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前身滩簧班
江阴是滩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对滩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相传滩簧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左右兴起。曲调选用江南民歌、民间小调,渐渐形成坐唱形式。道光年间,江南民间流行采茶灯舞,受到这种载歌载舞文艺样式的影响,滩簧由坐唱演变为小型戏曲。当时,滩簧在江阴地区十分流行,江阴民间组织了很多滩簧班子,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滩簧艺人,有陈金齐、陆仁安、施座大等,在滩簧行业影响很大,有“江阴滩簧”、“江阴帮”之称。19世纪末,江阴长泾滩簧艺人王炳泉(艺名王文香)在江阴、无锡一带演唱,技艺出众,颇负盛名,他将滩簧对子戏发展为数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丰富了表演形式,并开始将滩簧传入城市。辛亥革命前后,不少地区的滩簧相继发展为戏曲剧种;1919年,王炳泉的徒弟袁仁仪邀请李廷秀、过昭容等首批到上海“天外天”游乐场演出,并逐渐扩大演出剧目,从《双卖花》、《双落发》、《借黄糠》、《借海青》等小戏,到以弹词、宝卷等唱本移植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珍珠塔》、《何文秀》、《玉蜻蜓》等大型剧目,发展为数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扩大了滩簧的演出阵容,滩簧由此广受欢迎,逐渐扩展到苏南、上海、浙江和安徽等地。20世纪20年代,江阴的滩簧演出进入了兴盛期,有“江阴三如”之称的张锡如、顾松如、顾鸿如三个戏班,在澄锡常地区演出相当活跃;当时江阴较有影响的滩簧艺人还有唐阿贵、陈阿九、王培根、周友良等。1927年,在江阴城西一带的滩簧班子中,首先创新,把男子反串旦角,改为由女子扮演,极大地拓宽了戏路。这时的滩簧,无论是阵容还是演技,都已经使人耳目一新,被称为常锡文戏。1945年,“锡澄文戏改进会”在无锡成立,长泾滩簧艺人夏锡建首任理事长,该会在江阴设立驻澄办事处,标志着滩簧艺人有了一个初级的民间团体。
江阴的滩簧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坎坷与磨难。由于滩簧来自民间,贴近民间,演出内容大多为婚姻恋爱故事;又因为在滩簧演出时,观众混杂,常有男女结识私情,官府认为有伤风化。为此,道光三十年(1850)4月和6月,常州府(当时江阴属常州府)先后两次在江阴与武进的交界处三河口立下石碑,碑上明令禁唱滩簧。但广大民众喜欢滩簧,离不开滩簧,滩簧演出依然在农村盛行。到了同治、光绪年间,滩簧艺术不但没有萎缩,反而更加流行,江阴各地纷纷争演滩簧。抗战前,江阴的国民党当局又一次下禁令禁唱滩簧,并采取了抓捕演员、罚款等措施,企图扼杀滩簧。滩簧艺人顶着风险,一边处处提防,东躲西藏,一边坚持在农村继续演唱滩簧。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一部分滩簧班子由自生自灭的民间团体,逐步转为由政府领导的锡剧团体,但还有不少滩簧班子一直在社会上演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滩簧停演了一段时间,不少滩簧艺人改行。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滩簧班子又相继成立,活跃在江阴及周边广大农村的田间场头。
滩簧以唱见长,曲调以江南民歌、小调为主。在唱腔上,由于最初每个入行的学徒都要学唱山歌,因此旧时每场戏演出前及结束后,都有“送歌”这一项活动,这是滩簧艺人入行的必备前提,沿袭至今。滩簧还吸收了如苏昆曲、越剧、京剧等其它戏曲的唱腔,传承了南曲、南戏、宋元杂剧中的戏曲声腔,具有古老的声腔韵味。滩簧的唱腔及念白,采用无锡和江阴南部农村方言。
滩簧大多没有固定剧本,只有大致剧情,按人物的上下场分为若干场次,推进戏情的发展,列为一张表,这就是所谓的“幕表”。幕表戏是较简陋、低级的演出形式,观众要求看什么戏,滩簧班子就会演什么戏,这种“点菜式”的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他们在各地演出时,只要演员肚里“赋子”多,可以随心所欲演唱,演员备的货越多,越能应付自如,就越有本事。江阴山观乡金童桥滩簧艺人姚根宝(著名锡剧演员姚澄之父)演技炉火纯青,能一口气连唱300句“连环句”,堪称滩簧演艺界一绝。以前演出滩簧,只要邀请者喜欢,根据观众需要,滩簧班子演的戏文可长可短,长的要连演十几天,叫“连本戏”,短的可以当天结束。一般演出的剧目有:《三请樊梨花》、《孟丽君》、《沉香劈山救母》、《双推磨》、《沉香扇》、《何文秀》、《梁山伯与祝英台》、《玉堂春》、《血手印》、《辕门斩女》、《杨家将》、《六月雪》、《珍珠塔》、《林子文》、《白蛇传》、《武松杀嫂》、《啼笑因缘》、《三打白骨精》、《秦香莲》、《红楼梦》、《唐伯虎点秋香》、《打金枝》、《三看御妹》、《春草闯堂》、《双珠凤》、《包公案》、《彭公案》、《红鬃烈马》、《西厢记》、《孔雀东南飞》、《李三娘》、《罗汉钱》、《王贵与李香香》、《沙家浜》、《红灯记》等。
