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式化婚礼
在中国,居主体地位的汉族传统文化中,民间结婚的日子多选择在秋冬季节。因为此时农事已完,比较空闲,经济上也比较充裕一些。尤其是腊月二十三以后,结婚的就更多了。因为腊月二十三辞灶,灶王这个家庭“纠察员”被送往西天,农户之中成了没有任何神鬼主宰的真空,加之新年在即,更可以百无禁忌、欢天喜地地举行婚礼了。
结婚吉日前一天,女家眷属要前往男家送嫁妆(南方称铺房)。女家所送嫁妆,大多为柜箱、衣服、被褥、首饰等。这些嫁妆送来之后,由女方眷属一一布置妥帖,以备新郎新娘成家立室之用。
结婚这天,男女两家张灯结彩,准备丰盛宴席招待宾客。新郎衣饰一新,由亲人陪同,抬着花轿(或赶着彩车)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有的地方花轿到了门前,女家关门闭户,讨过喜钱之后方才开门迎纳。有的地方,要迎亲人多次催促,新娘始盛妆上轿。
新娘梳妆,俗称“上头” 。梳妆的主要内容是将发式梳成成年妇人型。
新娘出嫁,意味着将去与异性结合,这对于新娘来说,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为此,汉族自汉魏之际,便开始形成遮面习俗。遮面的东西,俗称“盖头” ,大多是一块红巾,也有丝穗下垂的凤冠和手帕纸扇等。
新娘即将上轿的时候,照例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手持装有谷子和豆子的米斗到处撒播,新娘的花轿里外也都要撒。当花轿来到男家时,也有人照样撒谷豆。这种撒谷豆的习俗,源自两宋时代,据说这样做,可以避邪免灾。
汉族新娘上轿的时候,也不兴足踏红尘,大多由新娘的父兄或抱或背送进花轿。有的地区则是新娘脚穿自己的红缎绣鞋,外套父兄大鞋,走着上轿,上轿之后再将父兄大鞋脱掉,不沾娘家泥土前往婆家。
汉族也有哭嫁的习俗,姑娘出阁时大多啼哭。有的还一边哭,一边唱“哭嫁歌” ,其歌词委婉凄凉,悲切感人。
新娘进男家门时,脚与地仍要隔绝。在新娘经过的地上要铺席子或红毡。新娘由伴娘搀扶,足不沾尘,缓缓举步,进入男家。有的地区新娘入门时,要传递布袋。 “袋” 、 “代”谐音, “传袋”即“传代” ,取“传宗接代”之意。新娘进入男家时,还要跨过马鞍,意思是以后日子可以过得“安安稳稳” 。
进门之后,举行拜堂仪式。拜堂,又称“拜天地” 。这是汉族婚礼中最为隆重而又严肃的仪式。因为男女结合延续了人类,所以要拜天神地祗;从结婚开始,女子成了男方家族的正式成员,所以要拜高堂;结婚之后,男女结合为一体,所以新婚夫妇要交拜。近代把拜天地的范围扩而大之,不但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妇交拜,而且还要拜亲戚宾朋,拜列祖列宗,拜街坊邻居。
拜完天地之后,新郎新娘牵“同心结”进入洞房,以示一对新人已经结为一体,同心协力,白头偕老。
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之前,由亲属中长辈妇女选一名吉祥人,手执托盘,盘中盛枣、栗子、花生等,走进洞房,一边抓起这些果子撒向寝帐,一边吟唱“撒帐歌” : “摸个枣,领个小(即男孩) ;撒个栗,领个妮(即女孩) ;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 ”“枣子” ,谐音“早子” ;栗子,谐音“利子” 、 “立子”或“妮子” ;花生,意味花花搭搭生,既生男又养女。合在一起,意思便是早得贵子,儿女双全。有的地方是把枣栗缝在被角之中,新婚之夜新娘拆开吃掉。我国南方也有类似的习俗,汉族在举行婚礼时,宾客赠礼中常有莲花、桂圆和石榴,取“连生贵子,多子多孙”之意。
撒帐之后,一对新人进入洞房,行合卺礼,也就是喝“交杯酒” 。“卺” ,是一个匏分割而成的两个瓢,是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酒器。新郎新娘各用一瓢共同进酒,是谓合卺礼。匏,苦不可食,用来盛酒必然是苦酒。行合卺礼,不但象征着夫妇合二为一,而且也是为了告诉新婚夫妇:既为夫妻,就应该同甘共苦。到了宋代,合卺礼变为喝交杯酒,即用红线把两个酒杯拴在一起,新人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酒杯一仰一合,是谓大吉。红线联结两个酒杯,象征着夫妇结为一对,酒杯一仰一合,象征天覆地载,男俯女仰,阴阳和谐,婚姻美满。
新婚之夜,各地大多兴“闹房” 。自汉至今,闹房之风,代代相承。闹房时,多由男方邻里小伙参加,闹房内容大多是出一些令新郎新娘难为情的题目,让新郎新娘去做,以戏谑新人。如让一对新人同啃一个用红线拴起的苹果,让新郎张嘴伸舌去吃含在新娘嘴唇上的瓜子等。闹够了,小伙子们才心满意足地离去。这下,新娘新郎总可以开始甜蜜的新婚之夜了吧?殊不知,窗外却有侄子、小叔在“听房” 。洞房花烛夜,一对新人初次相会,不免要说些不能让别人听见的话。这些话如被听房者窃听去,自然是日后取笑的材料。
结婚的第二天,新娘拜见本家长辈。自姑娘出阁之日起,女家连续三天都要派人送饭,表示对刚出嫁的女儿的关怀和安慰。
婚后第三日,新郎偕同新娘去岳父家,谓之“归宁” ,俗语叫“回门” 。在河北东北部地区叫“唤姑爷” ,南方有些地区叫“会亲” 。届时,女家大宴亲友。新娘在回门当天日落前与新郎一起返回夫家,从此开始了新婚夫妇的正式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