释】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2页。
(2)[美]M·薄兹,[英]P·施普曼:《社会与生育》,张世文译,袁文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0页。
(3)[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9、223页。
(5)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6)查瑞传,胡伟略,翟振武:《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7)王伟:《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8)邓辛未:《中共计划生育的分析》,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页。
(9)王丰:《低生育率时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6月30日。
(10)刘铮:《人口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11)查瑞传,胡伟略,翟振武:《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12)马瀛通:《人口控制辨析论》,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3)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1994年9月开罗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
(14)邓辛未:《中共计划生育的分析》,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9页。
(15)胡伟略:《低生育理性预期理论及其政策意义》,《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
(16)Lutz,W.and V.Skirbekk.Policies Addressing the Tempo Effect in Low-fertility Countr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4):pp.699-720,2005.
(17)石人炳:《低生育率陷阱:是事实还是神话?》,《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18)陈卫:《中国生育率研究方法:30年回眸》,《人口学刊》2009年第3期。
(19)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0)于学军:《对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判断》,《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21)夏乐平:《1979—2000年中国人口生育趋势:出生数据和教育数据的比较分析》,《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22)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3)《人口研究》编辑部:《再论中国生育水平·主持人语》,《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郭志刚:《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24)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25)蔡泳:《教育统计真的是估计生育水平的黄金标准吗?——对使用教育统计数据估计生育水平的探讨》,《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陈友华:《教育统计数据估算生育率时存在的问题与低生育率后果》,《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26)陈卫:《再论中国的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27)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中国省级200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评估》,《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8)胡伟略:《低生育理性预期理论及其政策意义》,《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
(29)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30)王金营:《1990—2000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31)陈友华:《教育统计数据估算生育率时存在的问题与低生育率后果》,《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32)朱冬梅:《关于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对策分析》,《西北人口》2003年第3期。
(33)王金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考证和未来人口发展的策略选择》,《人口学刊》2009年第3期。
(34)梅志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年第4期。
(35)王维华,孙青原:《生育革命:迎接试管婴儿新时代》,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
(36)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37)樊新民:《生育革命:对基因工程时代选择生育的社会学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Donald Corgill.Transition Theory As General Population Theory.Social Force,Vol.41,270-274,1963.
(39)Thompson,W.S.Popul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4,No.6May 1929,959-975.
(40)Landry,A.La Revolution Demograhpique,INED Press,1982.
(41)谭晓青:《中国的生育革命》,《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4期。
(42)赵时亮:《中国的后人口转变及其特殊性》,《人口研究》2001年第3期。
(43)李通屏,郭继远:《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政策的演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1期。
(44)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人口学刊》2010年第5期。
(45)王学义:《人口转变后果研究——西方视野、价值意义、主要缺陷与分析框架构建》,《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
(46)叶明德:《低生育稳定期: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阶段》,《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6期。
(47)穆光宗:《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8)于学军:《解析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报》2000年1月24日,第3版。李建新、叶明德、王学义等对中国是否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进行质疑,参见李建新:《后人口转变论质疑》,《人口研究》2000年第6期;叶明德:《对“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的质疑》,《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王学义:《中国的人口转变略论》,《21世纪首届人口科学与人口发展论坛交流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10月。
(49)罗淳:《试论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
(50)孙文,张再生:《“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向初探》,《南方人口》2002年第2期。
(51)孙文,张再生:《“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西北人口》2002年第1期。
(52)刘爽:《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人口研究》2010年第1期。
(53)李建民:《人口转变论的古典问题和新古典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54)颜峰,胡文根:《中国生育革命非常规性背景下的老年人精神问题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55)李建民:《中国的生育革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5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史成礼:《中国计划生育活动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8)孙沐寒:《中国计划生育史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59)孙沐寒:《中国计划生育史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1—2页。
(60)曹明国:《一本很有价值的史稿——读〈中国计划生育史稿〉》,《人口学刊》1987年第5期。
(61)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走中国式的计划生育工作道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三十五年》,《人口研究》1984年第5期。
(62)杨子慧:《计划生育在中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3)邓辛未:《中共计划生育的分析》,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64)曹景椿:《中国计划生育道路》,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66)史成礼:《建国以来计划生育工作概况》,《西北人口》1980年第2期。
(67)史成礼:《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分期》,《西北人口》1988年第1期。
(68)艾尔德:《中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预测》,见《美国对中国经济的考察——美国上下两院综合经济委员会报告》,1972年版,第421页。
(69)日本“世界政治经济委员会”编:《中国的控制人口政策》,1972年版,第113页。
(70)[日]若林敬子:《中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研究》,《中国研究月报》1980年第8期。
(71)孙沐寒:《中国计划生育史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第7—11页。
(72)杨子慧:《计划生育在中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73)[日]若林敬子:《中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大事记》,《人口资料》1984年第10期。
(74)徐天琪:《人口政策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5)汤兆云:《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理性思考》,《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6)汤兆云:《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7)李建新:《七八十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思考》,《人口学刊》1996年第1期。
(78)张纯元:《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79)汤兆云:《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80)冯立天,马瀛通,冷眸:《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2期。
(81)参见史成礼,王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化过程的探讨》,《西北人口》1983年第3期;张心侠:《建国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人口学刊》1984年第6期;邹平:《关于建国初期我国人口政策转变的回顾与思考》,《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翟振武:《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回顾与再评价》,《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1期;冯立天:《中国人口政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等等。
(8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83)翟振武,刘爽,陈卫,段成荣:《稳定低生育水平:概念、理论与战略》,《人口研究》2000年第3期。
(84)Easterlin,Richard A.and Eileen M.Crimmins.The Fe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and Analysi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and London,1985.
(85)李建民:《中国的生育革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86)孙沐寒:《中国计划生育史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87)杨子慧:《计划生育在中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88)孙沐寒:《中国计划生育史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89)史成礼:《计划生育几个英语名词的商榷》,《西北人口》1982年第1期。
(90)费虹寰:《周恩来的计划生育思想》,《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91)侯文若:《各国人口政策比较》,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92)穆光宗,陈卫:《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93)尹文耀,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自效应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94)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95)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6)何雪松:《社会问题导论:以转型为视角》,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132页。
(97)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
(98)[美]肯尼思·D·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许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9页。
(99)杨魁孚,梁济民,张凡:《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100)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编:《计划生育规章汇编(1981.3—1990.9)》,中国人口出版社1990年版;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编:《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5—2000年)》,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版;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生育条例(办法)汇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规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200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法规文件汇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文件工作手册(1991—2002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年版。
(102)翟锦云:《现代中国人口数量之研究》,《统计与预测》1997年第3期。
(103)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
(104)庄亚儿,张丽萍:《1990年以来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版。
(10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张开敏、杨舒等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等编:《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等编:《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至四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等编:《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蒋正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查瑞传等:《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106)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2页。
(107)汤兆云:《我国人口政策运行过程分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108)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90页。
(109)马瀛通:《人口控制辨析论》,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110)郭志刚:《调查证实中国人口形势已进入低生育率新时代》,《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6月30日。
(111)左学金:《追问中国真实生育率》,《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18期。
(112)郭志刚:《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113)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