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巫术及民俗表现
巫术是由原始信仰发展而来的,形式多样,又非常神秘,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力量”(神鬼)对社会上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在原始社会有它光荣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成为历史沉渣,属迷信活动。美国著名民俗理论家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认为:“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人类思想的发展比作三种不同的纺线:黑线——巫术;红线——宗教;白线——科学;——交织起来的网。”因此,巫术、迷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和盛行。
一、巫术的产生
巫术的产生与原始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认识事物的水平相一致。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然,而是要依赖和祈求自然。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直觉的,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以外还有一种力量存在,操纵着自然,人们敬畏它,又企图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利用它,于是就产生了巫术。这种环境就为宗教、巫术、迷信的产生提供了空间。可以说,巫术是原始人企图利用和战胜“超自然力”的一种技术和愿望。
二、巫术的种类
巫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类型。这些巫术都是以模仿、接触为基础的。
比拟巫术 比拟巫术就是用一种相似事物为代用品,求吉或致灾的巫术手段。若有人病魔缠身,为了祈求好转,就用泥土或木头、面粉等做成象征它的东西,如木人、面鬼等,把它烧掉或掩埋,甚至砍碎,就认为把鬼或魔驱赶走了,病人的病就能好转。要惩治仇人,也做成木人、泥人或布偶,仿照仇人的相貌,画上鼻子、眼睛、嘴巴,写上仇人的姓名,然后用针刺其心胸及七窍,以求仇人致病。这种巫术心理是把人、鬼、神都视为有灵魂,其灵魂可以游动,可以附着肉体,也可以离开肉体,因而拟做成此人形体来代替其真实形体。
接触巫术 就是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与事物相关联的物品求吉、嫁祸的手段。人们认为这种巫术是十分有力的,只要接触到某人身体的一部分或他用过的东西都可以作施巫术之用,如头发、指甲、衣服碎片等。实施这种巫术的人认为:“只要他把整体一部分置于自己的力量范围之内,在魔法的意义上,就会由此获得控制整体本身的力量。”[6]于是对他的足印、影子、指甲、头发等砍、剁、扎,企图使对方陷入困境或置于死地。使用这种巫术的人认为,对待某人用过的东西就像对待他本人一样。宁波民间有把病人吃剩的药渣子倒在路上的习惯,希望别人踩着,把家人的病转移到他人身上,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接触巫术行为,俗称“移病法”,是一种变相接触巫术,希望并通过接触并念咒语产生魔力,使仇人陷入困境。
驱赶巫术 驱赶巫术与接触巫术相反,它是欲将附在自己身上的疾病,借助巫术的力量驱赶走。民间有请巫婆设法场做法治病的现象;用刀或棍棒乱舞乱砍,意为将鬼赶走。民间还有驱鬼习俗,这种习俗不请巫,往往是家人亲自做的,即家人如果有突然头痛的,就认为是被鬼捏着了,或是撞见鬼了。驱鬼的做法是,用大半碗水、三根筷子,将筷子竖立碗中,一边竖立,一边祷告新死的邻居或熟人的名字:某某大叔或大婶,是你了,你站着,小孩子或某某禁不住你给他(她)说话,一把米、一把面送你上路去吧!三根筷子都立住了,就把米、面同碗里的水泼在门外,认为把鬼驱赶走了。病人蒙头大睡一觉后,若头不痛了,就认为很灵验。殊不知人熟睡后,身体得到休整或出汗,都会痊愈的。
在宁波,一些人还会在自己家的大门及窗户上挂一面镜子,用以避邪,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驱赶巫术的表现形式。
咒符巫术 咒符巫术以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为令崇拜达到极端之后的产物。咒是口头语言艺术,民间有诅咒的习俗,谁若是得罪了某人,某人就会咒他:“坏良心了,让他(她)死在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死人是最不吉利的,因此才说这样的咒语。还有的更狠:“他(她)做了昧心事,让他(她)生个孩子没屁眼儿”或是“让他(她)的孩子横着生”。在使用咒语的人看来,咒语有无比的威力,可以咒人吉,也可以咒人亡,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符是一种很神秘、让人似懂非懂的图画文,民间认为贴在家中可以避邪,戴在身上可以消灾免难,如旧时春节贴的桃符、门神,都有这样的含义。
