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 、 “对不起” 、 “请… … ” ,英语里的“Thank you” 、 “I'm sorry” 、 “Excuse me”等。总的来说,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但是,尽管相近,仍有差异。
英语里的“Thank you”和“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 … ”用得更加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美国人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他们从不吝啬好听的话,常令听者心舒意畅。在美国,上司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售货员和顾客之间、夫妻之间,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等, “谢谢” 、 “请”之类的客气话非常普遍。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 ,即使总统对侍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Can I help you ? ” (我可以帮助你吗? )顾客付款时,他们也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道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在中国却不太一样。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Please”之类的客气话,这样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情,因此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很少将这些客气话挂在嘴边,否则他们认为这会很矫情。另外,中国人素有“大恩不言谢”之说,这种含蓄也让这类客套话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
对方说了“Thank you”或“谢谢”之后,英语的回答是“Not at all” 、“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 ;汉语的回答是“没什么” 、 “不用谢” 。帮忙言谢后,英美国家的人会回以“I'm glad to be of help”或“It's a pleasure”表示“我很乐意(为您效劳)”之类的客套话,而中国人会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 ,直译成英语是“It's my duty” 。但是这种回答方式,会让英美国家的人误解成,对方并不想做这件事,只是受职责所迫,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
人们往往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 。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英语“Please” ,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 ,一般都说“After you”(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 go first ,这是不对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omething)” ,也不用“Please” 。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 。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 ,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觉得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这些都是不雅的,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 ,请对方原谅。在求人办事或打断别人的话时,先得笼统地说一声“Excuse me”(对不起)。
汉语中的“辛苦了”是一句很热情的话,表示对别人的关心。有时用“辛苦了”来肯定别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做出的成绩,并表示慰问, “辛苦了”这句话在汉语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但是,英语中却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所以用英语表示这种意思时要十分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