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的食文化

汉族的食文化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族的食文化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汉族逐渐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每餐的搭配方式是主食、菜肴和饮料。具体来说,米饭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的地区以面食为主。汉族的饮料以茶和酒为主,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食文化不仅强调美味,还讲求养生。
汉族的食文化_风土人情读本

汉族的食文化

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在“吃饭”上非常讲究,无论是材料的精细、样式的丰富,还是技艺的精湛、礼仪的繁琐,都让人惊叹不已。

上古时期,人们不懂得用火烧食物,吃的都是生肉、生果,喝的是湖里的生水或动物的鲜血。后来,有个叫“燧人氏”的人发现,通过摩擦木石可以取火,从此,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了熟食阶段。再后来,神农氏开始教给人们播种五谷,伏羲氏发明了畜牧业,黄帝发明了灶台和发现了食盐……经过长期探索,人们的饮食生活逐渐确立了。到了夏商周时代,饮食器具逐渐完善,出现了“钟鸣鼎食”的现象。进入汉代以后,现代的一些饮食习俗开始形成,并出现了“寒食节、端午节、腊八节”等节日。到了唐代,食疗养生理论开始发展,宴席文化丰富多样。而宋元明清时期,因各地口味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菜系,菜肴的制作更加精致,餐桌礼仪也逐渐完善,整个餐饮市场非常繁荣。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汉族逐渐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每餐的搭配方式是主食、菜肴和饮料。这种搭配方式又由于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条件而各有不同。具体来说,米饭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的地区以面食为主。此外,玉米、高粱、谷物等也都成为主食的组成部分。在菜肴的制作上,人们追求“色香味俱全”,讲究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并配上名贵的调味品对食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了现代口味各异的不同菜系,如“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统称为“八大菜系”。汉族的饮料以茶和酒为主,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食文化不仅强调美味,还讲求养生。人们认为医药和食物是同源的,“食能治病”、“药补不如食补”,因此,人们总是把中医和养生结合起来。此外,为了提高饮食的情趣,人们还将美食和美器结合起来,制作了精美的器具,如用“鼎”来盛酒,用“斛”来盛粮食,等等,而最突出的便是筷子的使用。

就进餐方式而言,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分餐制。古时候,不同阶层的人吃饭时使用的器具、所盛的饭菜都是不一样的。人们席地而坐,每人一个小饭桌,各用各的食器,各吃各的饭菜。后来,随着室内家具由矮变高,人们围坐在桌子前一起吃饭的习俗才逐渐形成。但即便是一群人同吃一桌饭,也是存在等级之分的。一般来说,面向大门的左边的座位是首席,与首座相对的是二座,首座的下手边是三座,二座的下手边是四座。在吃饭时,不可以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乱翻,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不可以把筷子横放在碗上,更不可以两根筷子摆放得一长一短,这都是不吉利的。另外,在招待客人时,主菜要一道一道地上,先上凉菜再上热菜。进餐后不能立刻收拾桌子,那是赶客人离开的意思。

总的来说,中国人把吃饭作为一种享乐,不仅制作出了美味佳肴,还使饮食带上了礼仪规范和伦理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词语解释

1.精湛          jīng zhàn

技术精深。

2.繁琐          fán suǒ

又多又碎,比较复杂。

3.摩擦          mó cā

物体和物体紧紧接触,来回移动。

4.茹毛饮血        rú máo yǐn xuè

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5.钟鸣鼎食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吃饭的时候敲打着乐器,排列着鼎,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钟,古代的一种乐器。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6.菜肴          cài yáo

做好的熟菜。

7.斛           hú

盛粮食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