叫魂 什么是鬼?传说鬼是和魂连在一起的。在古代,人们根据梦、幻觉等等现象认为,在人的肉体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灵魂。古人以为人死之后,灵魂还独立存在,变成了鬼魂。鬼魂是一种无形、无质的依附于身体的东西。在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出窍是很危险的,为了解救灵魂的离体,就产生了许多招魂、叫魂的办法。
人死后的鬼魂有两个下落:一是仍然栖息于这个世界上,仅是在另一个物体上;二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即阴间世界。当然也有许多鬼魂变为游魂,永世不得超生。
人死后灵魂转世为另一个人或者动物,就是所谓的轮回。死后到另一个世界去,所去的世界各种各样,但在人们的观念里,阴间的生活也同现实是一样的,善人好人以及勇士功臣可以升天为神,享受祭祀,死于非命者则常受痛苦,如吊死鬼和溺死鬼就很难超生了。
当恶鬼返回人间作祟的时候,就需要有专人以专门的技术驱之。或者用禳祷,或者以祓除,如中国人使用桃符爆竹也是辟除鬼魅的一个办法。
叫魂是指用巫术的手段招回失落的魂魄的巫术。在民间,小孩受到外界的刺激、惊吓,由于极度紧张、恐惧和压力,往往显得紧张发抖,语无伦次,神色恍惚,眼直脸黄,这其实是一种生理上的变形反映,但在民间则认为是“丢了魂了”“魂不附体”。因为人们相信人的肉体与灵魂是可以分离的,丢失了灵魂便要想办法把它找回来,习惯用叫魂的方法,欲把魂魄叫回来。叫魂其实是人们的心理作用,是一种慰藉。
另有一种巫师,声称可通声息于阴阳之间,模仿鬼魂附体之状,仿死者声音,告以在阴间生活状况,俗称“讲肚仙”。施术时,巫师披头散发,手持短剑,念念有词,至甚时口吐白沫,眼光发直作死状,以骗钱物。
潮魂 旧时宁波的渔民们出海捕鱼,死在海里往往是尸骨无存,为了让那些葬身大海尸骨无存的死者也能入土为安,他们的亲人只能以稻草做替身,请巫师用法术把丢失在海上的阴魂摄入稻草人中,进行安葬。据说只有在海潮上涨之时,丢失在海上的阴魂才能随潮而来,因此潮魂仪式只能在涨潮的时候进行。这种潮魂仪式应该是叫魂的变化发展。
潮魂仪式的大致程序是:
先在死者家里,用两条长凳搁起一张八仙桌,搭起一座招魂和祈祷的祭台,台上插香燃烛,供奉水果、素菜等供品,切忌供奉鱼肉等荤食。台下施法术的是七个道士和一个和尚,俗语“七七敲,八八念”,就是说七个道士做法,一个和尚念经,这是潮魂的前奏曲,为的是向失落在天涯的阴魂打招呼,引起死者灵魂的注意。
接着,在靠近潮水线的海滩口,搭建一个为招魂施行法术的帐幔,内设一个大醮台,醮台上有两低一高三张供桌,分为东、西、中。潮魂时施法念经的道士与和尚围坐在中间高桌两旁,东西两张桌子上供着水果、素食等祭品。中间的那张高桌上竖放着死者的灵牌,牌上写着死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高桌正后方有椅子,上面放着稻草人,穿着死者的旧衣服。在帐篷外要竖一根长竹竿,上面悬吊着一只竹篮,篮里罩着一只黑布包头的大雄鸡,此外,海滩上要燃起几堆篝火。
当潮水开始上涨的时候,和尚和道士就从死者家里移至海滩的帐篷内施法。据说和尚念的都是佛的名称,如:“佛啊佛,三万六千亿亿佛,三万九千无数佛,海河两岸流沙佛,百万聪明智慧佛……”,为的是靠众佛的帮忙,排除海鬼阻挠,让死者的阴魂可以顺利上岸。
当海水快涨平的时候,海滩上的潮魂程式进入高潮。此时,一位道士一手拿着写有死者生辰八字和姓名的招魂幡,一手摇着招魂铃,走出帐篷来到海边开始招魂。招魂的时候,道士身后跟着三至五位死者的亲属,或者是请来的帮工,他们的手上或拿着纸马,或拿着一盏写着死者名字的大灯笼。前面的道士边走边喊:“×××,海里冷冷屋里来啊!”后面跟着的人轻轻地回答:“来喽。”这样沿着潮水线来回走三四次,直到潮水涨平,招魂的道士开始激动起来,把招魂幡来回地舞动,说阴魂已经进入帐中,然后进帐篷,把招魂幡连同和尚道士一天来念的经文以及香烛、锡箔等一起焚烧在稻草人前。其中,另有一个领头的道士,去牵动帐篷前那根竹竿上吊着竹篮的绳索,如果竹篮里的大公鸡发出响动,就说明死者的阴魂已经附上了鸡身,于是就把竹篮放下,抱出公鸡放到供桌上,让鸡随意吃桌上的供品。然后抱着雄鸡在稻草人头上顺旋三圈,倒旋三圈,这才把鸡放掉。此时,和尚和道士作最后一次法术,大声地念经、念咒语,用力敲打法器,让死者丢失在海上的七魂六魄全部进入死者的替身——稻草人中。一场紧张而繁琐的潮魂程序到此就结束了。第二天就把稻草人放入棺木,抬到山上安葬,其仪式与普通人的葬礼相同。
占卜 占卜也是巫术的一个内容,是人类为了预先知道前程的凶吉祸福的手段,这是人类早期对自然规律没有掌握,认识能力低下时,预测前程的方法。占卜发展到后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算卦(俗称算命)、看相、拆字(有称测字的)、求签等。这些都属迷信行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一经形成,便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借助旧时代人的传承长期存在。
古人无力征服自然,消除灾难,使用巫术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现在社会已经发展了,如果仍旧用巫术渗入迷信的内容来欺骗、伤害他人,则是要坚决摒弃的。“巫术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体系,也是一种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它是一种伪科学,也是一种没有成效的技艺。”[7]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巫术赖以存在的土壤自然被破除,巫术现象会逐渐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