滩簧是常锡文戏,以文为主,以前的角色虽有生、旦、净、丑,但以生、旦行当为主。表演艺术只有念、唱、做,但三者中特别看重“唱”,因此,演员的“唱功”是艺术根本。滩簧戏中“打”的技艺,是后来请京剧演员加入后才有这一行的。旧时,还有农民喜欢看的“京簧同台”,如今,滩簧已经“念、唱、做、打”行当齐全了。滩簧的舞台布景比较简单,画好布景后,用木框置景后即可。滩簧演员的服装有严格要求,一般按生、旦、净、丑角色的要求穿戴,滩簧演员中有句行话:穿服装“宁可穿破不可穿错”。道具则按演员所演角色设置,一般备有香烛、扇子、银两包袱、马鞭和武生演员用的刀枪剑戟和台子、凳子等。
滩簧演出时所用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板鼓或响板、锡胡(主胡)、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唢呐等。一般的滩簧班子中,乐器人员只有三四人,每个人都要兼几样乐器。乐器人员除了负责在正式演出中伴奏外,还担负着“闹场”——即做广告的任务,在演出前敲锣打鼓几十分钟,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
旧时,滩簧班子有“农忙散,农闲聚”的习惯,即“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滩簧在农村演出,一般与庙会、集场有关,并与传统农时习俗密切相连。演出场所,除了少数地方可以在庙里的戏台上演出外,一般在祠堂前的空地、晒谷场上,用长凳、门板搭起露天戏台演出,江阴人称之为“草台班”。尽管是“草台班”,却并不影响农民看戏的热情,往往戏台刚搭好,方圆几十里的农民就闻风赶来,一时人山人海,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滩簧班子常常唱通宵戏,俗称“唱天亮”,台上唱的不辞辛苦,台下看的乐此不疲。在城里演戏,大多在茶馆里、戏台上,分日夜两场,一般三天换一次新戏目。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滩簧班子在演出时,都要按当地风俗举行一套仪式,把祭祀性的舞蹈“请财神”、“跳加官”等融合在一起。每当滩簧开演前,有演员扮演“财神”、“天官”,手中拿着“招财进宝”、“天官赐福”等条幅,以滑稽夸张的动作,边跳边唱,表示祝愿台下的观众发财纳福。如今,这类仪式已不复存在。
由于滩簧班子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可以说,在江阴,再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像滩簧这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论坊间陋巷,还是田园场头,男女老幼都能脱口而出地哼唱一些滩簧曲调和精彩唱段,滩簧的演出一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如今,在江阴地区仍活跃着很多滩簧班子,并代代有传人。他们在江阴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登记、上册、领证,按规定的要求下乡演出。不少乡镇都有以“锡剧团”、“锡剧队”或者“艺术团”为名称的滩簧班子,其中以月城镇、徐霞客镇等镇的滩簧班子的演员阵容最强,他们做到了年演大戏、小戏300场以上,真正为广大农民献上了一份精神大餐。滩簧,已经成了城乡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最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成了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的重要元素。
滩簧艺术之树,如今枝更繁叶更茂,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月城滩簧班“月城锡剧团”演出剧照 (徐和明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